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福乐智慧》汉语译传研究

作 者: 刘霞
导 师: 殷国明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 《福乐智慧》 汉文全译本 译传 文学翻译 文化互动
分类号: H21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以《福乐智慧》文本在国内汉语界的翻译、流播及其研究为论述对象,力图在尽力网罗国内外相关《福乐智慧》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福乐智慧》汉语译传进行话语实践层面与文化立场维度的解析,是首次从“动态研究”的角度全面梳理《福乐智慧》在国内汉语界近百年来的流播发展历史。因为文学研究的基础在于文本的发生,所以本论文的重点在于新时期翻译文本出现以来的30余年。在梳理的过程中,论文主要以《福乐智慧》的两个译本为节点:节译本与全译本,辅以研究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态势,将《福乐智慧》的研究分为三期:萌蘖始发期、跃进繁荣期、回落纵深期,并以各时期《福乐智慧》研究的相关论著、期刊论文、会议的召开为骨架,以时间的延展为顺序来贯穿。在论述中,力求通过对《福乐智慧》汉语传译过程中的状况、变化、趋势的细致梳理,来寻找潜隐在文本研究内外部的各种话语诉求与文化立场。由此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旨在阐述本论文研究的动机与意义,思路与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通过对《福乐智慧》文本的考察对其进行文学分析与文化的定位,以期对本文研究价值的依附所在做出清晰地认识与把握。第三部分为正文第二章,将《福乐智慧》放置于自清代西北史地研究以来的国内新疆研究与西方西域研究的视野,勾勒源流,追问并解析中国“福学”早期研究何以亦步亦趋于国外。同时通过对文学翻译的体制性“规约”与197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语境的梳理期冀对《福乐智慧》译本的发生做宏观视野的透视,并对节译本的发生及“1979-1985年时期《福乐智慧》研究”做出分析论释。第四部分为正文的第三章,论文着力于《福乐智慧》汉文全译本。首先对其“为何启动”之因与“如何官方”的特征做出解析,进而对全译本发生以来的“1986-1994年时期”与回落纵深发展的“1995-2012年时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做出全面细致的分析论证。在总结其特征、态势、变化的同时,探讨其如何从官方“有组织、有计划”的方案中过渡到回落累积、学理纵深的少数民族学科专题化发展的阶段,并以此达到对其文化诉求的爬梳。最后部分为结语,对《福乐智慧》汉语译传及研究做出整体概述与评析。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目录  10-12
绪论  12-4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依据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8
  第二节 《福乐智慧》研究概况  18-41
第一章 《福乐智慧》基本情况及其文化定位  41-80
  第一节 《福乐智慧》的基本情况  41-56
    一、《福乐智慧》抄本  41-45
    二、《福乐智慧》的内容与形式  45-56
  第二节 《福乐智慧》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56-64
    一、《福乐智慧》的作者  56-59
    二、《福乐智慧》的创作背景  59-64
  第三节 《福乐智慧》文化定位  64-80
    一、漠北荒原中的文明曙光——回鹘西迁前之文明  64-68
    二、西迁前的西域文明  68-71
    三、西迁后的多元文化融合与突厥回鹘-伊斯兰主导  71-74
    四、《福乐智慧》的文化性质  74-80
第二章 汉语视野中的崭露—译传的起始  80-126
  第一节 追源——传译的萌蘖  81-92
    一、晚清民国西北史地研究与《福乐智慧》  81-85
    二、西方西域研究与《福乐智慧》  85-88
    三、研究的始发——建国后30年  88-92
  第二节 翻译与《福乐智慧》  92-100
    一、“换易言语”到“交通互动——新疆翻译概述  92-95
    二、制度化“进程”与“规约”——新时期维吾尔文学翻译  95-100
  第三节 《福乐智慧》文本翻译语境  100-105
    一、走出狭路——新疆译界的转变  100-103
    二、反思与迈进——1980年代语境  103-105
  第四节 耿世民、魏萃一与《福乐智慧》节译本  105-113
    一、节译本的发生——耿世民与《福乐智慧》  105-109
    二、《福乐智慧》节译本概况  109-113
  第五节 1979-1985时期及其前《福乐智慧》研究  113-126
    二、如影随形——西方“福学”之影响  117-118
    三、接续与变化——1979-1985时期“福学”研究  118-126
第三章 《福乐智慧》汉语全译本的产生及其影响的研究趋势  126-177
  第一节 译介的“官方启动”与《福乐智慧》汉语全译本  128-139
    一、何以启动和如何“官方”  128-129
    二、启动与跃进——“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介入  129-135
    三、话语实践的主力军与阵地——新疆社会科学院与新疆期刊  135-137
    四、“集体译介”的策略  137-139
  第二节 郝关中、张宏超、刘宾与《福乐智慧》汉语全译本  139-144
    一、汉文全译本的翻译  139-142
    二、汉文全译本的基本情况  142-144
  第三节 繁兴的话语:1986-1994时期研究  144-157
    一、跃进——繁兴的话语实践  145-146
    二、成绩——全方位、多角度铺展的“福学”态势  146-154
    三、局限与不足:普识性的静态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欠缺  154-157
  第四节 回落与纵深进行:1995-2012年时期研究  157-172
    一、遭遇瓶颈——热潮回落、理性累积阶段  158-164
    二、纵深发展——多视角与高校教育研究相结合  164-168
    三、多样化——传播载体形式的变化  168-172
  第五节 《福乐智慧》与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  172-177
结语  177-181
附录一:《福乐智慧》全书目录  181-185
附录二:《福乐智慧》相关学术活动年谱  185-203
附录三:《福乐智慧》汉文相关文章发表情况(含硕博论文)  203-231
附录四:《福乐智慧》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相关论文发表情况  231-252
附录五:《福乐智慧》相关论著出版情况表  252-256
参考文献  256-269
致谢  269-270

相似论文

  1. 从Red Star over China四个中译本看意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I046
  2. 哲学阐释学视角下李商隐诗歌英译本比较研究,H315.9
  3.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究,I046
  4.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小不点和安东》的翻译,I046
  5. Ein Fallstudienvergleich Der Chinesischen (?)bersetzungen Von Bernhard Schlinks Roman Der Vorleser Im Rahmen Der Funktionalen (?)bersetzungstheorie,H059
  6.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伦理思想研究,B82-09
  7.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I046
  8. 试析译者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多重角色,I046
  9. 霍克斯版《红楼梦》英译本解析,I046
  10. 目的论视角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两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I046
  11. 从接受理论视角看《聊斋志异》的三个英译本,I046
  12. 《红楼梦》英译本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I046
  13. 《芙蓉镇》俄译本的语言文化分析,I046
  14. 从“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看文学翻译竞赛标准,I046
  15. 文学翻译中译者对读者接受的考虑,I046
  16. 《福乐智慧》与《论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B82
  17. 兔鸭之谜,I046
  18.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洛丽塔》的翻译,H315.9
  19. 从读者期待视野看林纾《黑奴吁天录》的翻译,I046
  20. 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H315.9
  21. Domestication: The First Choice in Literary Translation,H315.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 维吾尔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