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互文性与师生关系的语篇建构

作 者: 贾素清
导 师: 田海龙
学 校: 天津商业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互文性 师生关系 语篇建构 语篇策略
分类号: G45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那种尊师爱生的传统师生关系也不再是唯一的师生关系的模式。新的师生关系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及什么是新的师生关系,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开辟的教育论坛,选登一些讨论师生关系的文章,作者包括学生、教师、记者以及特邀撰稿人,就是新时期人们对新的师生关系形成的期盼与关注。本文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及互文性理论,分析该论坛讨论师生关系的四篇典型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索语篇建构师生关系的一些语篇策略。语篇在本论文中指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是对事实某方面社会构建所形成的知识。论文主要讨论了社会学和语言学两个方面的语篇研究。关于社会学领域的语篇研究,主要回顾了Foucault的话语理论。关于语言学领域的语篇研究,主要回顾了语言学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语篇研究。语言学对语篇的研究具有局限性。批评性语篇分析对语篇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批评性语篇分析认为语篇是社会实践,语篇具有参与和再现社会实践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构建社会实践功能。因此可以说语篇有助于说明、组成并建构社会现实、人际关系及知识和信仰,能够参与并促进社会变迁。就本论文而言,运用互文性语言策略,从显性和隐性互文性两方面分析了该论坛的四篇文章,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教育论坛作为一种语篇体裁,在讨论师生关系的同时,以期建构一种和谐、平等和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互文性语篇策略的运用使语篇建构师生关系成为可能。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Chapter 1 Introduction  9-12
  1.1 Overview of the thesis  9-10
  1.2 Research questions  10
  1.3 Data collection  10-11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11-12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2-22
  2.1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12-15
    2.1.1 Linguistic and social approach  12-13
    2.1.2 CDA’s approach  13-15
  2.2 Studies of intertextuality  15-18
    2.2.1 Literary study  15-16
    2.2.2 CDA’s study  16-18
  2.3 From intertextuality to interdiscursivity  18-22
    2.3.1 Manifest intertextuality  18-19
    2.3.2 Constitutive intertextuality(or interdiscursivity)  19-21
    2.3.3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ifest and constitutive intertextuality  21-22
Chapter 3 Analytical Categories  22-26
  3.1 Manifest intertextuality  22-24
  3.2 Constitutive intertextuality  24-26
Chapter 4 Data analysis  26-47
  4.1 Manifest intertextual analysis  26-40
    4.1.1 Sample text by student  26-31
    4.1.2 Sample text by teacher  31-33
    4.1.3 Sample text by commissioning writer  33-36
    4.1.4 Sample text by journalist  36-39
    4.1.5 Summary  39-40
  4.2 Constitutive intertextual analysis  40-47
    4.2.1 Generic intertextual analysis  40-41
    4.2.2 Thematic or topical intertextual analysis  41-43
    4.2.3 Functional intertextual analysis  43-44
    4.2.4 Structural intertextual analysis  44-46
    4.2.5 Summary  46-47
Chapter 5 Conclusion  47-50
  5.1 Main findings  47-48
  5.2 Contributions  48
  5.3 Limitations  48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48-50
Bibliography  50-53
Appendix  53-63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63-64
Acknowledgements  64-65

相似论文

  1. 美国社区学院师生关系及其启示,G648.6
  2. 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H059
  3. 新型师生关系与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G456
  4. 基于语料库的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H052
  5.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G633.8
  6. 戴维·洛奇小说互文性研究,I561.074
  7. 中美时尚杂志中化妆品广告语篇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H152
  8. 西川诗歌的互文性特征研究,I207.25
  9. 英汉广告文本互文性的顺应性研究,H052
  10. 论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G649.299
  11. 试论新课程下历史学科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G633.51
  12. 基于高职生心理健康和新型师生关系的二语习得效能研究,H319
  13. 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的体裁互文性研究,H35
  14. 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冲突研究,G715
  15.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G456
  16. 师生关系对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G456
  17. 高校师生关系及师生交往状况调查研究,G456
  18. 从挥之不去的“无聊”之病试观波德莱尔“现代性”之一百五十年,I565
  19. 互文性视角下的辜鸿铭之《中庸》英译文本研究,H315.9
  20. 从《英雄本色》到《无籍者》:电影翻拍作为一种跨文化文本互文实践,J90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师与学生 > 师生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