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材料的符号学思维探析-建筑设计中材料应用及观念演变

作 者: 黄增军
导 师: 宋昆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材料 符号学 材料性 空间 质料 形式 意义 读者
分类号: TU20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面对图像时代、形而上学的崩溃和消费文化的背景,论文摒弃风格、流派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回归建筑本质以展开研究。通过对原始世界、形而上、形而下和符号学不同领域建筑本质的推演,本文认为空间与人同属社会学范畴,放弃了空间的研究对象,确定了以建筑的实体部分——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筑本质的思辨,论文拓展了材料概念的范畴,即除虚空外的一切物质实体。在研究角度方面,本文突破了传统的从技术角度来研究材料的取向,将材料抽象成符号和符号系统,运用符号学的思维和理论工具来探析建筑设计中材料应用及观念的演变。本文对中外文语境下材料的内涵与外延的进行了辨析,梳理了材料的物理和心理的二重属性;通过对材料的本性和表现性的进一步论述,质疑了材料应用的“真实性”原则。通过运用系统的符号学思维来解读材料,提出材料的四要素——质料形式意义读者,指出质料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属于句法学范畴;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属于语义学范畴;意义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属于语用学范畴。本文在句法学组构、语义学表达和语用学体验三个层面,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分别对具体的建筑实例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句法学层次下塑、构和砌的共时性与材料形式元素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信息化的材料形态——句法学吸收的发展前景;通过语义学层次下再现、隐喻和象征的共时性与材料表意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材料地域性的表达——语义学抵抗的发展前景;通过对语用学层次下个体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共时性与材料解读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材料的“非物质化”——语用学融合的发展前景。以符号学思维下多维“材料性”作为结论,指出一方面材料具有相对于空间的依存性,另一方面材料也有其独立性,建筑设计中可以从不同的要素来介入——“质”、“形”、“意”和“释”。同时还指出多元与专工的关系——今天的多元化局面正是来源于符号学思维下不同范畴内的解读,而建筑师可以专长于某个领域的研究。通过对分工与同工的思考,指出目前我们正处在材料向“材料性”的话语转换中,在建筑学的教学中应加强“质”的体验训练——包括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12
绪论  12-56
  0.1 课题缘起——研究背景  12-19
    0.1.1 图像时代与抵抗态度——时代背景  12-15
    0.1.2 形而上学的崩溃与语言符号学的建构——哲学背景  15-17
    0.1.3 消费文化与物的符号化——文化背景  17-19
  0.2 课题导出——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19-34
    0.2.1 空间的本质  21-28
      0.2.1.1 “物的关系”与“实体存在”  21-26
      0.2.1.2 空间的呈现  26-28
    0.2.2 建筑的本质  28-31
      0.2.2.1 “诗意的栖居”  28-29
      0.2.2.2 空间与实体的思辨  29-31
    0.2.3 材料的本质  31-34
      0.2.3.1 实体的呈现  31-32
      0.2.3.2 建筑学的基本问题  32-34
  0.3 文献梳理  34-51
    0.3.1 关于材料的研究成果  34-40
      0.3.1.1 过于苛求结构“真实性”表现的建构理论  34-36
      0.3.1.2 图像的表皮化  36-37
      0.3.1.3 材料知觉潜力的挖掘  37-40
    0.3.2 关于符号学的研究成果  40-51
      0.3.2.1 结构主义符号学  42-45
      0.3.2.2 实用主义符号学  45-48
      0.3.2.3 文化符号学  48-51
  0.4 论文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51-52
    0.4.1 论文创新点  51
    0.4.2 研究意义  51-52
  0.5 研究方法与框架  52-56
    0.5.1 研究方法  52-53
    0.5.2 研究框架  53-56
第一章 材料的“物性”  56-94
  1.1 “定”材料——材料的界定  56-64
    1.1.1 材料的概念  56-63
    1.1.2 材料的分类  63-64
  1.2 “论”材料——材料的属性  64-81
    1.2.1 材料的本性  69-74
      1.2.1.1 力学性能的本性  70-71
      1.2.1.2 制作工艺的本性  71-74
    1.2.2 材料的表现性  74-81
      1.2.2.1 物质性表现  74-78
      1.2.2.2 情感的表达  78-81
  1.3 “辨”材料——材料的“真实性”  81-92
    1.3.1 必然的现实  82-87
      1.3.1.1 结构理性主义的“真实性”  82-84
      1.3.1.2 自然属性的“自明”  84-87
    1.3.2 偶然的幻象  87-92
