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川诗歌的互文性特征研究

作 者: 李冰
导 师: 焦亚东
学 校: 广西民族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西川 诗歌创作 互文性 新古典主义 知识分子写作
分类号: I20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当代西方互文性理论的视野下审视西川诗歌创作的特点,认为西川的诗歌处在中国古典诗歌、西方诗歌和汉译英诗这三条链锁汇聚后延伸的一个结点上,融合了古今中外众多诗歌作品的创作特点,以“纯诗”、“新古典主义”、“杂语”、“众声喧哗”的异质入诗,展现了其鲜明而独特的互文性特征,触及到了文学的继承与创新这一永恒的话题。西川诗歌的互文性特征,源于他自觉的诗歌观念和“知识分子写作”审美取向,在当代诗歌处于某种困境之际,他的诗歌为亟待寻找出路的诗人打开了一扇大门。论文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视角与研究的现状。第一章以“谱系:西川诗歌互文性特征的外在表现”为题,论述西川诗歌与古今中外文化、文学的谱系关系。首先,阐述了中国新诗的谱系和西川诗歌的创作渊源,梳理了西川诗歌从“纯诗”到“杂语”再到“众声喧哗”的三个流变阶段及其与古今中外诗歌的互文性关系。其次,从字词和句样两方面论证西川诗歌的互文性特征,分析了西川诗歌的浓重的西方宗教文化色彩。第三,在诗歌神韵的层面,讨论了西川作品与李白、杜甫、海子、博尔赫斯等人诗歌之间的互文性关系。第二章以“手法:西川诗歌互文性特征的生成方式”为题,论述西川诗歌对前人文本进行改造转换的方式。首先,讨论了西川诗歌在词语、意象和话语方面对前人文本的“拼贴”手法。其次,阐述了西川诗歌在神韵上对前人文本的“直仿”手法。第三,对西川惯常使用的“戏仿”手法进行分析,认为其在解构经典文本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陌生化的阅读感受。第三章以“诗观:西川诗歌互文性特征的形成原因”为题,分析西川诗歌创作观念中可以与西方互文性理论对话的思想。首先,西川关于诗歌“有效性”和“创造性”的看法,共同指向了对中西古今各种知识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运化,这是他诗歌创作观念与互文性理论隐含的对话关系。其次,西川提出将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的题材、意象带入当代诗歌,这种强调古今中外对接与融合的创作理念也是他诗歌互文性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西川提出的“逻辑裂缝”、“知识分子写作”等观点,推动了诗意和诗艺的双重创新。论文结语部分分析了“新生代诗歌”的创作困境,阐述了以西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写作”对于当下诗歌创作的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绪论  11-14
  一、研究对象  11
  二、研究视角  11-13
  三、研究现状  13-14
第一章 谱系:西川诗歌互文性特征的外在表现  14-45
  第一节 网与链:文学的谱系  14-22
    一、普遍存在的文本网链  14-15
    二、中国新诗的谱系构成  15-18
    三、西川诗歌的创作渊源  18-22
  第二节 文中之文:西川诗歌谱系的表征  22-37
    一、字词  23-25
    二、句样  25-37
  第三节 记忆的交织:西川诗歌谱系的延伸  37-45
    一、李白似的宏大广阔  37-39
    二、杜甫似的苍茫意境  39-40
    三、博尔赫斯似的深邃神秘  40-42
    四、海子似的荒凉  42-45
第二章 手法:西川诗歌互文性特征的生成方式  45-58
  第一节 拼贴  45-52
    一、语词的拼贴  46-47
    二、意象的拼贴  47-51
    三、话语的拼贴  51-52
  第二节 直仿  52-53
  第三节 戏仿  53-58
    一、伪箴言中的戏仿  54-56
    二、诗剧中的戏仿  56-58
第三章 诗观:西川诗歌互文性特征的形成原因  58-70
  第一节 “明确诗观”  58-60
  第二节 古今中外的对接与融合  60-63
    一、古今对接  60-62
    二、中外融合  62-63
  第三节 文学外围与文学作品  63-70
    一、逻辑裂缝  63-65
    二、“大互文”  65-66
    三、知识分子写作  66-70
结语  70-71
参考文献  71-74
后记  74-7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5

相似论文

  1. 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H059
  2. 基于语料库的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H052
  3. 戴维·洛奇小说互文性研究,I561.074
  4. 靳尚谊油画艺术研究,J213
  5. 试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海子热”现象,I207.25
  6.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7. 后期延安诗歌的创作研究,I207.25
  8. 中国古典诗学的生命精神,I207.22
  9. 郑振铎诗歌创作与郑译泰诗关系研究,I046
  10. 为“梦”而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I207.25
  11. 试论何景明的诗赋创作,I207.22
  12.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研究,I207.22
  13. 现代诗性隐喻:作为消解现代诗歌困境的一个方法及其建构,I207.25
  14. 王昶诗歌研究,I207.22
  15. 论90年代诗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I207.25
  16. 孟超然研究,K249.3
  17. 郑善夫研究,I207.22
  18. 论贺铸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创作,I207.22
  19. 路遥小说与“十七年”文学,I207.42
  20. 汪琬诗歌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新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