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DS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作 者: 王嫘
导 师: 华泽田
学 校: 天津科技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不育 柱头外露率 基因定位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分类号: S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基础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因其恢复谱广、无细胞质效应且一系两用等优点开辟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在生产上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低是选育两系不育系最关键的技术指标。本实验选用水稻温敏核不育系DS不育起点温度低(≤23.0℃),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表明它是—个适用于北方稻区的光温敏不育系,可作为供体亲本选育不育系。本研究利用高柱头外露率品种DS和低柱头外露率品种C9083及由它们构建的F2群体,在天津夏季条件下观察育性及柱头外露表型,通过简单重复序列(SSR)、插入缺失(InDel)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DS不育基因和柱头外露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通过对DS/C9083组合的F2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DS的不育性受1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呈质量性状;DS的柱头外露性状F2群体分离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呈数量性状。利用SSR和InDel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以DS/C9083组合F2分离群体为材料,将不育基因定位于第2染色体上。利用QTL IciMapping V3.0软件构建了包含101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全基因组总长度为1942.68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9.23cM。以DS/C9083为两亲本的F2群体共检测到16个与柱头外露率有关的QTL分析,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共检测到5个控制水稻柱头单边柱头外露率的QTL(qPSES-1a/qPSES-3a/qPSES-7a、qPSES-7b、qPSES-9a),分别位于第1、第3、第7和第9染色体,其中qPSES-1a位点的QTL显著,其LOD值为18.28,贡献率为37.62%;共检测到4个影响双边柱头外露率的QTL (qPDES-3a、 qPDES-6a、qPDES-9a、qPDES-11a),位于第3、第6、第9和第11染色体体上,其中qPDES-3a位点的QTL显著,其LOD值为14.99,贡献率为31.18%;共检测到7个影响总柱头外露率的QTL (qPES-1a、qPES-3a、qPES-3b、qPES-7a、qPES-7b、 qPES-9a、qPES-10a),位于第1、第3、第7、第9和第10染色体体上,其中qPES-3b位点的QTL显著,其LOD值为19.69,贡献率为41.91%,三个较高LOD值的位点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DS。并且发现第7号染色体上qPSES-7a和qPSES-7b位点上的QTL均在单边柱头外露率和总柱头外露率两个性状上被检测到;第3号染色体qPDES-3a位点上检测到一个与双边柱头外露率、总柱头外露的主效QTL与控制单边的主效QTLqPSES-3a位点重叠,并且QTL贡献率也非常显著,推测这两个QTL位点可能是由同一个基因控制。在分子辅助育种中,可以尝试利用以上定位结果,从而实现高柱头外露亲本的定向培育。本研究为DS不育基因和柱头外露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前言  9-24
  1.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9-10
  1.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  10-11
    1.2.1 野败型(WA)雄性不育  10
    1.2.2 包台型(BT)雄性不育  10
    1.2.3 红莲型(HL)雄性不育  10-11
    1.2.4 滇型(DY)雄性不育  11
  1.3 水稻核雄性不育  11-13
    1.3.1 水稻核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  11
    1.3.2 光温敏不育水稻研究进展  11-13
  1.4 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基础及方法  13-15
    1.4.1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14
    1.4.2 数量性状的研究方法  14-15
  1.5 分子标记在水稻QTL定位中的应用  15-19
    1.5.1 DNA分子标记技术种类与发展  15-16
    1.5.2 分子标记应用于QTL作图的原理  16
    1.5.3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16-18
    1.5.4 分子标记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18-19
  1.6 QTL基因定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9-20
    1.6.1 QTL定位基本原理  19
    1.6.2 QTL定位方法  19-20
  1.7 水稻柱头外露研究概述  20-22
    1.7.1 水稻柱头外露率的遗传特性  20-21
    1.7.2 水稻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21-22
  1.8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22-24
    1.8.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23
    1.8.2 研究内容  23-24
2 材料与方法  24-32
  2.1 实验材料  24-26
    2.1.1 实验原料  24
    2.1.2 主要试剂  24-25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5-26
    2.1.4 试剂配制  26
  2.2 实验方法  26-32
    2.2.1 F_2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  26
    2.2.2 水稻DS品系的表型观察统计与遗传分析  26-27
    2.2.3 总DNA的提取及纯度鉴定  27-28
    2.2.4 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ptgms2-2的定位  28-30
    2.2.5 水稻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  30-32
3 结果与讨论  32-50
  3.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ptgms2-2的定位结果  32-38
    3.1.1 水稻DS选育过程  32
    3.1.2 水稻DS主要特征特性  32-33
    3.1.3 F_2群体的构建  33
    3.1.4 DS的育性分析  33-35
    3.1.5 DS光温敏不育性状的遗传分析  35
    3.1.6 总DNA的提取及纯度鉴定  35
    3.1.7 亲本多态性分析结果  35-36
    3.1.8 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ptgms2-2的初步定位结果  36-38
  3.2 水稻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结果  38-50
    3.2.1 亲本及F_2群体的性状表现  38-39
    3.2.2 DS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分析  39-42
    3.2.3 F_2群体基因型分析结果  42-43
    3.2.4 构建遗传图谱及QTL分析  43-50
4 结论  50-51
5 展望  51-52
6 参考文献  52-59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9-60
8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S511
  2.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枯唑和链霉素的抗药性监测及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S435.111.4
  3. 水稻OsNAR2.1参与硝酸盐调控根系生长的机制,S511
  4.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5.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S511
  6.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7. 粳米脂肪含量的氮素效应及其与米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S511.22
  8. 水稻硝转运蛋白基因OsNRT1.1a和OsNRT1.1b的功能研究,S511
  9. 水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NRT1.2和OsNRT1.5超量表达材料的功能鉴定,S511
  10. 硅、硫对水稻砷吸收、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S511
  11. 水稻胁迫应答基因3’UTR模体及相关mi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Q943.2
  12.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13.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及感病生育期的研究,S435.111.4
  14. 丛枝菌根对旱作水稻/西瓜间作系统中西瓜枯萎病的影响,S436.5
  15. Pib结构基因在不同启动子驱动下的稻瘟病抗性,S435.111.41
  16. 二化螟和大螟对Bt水稻耐受性差异研究,S435.112.1
  17. 水稻白叶枯病菌受寄主诱导表达基因的鉴定及致病功能研究,S435.111.4
  18. 浙赣皖稻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源地分析,S435.112.3
  19. 氮肥及播期对低谷蛋白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1
  20. 水稻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播期效应模拟研究,S511
  21. 番茄磷转运蛋白基因LePT1和LePT2在水稻中的功能鉴定,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