      1.3.2.1 材料替换的结构“幻象”  87-90
      1.3.2.2 “面饰”的心理传承  90-92
  小结  92-94
第二章 材料的“符号性”  94-142
  2.1 材料与符号学——建筑与语言  94-105
    2.1.1 建筑和语言的关系——共时性  95-100
      2.1.1.1 肯定的立场——句法学的肯定  97-98
      2.1.1.2 模糊的立场——语义学的肯定  98-99
      2.1.1.3 怀疑的立场——语用学的肯定  99-100
    2.1.2 语言符号介入建筑的历程——历时性  100-105
  2.2 概念重构——材料四要素  105-122
    2.2.1 质料  106-108
      2.2.1.1 质料内容  106-107
      2.2.1.2 质料表达  107-108
    2.2.2 形式  108-112
      2.2.2.1 形式内容  108-110
      2.2.2.2 形式表达  110-112
    2.2.3 意义  112-117
      2.2.3.1 意义的载体  113-115
      2.2.3.2 解读的多义性  115-117
    2.2.4 读者  117-122
      2.2.4.1 读者和作者  117-119
      2.2.4.2 读者的情感  119-122
  2.3 层次解析——材料的符号学解读层次  122-136
    2.3.1 组构——句法学  124-128
      2.3.1.1 质料的加工  124-126
      2.3.1.2 材料的建造  126-128
    2.3.2 表达——语义学  128-133
      2.3.2.1 表意的类型  128-130
      2.3.2.2 表意的方法  130-133
    2.3.3 体验——语用学  133-136
      2.3.3.1 体验的知觉  133-135
      2.3.3.2 解释的层级  135-136
  2.4 层次的历时性  136-141
    2.4.1 建筑的时代  136-138
    2.4.2 时代的侧重  138-141
  小结  141-142
第三章 材料的呈现——句法学组构  142-218
  3.1 工艺与质料——共时性  142-173
    3.1.1 塑——“土”  147-153
      3.1.1.1 黏土的制砖工艺  147-148
      3.1.1.2 混凝土的塑性  148-150
      3.1.1.3 塑的表现性  150-153
    3.1.2 构——“木”  153-162
      3.1.2.1 木构工艺  153-157
      3.1.2.2 钢铁的结构  157-160
      3.1.2.3 构的表现性  160-162
    3.1.3 砌——“石”  162-173
      3.1.3.1 石材的砌筑  162-165
      3.1.3.2 砌块的砌筑  165-171
      3.1.3.3 砌的表现性  171-173
  3.2 形式元素的变化——历时性  173-206
    3.2.1 元素的理性构成——现代主义  174-186
      3.2.1.1 “忠实于材料”的信念  175-178
      3.2.1.2 “白色方盒子”的分解及色彩的显现  178-180
      3.2.1.3 材料的空间渗透与效果优先原则  180-182
      3.2.1.4 材料与空间的结构匹配  182-186
    3.2.2 图像类型的拼贴——保守的后现代主义  186-195
      3.2.2.1 “元”理论和抽象的类型转换  186-190
      3.2.2.2 通俗化的拼贴法  190-193
      3.2.2.3 装饰性的古典主义  193-195
    3.2.3 形态的变异——激进的后现代主义  195-206
      3.2.3.1 批判性的形式探索  195-198
      3.2.3.2 非理散构的句法规则  198-202
      3.2.3.3 戏谑的组构  202-206
  3.3 信息化的形态——句法学吸收  206-217
    3.3.1 非线性几何理论的援引  206-211
    3.3.2 参数化设计的形式创新  211-214
    3.3.3 非传统建筑材料  214-217
  小结  217-218
第四章 材料的诗意——语义学表达  218-274
  4.1 材料传达意义的途径——共时性  218-237
    4.1.1 再现——象形  220-224
      4.1.1.1 材料的模仿与美学的延续  220-221
      4.1.1.2 形式的再现  221-223
      4.1.1.3 形式的机械模仿  223-224
    4.1.2 隐喻——修辞  224-234
      4.1.2.1 隐喻的思维  224-227
      4.1.2.2 偏古典主义的隐喻  227-230
      4.1.2.3 偏作者主观意识的隐喻  230-232
      4.1.2.4 最佳状态的隐喻  232-234
    4.1.3 象征——约定俗成  234-237
      4.1.3.1 象征与隐喻  234-235
      4.1.3.2 象征的时代感  235-237
  4.2 材料表意的变化——历时性  237-257
    4.2.1 形式的肯定——现代主义  238-244
      4.2.1.1 抽象形式的意义  238-241
      4.2.1.2 白墙的机器形象  241-242
      4.2.1.3 混凝土的单一材质  242-244
    4.2.2 表意的巅峰——保守的后现代主义  244-253
      4.2.2.1 矛盾性与复杂性  245-247
      4.2.2.2 类型的意义  247-250
      4.2.2.3 人文的建筑观和诗性的隐喻  250-253
    4.2.3 意义的消解——激进的后现代主义  253-257
      4.2.3.1 后结构主义的意义  253-254
      4.2.3.2 意义的动态认知  254-255
      4.2.3.3 “偶然的”意义  255-257
  4.3 地域性的表达——语义学抵抗  257-272
    4.3.1 地方材料的运用  258-262
    4.3.2 色彩的地域性  262-264
