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海地区绍兴移民的语码转换研究

作 者: 陈龙琴
导 师: 雷红波
学 校: 上海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语码转换 上海地区 绍兴移民 普通话
分类号: H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拥有庞大移民群体的上海,普通话、上海方言、移民的家乡方言、外语等语言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与执行的功能并不相同,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此消彼长,构成了当代上海社会语言生活的基本格局。本文试图以Fishman(1965)的语域理论、Myers-Scotton(1993)的标记理论和Giles(1979)的言语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上海地区绍兴移民为研究对象,收集丰富的语码转换语料,结合对绍兴移民在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语言习得和语言态度等方面的调查,探讨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特点。本文涉及普通话、上海话和绍兴话三种语言变体,不仅有标准语和地方方言之间的转换,也有区域强势方言和弱势方言之间的转换,第一手的口语语料有助于真实地反映城市语言接触产生的语言影响。本文调查的绍兴移民是上海新移民中的一部分,调查时以18-35岁的青年和36-60岁的中年为主体,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上海语言接触中普通话、上海话和家乡方言对移民造成的影响,为方言保护和语言规划提供参考。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概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介绍本文在分析调查和语料时借助的双语和双言、语码转换、方言比较等理论。第三章是绍兴移民语码转换的调查与分析,对绍兴移民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语言习得和语言态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第四章是绍兴移民语码转换的类型和特点,研究了语码转换的三种类型和年龄、性别两个社会分布特点。第五章是绍兴移民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分析。第六章是绍兴移民语码转换的总结和预测。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14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3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4
第二章 理论基础  14-25
  2.1 双语和双言  14-15
  2.2 语码转换  15-21
    2.2.1 相关概念  15-16
    2.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6-21
  2.3 方言比较  21-25
    2.3.1 语音比较  21-23
    2.3.2 词法和句法比较  23-25
第三章 绍兴移民语码选择的调查与分析  25-43
  3.1 调查方法和基本情况  25-29
    3.1.1 性别和年龄构成  26-27
    3.1.2 受教育程度和社会阶层  27
    3.1.3 来沪时间和群体认同  27-29
  3.2 语言能力  29-33
    3.2.1 语言背景与语言能力  29-30
    3.2.2 来沪时间与语言能力  30-31
    3.2.3 社会网络与语言能力  31-32
    3.2.4 通婚模式与语言能力  32-33
  3.3 语言使用  33-39
    3.3.1 语言环境与语码选择  33-35
    3.3.2 性别因素与语码选择  35-36
    3.3.3 年龄因素与语码选择  36-37
    3.3.4 受教育程度与语码选择  37-38
    3.3.5 社会阶层与语码选择  38-39
    3.3.6 来沪时间与语码选择  39
  3.4 语言习得  39-41
  3.5 语言态度  41-43
第四章 绍兴移民语码转换的类型和特点  43-54
  4.1 语码转换的类型  43-51
    4.1.1 话轮间语码转换  44-46
    4.1.2 句际语码转换  46-47
    4.1.3 句内语码转换  47-51
  4.2 语码转换的社会分布特点  51-54
    4.2.1 语码转换的年龄差异  51-52
    4.2.2 语码转换的性别差异  52-54
第五章 绍兴移民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  54-73
  5.1 连续无标记语码转换  54-58
    5.1.1 话题的改变  54-55
    5.1.2 会话参与者的改变  55-56
    5.1.3 直接引用  56-57
    5.1.4 引述  57-58
  5.2 无标记语码转换  58-65
    5.2.1 由新鲜事物引起  58-59
    5.2.2 由表达空缺引起  59-61
    5.2.3 由会话修正引起  61
    5.2.4 由语音对比引起  61-62
    5.2.5 由数字号码引起  62
    5.2.6 由个人习惯引起  62-64
    5.2.7 由解释对比引起  64
    5.2.8 由其它原因引起  64-65
  5.3 有标记语码转换  65-69
    5.3.1 语言靠拢  65-66
    5.3.2 语言偏离  66-67
    5.3.3 活跃气氛  67-68
    5.3.4 减弱语势  68-69
  5.4 语码转换社会动机的定量分析  69-73
第六章 总结和预测  73-78
  6.1 语码选择的调查总结  73-76
  6.2 语码转换的类型特点  76
  6.3 语码转换的动机模式  76-77
  6.4 绍兴移民语码转换的趋势预测  77-78
参考文献  78-81
附录:在沪绍兴人语言使用调查问卷  81-84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84-85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85-86
致谢  86

相似论文

  1. 汉语失语症音节加工的神经心理学研究,B842.3
  2. 顺应论视角下时尚网络媒体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研究,G206
  3. 维吾尔族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G633.41
  4. 海南闽语与普通话常用词汇的异同比较研究,H102
  5. 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中英语教师语码转换研究,H319
  6. 中文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H08
  7. 英语专业写作课堂的教师语码转换研究,H319
  8. 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居民市场交易话语序列及语言选择研究,H215
  9. 南阳方言古语词研究,H17
  10. 基于上海地区气候分析的覆土建筑设计研究,TU984.115
  11. 1927-1937上海地区华商保险业发展概述,F842.9
  12. 太原方言副词研究,H172.2
  13. 新课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学美术学习评价研究,G633.955
  14. 语言经验对汉语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的影响,H193
  15. 《增补汇音宝鉴》音系研究,H17
  16. 马关县篾厂乡方言调查与研究,H17
  17. 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研究,H313
  18. 太原年轻人对太原方言的语言态度,H172.2
  19. 称呼语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研究,C912.6
  20. 公益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H052
  21. 香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现状研究与普通话教学实验分析,G623.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方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