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个水稻矮秆窄叶突变基因的定位及早衰和雄性不育基因SMS1的功能分析

作 者: 刘继云
导 师: 张小明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水稻 矮秆窄叶 基因定位 早衰 雄性不育 UGPase 功能研究
分类号: Q9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常规粳稻秀水09经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获得了一个矮秆窄叶突变体dnl1(dwarf and narrow leaf1)。本文对dnll突变体进行了相关表型分析、突变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并从组织细胞学的角度初步解释了dnll突变体矮秆窄叶形成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dnl1突变体与野生型秀水09杂交,F1表现出与秀水09相同表型。F2出现矮秆窄叶与高秆宽叶两种表型,经卡平方检验表明符合1:3,推定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2.dnll突变体与野生型比较,自播种两周左右苗高开始出现明显差异,dnl1突变体比野生型早开始分蘖且分蘖数明显多于野生型。突变体的株高只有野生型的55.69%,而突变体的分蘖数则是野生型的2.19倍。突变体的穗和茎秆各节间平均长度与野生型对应部分对比变化显著。野生型上三叶平均宽度均是突变体的2倍以上,平均长度是突变体的1.6倍以上。3.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将DNL1基因定位到水稻4号染色体,经鉴定发现DNL1是NAZ1的一个等位基因。在DNL1基因8552bp处发生了G突变为A的单碱基突变,从而导致对应编码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4.石蜡切片结果显示,dnll突变体叶肉细胞较野生型秀水09小。dnll突变体叶片横切切片展示出比同时期的野生型叶片厚,两个维管束间的间距小。茎秆纵切切片显示,dnll突变体茎秆细胞比秀水09要窄而短,茎秆细小且薄。这些特征在组织细胞学上解释了dnll突变体在整体上比野生型矮化,叶片变窄变短的原因。植物的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植物衰老的诱发因素和调节机制对延缓植物的衰老有重要意义。对农作物来说,延缓衰老能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植物衰老的一种表征,也是诱发植物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雄性不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中的现象,它在育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杂交育种的效率,而且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杂交水稻生产体系的核心是雄性不育材料的发掘和利用。本论文对一个导致水稻早衰和雄性不育的基因SMS1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Sl基因编码一个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它催化葡萄糖-1-磷酸和UTP与UDP-葡萄糖和焦磷酸之间的转化。2.应用水稻原生质体系统,将水稻SMS1CDS融合YFP报告基因的pA7-SMS1-YFP双元表达载体在水稻原生质体中表达。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在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均能观察到激发荧光,由此推断SMSl基因在水稻细胞中是遍在表达的。3.成功构建SMS1Promoter驱动GUS报告基因的p1300-SMS1Pro-GUS载体和Ubi Promoter驱动的pUN1301-SMS1-OE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日本晴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阳性株系。GUS染色显示,SMS1在叶片、叶鞘、节、节间、颖壳等组织有表达,在叶鞘和节表达较强,而在叶尖和颖壳表达较弱。Real Time-PCR结果显示,实验所取过表达转基因阳性株系较正常日本晴均有过表达,表达量最高的接近正常日本晴表达水平的300倍。4.对sms1突变体叶片不同部位和野生型叶片进行超薄切片观察,结果显示sms1突变体细胞出现空腔,细胞核膨大,表现出PCD的特征,而野生型细胞内叶绿体等内容物丰富。sms1突变体的细胞壁疏松,棱廓模糊,部分细胞壁较薄,而野生型细胞壁比较致密且棱廓清晰。由此推测sms1突变体缺失编码UGPase的SMS1基因,导致细胞壁合成障碍,因此诱发了水稻的PCD过程,从而出现早衰表型。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目录  9-11
第1章 文献综述  11-20
  1.1 水稻矮秆窄叶性状研究进展  11-13
  1.2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UGPase基因的研究  13-20
    1.2.1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  13-17
    1.2.2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  17-20
第2章 一个水稻矮秆窄叶突变基因的定位  20-28
  2.1 材料和方法  20-22
    2.1.1 材料  20
    2.1.2 方法  20-22
  2.2 结果与分析  22-26
    2.2.1 突变性状的遗传分析  22-23
    2.2.2 表型分析和统计  23-24
    2.2.3 突变基因DNL1的定位  24-26
    2.2.4 组织切片分析  26
  2.3 讨论  26-28
第3章 水稻SMS1基因的功能分析  28-46
  3.1 背景介绍  28
  3.2 材料和方法  28-37
    3.2.1 细菌菌种和载体  28-29
    3.2.2 药品和试剂  29
    3.2.3 表型分析  29
    3.2.4 水稻SMS1-YFP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29-30
    3.2.5 SMS1组织定位和过表达  30-31
    3.2.6 水稻转基因  31-32
    3.2.7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和分析  32-36
    3.2.8 超薄切片  36-37
  3.3 结果与分析  37-44
    3.3.1 表型分析  37-38
    3.3.2 载体的构建和验证  38-39
    3.3.3 SMS1的亚细胞定位  39-40
    3.3.4 水稻转基因  40-41
    3.3.5 SMS1的组织表达模式  41-42
    3.3.6 SMS1过表达的检测  42-43
    3.3.7 超薄切片分析  43-44
  3.4 讨论  44-46
参考文献  46-52
附录A 本研究中常用实验操作方法  52-58
附录B 本研究中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  58-62
附录C 本研究中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62-65
附录D 本研究中生物信息学分析网址  65-66
致谢  66-67
发表论文目录  67-68

相似论文

  1. 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S511
  2. 水稻OsNAR2.1参与硝酸盐调控根系生长的机制,S511
  3.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S511
  4.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5. 粳米脂肪含量的氮素效应及其与米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S511.22
  6. 水稻硝转运蛋白基因OsNRT1.1a和OsNRT1.1b的功能研究,S511
  7. 水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NRT1.2和OsNRT1.5超量表达材料的功能鉴定,S511
  8. 硅、硫对水稻砷吸收、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S511
  9.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10. 利用RNA瞬时干扰技术研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在水稻响应激发子木聚糖酶和盐处理中的作用,S511
  11. 水稻胁迫应答基因3’UTR模体及相关mi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Q943.2
  12.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S154.3
  13.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空间表征尺度效应研究,S158
  14. 丛枝菌根对旱作水稻/西瓜间作系统中西瓜枯萎病的影响,S436.5
  15. 二化螟和大螟对Bt水稻耐受性差异研究,S435.112.1
  16. 水稻白叶枯病菌受寄主诱导表达基因的鉴定及致病功能研究,S435.111.4
  1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受DSF调控的鞭毛基因和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S435.111.4
  18. 浙赣皖稻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源地分析,S435.112.3
  19. 氮肥及播期对低谷蛋白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1
  20. 水稻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播期效应模拟研究,S511
  21. 番茄磷转运蛋白基因LePT1和LePT2在水稻中的功能鉴定,S51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细胞遗传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