    4.3.3 重新演绎地方传统构造  264-268
    4.3.4 场所的地域精神  268-272
  小结  272-274
第五章 材料的情感——语用学体验  274-344
  5.1 材料解读的“语境”——共时性  274-305
    5.1.1 个体体验——个体人  275-287
      5.1.1.1 材料的知觉特性  275-281
      5.1.1.2 经验的物化  281-284
      5.1.1.3 物的敬畏  284-287
    5.1.2 自然元素——自然环境  287-297
      5.1.2.1 时间流逝的物化  287-291
      5.1.2.2 纯粹的光  291-295
      5.1.2.3 “现象镜”的水  295-297
    5.1.3 文化语境——社会文化  297-305
      5.1.3.1 材料的等级  297-300
      5.1.3.2 宗教情结的追求  300-302
      5.1.3.3 文化习俗的影响  302-305
  5.2 材料解读的变化——历时性  305-327
    5.2.1 理想的逻辑解读——现代主义  305-316
      5.2.1.1 外部装饰的去除  305-309
      5.2.1.2 白墙的“光明”  309-311
      5.2.1.3 玻璃的“透明”  311-314
      5.2.1.4 混凝土的“灵魂”  314-316
    5.2.2 影像的语义重构——保守的后现代主义  316-320
      5.2.2.1 表达的“舞台布景”  316-318
      5.2.2.2 现代与传统的中和  318-320
    5.2.3 读者的文本超意——激进的后现代主义  320-327
      5.2.3.1 结构的“无意识”  320-323
      5.2.3.2 边界模糊的多元审美  323-325
      5.2.3.3 极端的形式主义  325-327
  5.3 “非物质化”——语用学融合  327-342
    5.3.1 材料的“消失”  327-331
      5.3.1.1 材料与空间的渗透  327-329
      5.3.1.2 材料的反射效果  329-331
    5.3.2 有质感的透明  331-335
      5.3.2.1 视觉的“滞延”  331-333
      5.3.2.2 温润的光影效果  333-335
      5.3.2.3 梦幻的映像呈现  335
    5.3.3 非物质的“轻”与物质的“重”  335-339
      5.3.3.1 消除物质的重量  335-337
      5.3.3.2 “轻”与“重”的模糊化  337-339
    5.3.4 承载复杂信息的“非物质化”材料  339-342
      5.3.4.1 图像的材料化  339-340
      5.3.4.2 信息的“非物质化”  340-342
  小结  342-344
第六章 符号学思维下的材料观  344-366
  6.1 多维的“材料性”  344-354
    6.1.1 材料的依存性  345-347
    6.1.2 材料的独立性  347-354
      6.1.2.1 质料介入  347-350
      6.1.2.2 形式介入  350-351
      6.1.2.3 意义介入  351-352
      6.1.2.4 经验介入  352-354
  6.2 反思与启迪  354-365
    6.2.1 分工与同工  354-357
    6.2.2 多元与专工  357-361
    6.2.3 对建筑研究和教学的启发  361-365
  小结  365-366
结语  366-368
参考文献  368-385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385-386
致谢  386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高速弹丸撞击特性研究,TB332
  3. TZ3Y20A-SrSO4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TB332
  4. Gr/Al-Mg复合材料抗热震与抗烧蚀性能研究,TB332
  5.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6. 半透明材料辐射与相变耦合换热研究,V259
  7. 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的研究,V526
  8. 武器评估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TJ06
  9. 中国城市地铁站声环境设计策略研究,U231.4
  10. 大型购物中心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U922
  11.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12.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13.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14.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15.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16. 行为空间界限与其建筑空间特性研究,TU-024
  17.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18.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19.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20.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1.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一般性问题 > 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