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抑郁症患者五态人格与多导睡眠图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 者: 吕学玉
导 师: 刘艳骄;汪卫东
学 校: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抑郁症 五态人格 多导睡眠图 睡眠质量评价 相关性研究
分类号: R74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机制研究”课题的一部分(项目编号30772845),在刘艳骄和汪卫东两位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阴阳五态人格特征、多导睡眠图特征及其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法,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有关操作规范进行。在两位导师的指导下,研究者参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对临床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科研设计,研究设计经专家论证符合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依据纳入标准纳入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及睡眠门诊的抑郁症患者88例,进行五态人格测验及有关量表的测查,五态人格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安排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并纳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对抑郁症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与多导睡眠图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抑郁症患者五态人格特征太阳与少阳维度原始分数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说明抑郁症患者的外向性、主动性、积极性较差;太阴维度则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少阴维度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明显差异(P>0.05),与标准T分的比较结果相似;太阴维度得分与MADRS以及MMPI抑郁、焦虑因子分数成正相关(P<0.05或0.01),但与SAS、SDS分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2、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睡眠模式:抑郁症患者入睡潜伏期延长,REM睡眠提前,觉醒次数增加,觉醒时间延长,深睡眠减少。睡眠进程:两组睡眠进程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入睡潜伏期延长,觉醒次数增加,觉醒时间延长,觉睡比增大(P<0.01)。睡眠结构:除REM睡眠时间以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S1、S2百分比增大,SWS百分比减少,REM百分比增大(P<0.01)。REM睡眠:抑郁症患者组REM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REM睡眠百分比增加,快动眼睡眠次数减少,REM活动度增加,REM强度以及REM密度增加明显(P<0.01)。主客观睡眠质量的评价:入睡潜伏期与睡眠效率两个参数对比分析,差异明显(P<0.01),主观睡眠质量的评价远远低于客观睡眠质量评价。PSG参数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抑郁量表分数与REM睡眠各参数的相关性不明显,SDS与SL成正相关关系(P<0.05),而MADRS与S1及S1%成正相关关系(P<0.05)。3、抑郁症患者五态人格与多导睡眠图相关性太阴维度得分与睡眠潜伏期及REM密度成正相关(P<0.01);少阴维度得分与S2及S2%成正相关(P<0.05);阴阳和平维度得分与睡眠效率成正相关(P<0.05),与觉醒次数及S1%成负相关(P<0.05);而太阳与少阳维度得分与各个参数无明显相关。结论1、抑郁症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表现为太阴维度得分偏高,而太阳、少阳维度得分偏低;抑郁症患者太阴维度得分与其他抑郁量表分数成正相关,说明太阴维度能够反映患者的抑郁程度。2、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参数的改变提示睡眠模式改变、睡眠结构紊乱、REM睡眠异常。具体表现为入睡潜伏期延长,觉醒次数增加,觉醒时间延长,觉睡比增大,S1、S2百分比增大,SWS百分比减少,REM百分比增大,REM潜伏期缩短,REM活动度增加、REM密度增加、REM强度增加;抑郁症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评价差异明显,主观睡眠质量的评价低于客观真实情况;抑郁程度越重的患者入睡困难、睡眠浅的程度会越重,但REM各参数与抑郁程度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3、太阴与少阴维度得分高对睡眠质量有负面影响;阴阳和平维度高分数会促进睡眠,说明心境的平和对保持高睡眠质量有重要作用。4、结合上述结论,我们认为五态人格测验太阴维度高分数可提示抑郁状态,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具有特征性改变,抑郁症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会影响睡眠状况。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10
ABSTRACT  10-14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14-16
文献综述(一)  16-26
  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及心理治疗  16-26
    1 我国抑郁症的流行病学  16
    2 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研究  16-20
      2.1 西方人格测验的应用  16-18
      2.2 五态人格测验的应用  18-20
    3.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20-21
    4 问题与展望  21-22
    参考文献  22-26
文献综述(二)  26-38
  抑郁症睡眠障碍研究  26-38
    1 抑郁症与失眠  26-27
      1.1 失眠是抑郁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26-27
      1.2 失眠是抑郁症的最常见症状之一  27
    2 抑郁症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7-28
    3 抑郁症睡眠障碍机制假说  28
    4 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特征  28-30
    5 抗抑郁治疗与抑郁症患者睡眠状况的关系  30-32
      5.1 睡眠剥夺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的影响  30-31
      5.2 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的影响  31-32
      5.3 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的影响  32
      5.4 中医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的影响  32
    6 问题与展望  32-33
    参考文献  33-38
前言  38-40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40-44
  1 抑郁症与郁证的联系  40-41
  2 中医学抑郁症的理论源流  41-42
  3 中医心理治疗抑郁症的记载  42-44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44-77
  对象与方法  44-49
    1 病例组  44-45
    2 PSG研究对照组  45-46
    3 观察指标  46
    4 指标简介  46-49
    5 统计分析  49
  结果  49-67
    1 抑郁症患者的五态人格研究  49-55
      1.1 抑郁症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49-50
      1.2 抑郁症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  50-52
      1.3 抑郁症患者五态人格维度与有关焦虑抑郁量表分数的相关性  52-55
    2 抑郁症患者睡眠多导图研究  55-62
      2.1 一般资料分析  56
      2.2 睡眠模式  56-57
      2.3 睡眠进程  57-58
      2.4 睡眠结构  58-60
      2.5 REM睡眠  60
      2.6 主客观睡眠质量的评价  60-61
      2.7 PSG参数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61-62
    3 抑郁症患者五态人格特征与整夜PSG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62-67
      3.1 太阴维度  62-63
      3.2 少阴维度  63-64
      3.3 阴阳和平维度  64-66
      3.4 少阳维度与太阳维度  66-67
  讨论  67-74
    1 抑郁症患者阴阳五态人格特征  67-68
    2 抑郁症患者整夜PSG特征  68-70
    3 阴阳五态人格与PSG参数的关系  70-72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72-73
    5、总结与展望  73-74
  参考文献  74-76
  结论  76-77
致谢  77-78
个人简历  78-80
附件  80-97

相似论文

  1. 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R743.33
  2.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3. 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的研究,R749.4
  4. 疏肝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干预的临床研究,R259
  5. 逍遥散干预慢性温和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盲肠菌群及组织研究,R285.5
  6. 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老年抑郁症临床特征评定中的作用,R749.41
  7. 盐酸帕罗西汀缓释胶囊的临床前研究,R943
  8. 长治某社区老年抑郁症影响因素分析,R749.4
  9. 调肝化瘀通络法联用SSRIs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PSD)疗效观察,R749.1
  10. 抑郁对行再血管化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R541.4
  11. 抑郁症患者中医辩证分型与外周血神经递质关系的临床研究,R277.7
  12. 癫狂梦醒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R255.2
  13. 针刺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研究,R246.6
  14. 疏肝解郁健脾法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R277.7
  15. 维吾尔族高中生汉语水平和英语写作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G633.3
  16.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共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递质研究,R749.4
  17.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体型及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性抑郁症关系研究,R749.4
  18. 抑郁症的实验室诊断—昼夜节律变化的生物学标志,R749.4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R749.4
  20.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多种事件相关电位的对照研究,R749.4
  21. 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R749.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精神病学 > 情感性精神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