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玉米须提取物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作 者: 杨灵玲
导 师: 农绍庄
学 校: 大连工业大学
专 业: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关键词: 玉米须 多糖 黄酮 皂苷 降血糖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目前已成为危害严重的一种流行性非传染病。玉米须(Corn Stigma)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干燥花柱及柱头,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是有待全面开发利用的药用资源。但目前大部分玉米须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究其原因,与玉米须降血糖有效部位不明确有关。如果能将玉米须产生药理作用的成分研究清楚,将为以后研制玉米须降血糖药物做前期准备,也为开发玉米须资源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研究了从玉米须中提取的多糖黄酮皂苷类化合物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筛选出玉米须产生降血糖药理功效的有效部位。其次采用微波提取法与加热浸提法优化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对比两种方法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后测定了辽宁省五个玉米品种不同时期的玉米须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1、玉米须多糖、黄酮、皂苷类化合物经药效学实验证明均具有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黄酮组降血糖的作用效果更显著。可初步断定黄酮类化合物为玉米须提取物中降血糖的主要有效部位。2、微波提取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质量比1:25,微波功率640w,微波时间4min。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2.43%。加热浸提法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质量比1:2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5h,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07%。说明微波提取法是一种高效省时的方法。3、乳熟期的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小于成熟期的含量;不同品种的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有差异,最多相差两倍。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0
  1.1 糖尿病概述  11
  1.2 糖尿病病因  11-12
  1.3 治疗糖尿病药物  12
  1.4 中药治疗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  12-13
  1.5 玉米须简介  13
  1.6 玉米须化学成分的研究  13-15
  1.7 玉米须药理作用研究  15-18
    1.7.1 降血糖作用  15-16
    1.7.2 降血脂作用  16
    1.7.3 抗菌作用  16
    1.7.4 抗癌作用  16-17
    1.7.5 利尿及抗结石形成作用  17
    1.7.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7
    1.7.7 抗氧化的生物活性作用  17-18
    1.7.8 对循环系统和肝的作用  18
    1.7.9 毒性  18
    1.7.10 其它作用  18
  1.8 研究意义及内容  18-20
第二章 玉米须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20-37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0-23
    2.1.1 实验材料  20
    2.1.2 实验试剂  20-21
    2.1.3 实验设备  21-22
    2.1.4 实验动物  22
    2.1.5 主要实验溶液的配制  22-23
  2.2 实验方法  23-30
    2.2.1 玉米须多糖的提取  23
    2.2.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23-24
    2.2.3 玉米须多糖的鉴别  24
      2.2.3.1 碱性酒石酸铜试剂反应  24
      2.2.3.2 α-萘酚试剂反应  24
    2.2.4 玉米须黄酮的提取  24
    2.2.5 芦丁标准曲线的制备  24-25
    2.2.6 玉米须黄酮的鉴别  25-26
      2.2.6.1 HCl-锌粉反应  25
      2.2.6.2 氨熏试验  25
      2.2.6.3 三氯化铝试验  25-26
    2.2.7 玉米须皂苷的提取  26
    2.2.8 玉米须皂苷的鉴别  26
      2.2.8.1 Rosen-Heimer试验  26
      2.2.8.2 发泡性试验  26
    2.2.9 玉米须提取物降血糖药效学实验  26-27
      2.2.9.1 药物的配制  26
      2.2.9.2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26-27
      2.2.9.3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因素设计  27
    2.2.10 检测指标  27-29
      2.2.10.1 一般状况观察  27
      2.2.10.2 血糖含量的测定  27-28
      2.2.10.3 肝糖原含量的测定  28-29
      2.2.10.4 脏器指数  29
    2.2.11 统计学分析  29-30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0-36
    2.3.1 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及鉴别结果  30
      2.3.1.1 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分离  30
      2.3.1.2 玉米须多糖的检识  30
    2.3.2 玉米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结果  30-31
      2.3.2.1 玉米须黄酮的提取分离  30
      2.3.2.2 玉米须黄酮的检识  30-31
    2.3.3 玉米须皂苷的提取及鉴别结果  31
      2.3.3.1 玉米须皂苷的提取分离  31
      2.3.3.2 玉米须皂苷的检识  31
    2.3.4 玉米须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药效学实验结果  31-36
      2.3.4.1 玉米须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一状情况的影响  31-32
      2.3.4.2 玉米须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32
      2.3.4.3 玉米须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值的影响  32-34
      2.3.4.4 玉米须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34-35
      2.3.4.5 玉米须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35-36
  2.4 小结  36-37
第三章 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37-54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7-39
    3.1.1 实验材料  37
    3.1.2 实验试剂  37-38
    3.1.3 实验仪器  38
    3.1.4 实验试剂的配制  38-39
  3.2 实验方法  39-45
    3.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9
    3.2.2 精密度试验  39-40
    3.2.3 稳定性试验  40-41
    3.2.4 加样回收率试验  41
    3.2.5 微波提取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工艺的研究  41-43
      3.2.5.1 乙醇浓度的确定  41
      3.2.5.2 料液质量比的确定  41-42
      3.2.5.3 微波功率的确定  42
      3.2.5.4 微波辐射时间的确定  42
      3.2.5.5 正交试验设计  42-43
    3.2.6 加热浸提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工艺的研究  43-44
      3.2.6.1 乙醇浓度的确定  43
      3.2.6.2 料液质量比的确定  43
      3.2.6.3 浸提温度的确定  43
      3.2.6.4 浸提时间的确定  43
      3.2.6.5 正交试验设计  43-44
    3.2.7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44-45
  3.3 结果与讨论  45-53
    3.3.1 微波提取法  45-49
      3.3.1.1 乙醇浓度的确定  45-46
      3.3.1.2 料液质量比的确定  46
      3.3.1.3 微波功率的确定  46-47
      3.3.1.4 微波辐射时间的确定  47-48
      3.3.1.5 微波提取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工艺条件的优化  48-49
    3.3.2 加热浸提法  49-52
      3.3.2.1 乙醇浓度的确定  49
      3.3.2.2 料液质量比的确定  49-50
      3.3.2.3 浸提温度的确定  50-51
      3.3.2.4 浸提时间的确定  51
      3.3.2.5 加热浸提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工艺条件的优化  51-52
    3.3.3 微波提取与加热浸提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比较  52-53
    3.3.4 不同品种各时期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53
  3.4 小结  53-54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54-56
  4.1 结论  54-55
  4.2 展望  55-56
参考文献  56-60
致谢  60-61
附录  61

相似论文

  1.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2.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3.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4.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5.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6. 酢浆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和抗氧化研究,R285
  7.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8. 几种抗生素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TS252.54
  9. 麦胚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10.1
  10. 水稻黄单胞菌clp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5.111.4
  11. 施肥和密度对留兰香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S573.9
  12. 大豆异黄酮浸种对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S565.1
  13. 金针菇水溶性物质与不溶性残渣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S646.15
  14. PCV2分离株增殖特性研究及板蓝根多糖、黄芪多糖对PCV2体外复制的影响,S858.28
  15. 唾液酸近氨基端结构域功能及脂多糖对PRRSV诱导IFN-α的影响研究,S858.28
  16. 天山雪莲指纹图谱及总黄酮提取物研究,R284.1
  17. 苦瓜总黄酮的提取及副产品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TQ914.1
  18. HACCP体系在灵芝类保健品生产中的应用,TS218
  19. 大豆胚芽异黄酮的乳酸菌转化及其咀嚼片的研制,TS214.2
  20. 铜、锌、硒对药用菊花产量和药效成分的影响,S567.239
  21. 金华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板兰根多糖对PRRS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S858.2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