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研究

作 者: 周幸华
导 师: 张炜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区域一体化 发展机制 成都经济区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济全球化推动着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和高强度的流动,全球经济发展已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进而在区域内部形成不同地区间的分工,让每个地区都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中,加强了各地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经济全球化的深刻作用和影响使经济区发展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经济区内各地区之间必须加强相互间的分工合作,才能增强经济区的竞争力,否则就会在全球竞争中落伍,因此经济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以及组织机制在经济区的健康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以效率为原则推动资源的有序流动,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它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整体效益达到最佳;利益协调机制是通过谈判来平衡各自的利益诉求从而促使合作顺利继续下去。作为确保区域合作顺利进行的运行机制,需要各级政府、组织机构和行业部门的共同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是区域合作的外延,一方面既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保障;组织机制是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企业及中介组织,为协调市场与政府在促进经济区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搭建的旨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经济发展大局的运行机制。通过组织机制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之间各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政府和民间组织团体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市场、政府和社会力量在经济区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决策权逐渐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转变,空间成本成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于是地理位置相邻的地区之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对构建统一市场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多个跨省或跨区市的、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等。经济区发展趋势的增强,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和与之相关的制度基础与体制环境变化的结果。然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区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行政壁垒的存在,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产业同构现象突出,难以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难以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共同市场,最终将会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本加大,增长速度放缓,严重阻碍了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亟需发挥市场、组织和政府的共同力量,构建和完善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协调机制,清除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的地域和体制障碍,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畅通,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成都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内开发历史最悠久、产业基础最好、科教实力最雄厚、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加快成都经济区的发展,是促进成渝经济区和四川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落实国家西部大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但从分析成都经济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看,成都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发展机制不健全是一个深刻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成都经济区协调发展中的机制构建,充分调动市场、政府和各级组织的力量共同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成都经济区发展中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以及如何协调解决行政区划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通过体制创新促进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格局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格局的改变,推动整个经济区健康协调发展,都是我们在研究中必须直视和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研究”为研究内容,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探索,把握经济区发展中的市场、政府、社会三方的作用机理,构建由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以此推动成都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成都经济区发展现状及机制存在问题的剖析,进而提出构建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为推动成都经济区的发展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按照从理论构建到应用分析的顺序展开,全文总分为7章,第1章为导论,第2章与第3章为本文的理论构建部分,而第4章、第5章、第6章为应用分析部分,第7章为全文的总结。各章的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该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同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以及对全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给予了说明。第2章:基本理论探索。本章从经济区、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经济区、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同时对从非均衡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均衡增长理论到合作博弈理论进行了探讨,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第3章:区域发展机制构建分析。本章从影响区域发展的市场、政府、组织等因素出发,究其在促进经济区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经济区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4章:成都经济区发展现状及特征。本章首先对成都经济区的空间范围、产业布局、经济实力、资源禀赋和宏观经济区位等进行分析,接着对成都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并最终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成都经济区现存的一些问题。第5章:成都经济区形成及发展机制存在问题分析。本章首先梳理了成都经济区的发展历程,并就现阶段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力求对成都经济区的发展机制现状有一个较深入的把握,为下文构建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的思路与路径提供参考。第6章:构建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的思路和路径。本章提出了构建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的总体思路,并在针对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的实施路径。第7章: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说明。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归纳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经济区的发展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本文对经济区发展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区别于传统单一的从市场或是政府的角度出发的经济区发展机制研究。本文从促进经济区发展的动力系统出发,认为经济区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社会三方面的作用,构建了由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组成的经济区发展机制体系。其次,本文落脚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成都经济区区域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成都经济区现存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成都经济区现存发展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成都经济区的发展机制目前并没有建立完全意义上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的问题和矛盾还存在,针对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的思路与路径,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6
1.导论  16-29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6-20
    1.1.1 选题背景  16-19
    1.1.2 研究意义  19-20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0-25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0-23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25
  1.3 主要研究内容  25-26
  1.4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6-27
    1.4.1 研究区域  26
    1.4.2 研究方法  26-27
  1.5 主要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27-29
    1.5.1 主要创新  27-28
    1.5.2 不足之处  28-29
2.基本理论探索  29-43
  2.1 经济区的内涵及特征  29-31
  2.2 区域合作区域一体化的涵义及特点  31-34
    2.2.1 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的涵义  31-32
    2.2.2 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的联系  32
    2.2.3 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  32-34
  2.3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34-43
    2.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34-38
    2.3.2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38-39
    2.3.3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39-41
    2.3.4 合作博弈理论  41-42
    2.3.5 关于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的理论思考  42-43
3.区域发展机制构建分析  43-51
  3.1 机制的涵义  43-44
  3.2 区域发展机制  44-48
    3.2.1 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  44-46
    3.2.2 区域发展的保障机制  46-48
  3.3 区域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48-51
4.成都经济区发展现状及特征  51-67
  4.1 成都经济区发展现状分析  51-54
    4.1.1 成都经济区概况  51-53
    4.1.2 成都经济区在四川省的经济地位分析  53-54
  4.2 成都经济区的发展特点  54-64
    4.2.1 成都经济区内部发展不平衡  54-58
    4.2.2 成都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不足  58-61
    4.2.3 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61-64
  4.3 成都经济区经济空间发展特征  64-67
    4.3.1 构建"1+7"经济核心区  64
    4.3.2 带状发展,辐射全局  64-65
    4.3.3 圈层推进,协同发展  65-67
5 成都经济区形成及发展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67-83
  5.1 成都经济区的演变历程  67-72
    5.1.1 成长阶段  67-68
    5.1.2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阶段  68-69
    5.1.3 加速发展阶段  69-72
    5.1.4 小结  72
  5.2 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72-81
    5.2.1 市场机制不完善  72-74
    5.2.2 利益协调机制有待深化  74-75
    5.2.3 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完善  75-78
    5.2.4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78-80
    5.2.5.组织机制建设亟待加强  80-81
  5.3 小结  81-83
6.构建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的思路与路径  83-93
  6.1 构建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的思路  83-84
  6.2 构建区域发展机制的基本路径  84-93
    6.2.1 动力机制的构建  84-89
    6.2.2 保障机制的构建  89-93
7.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3-96
  7.1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93-94
  7.2 后续研究展望  94-96
参考文献  96-99
致谢  99-101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1

相似论文

  1.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2. 区域一体化维度下的地方政府合作路径探析,F127
  3. 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碳金融市场发展及策略研究,F832.51
  4. 构建我国地方间CDM投融资模式研究,X38
  5. 区域行政立法的构建,D922.1
  6. 我国金融企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研究,F205
  7. 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研究,F127
  8. 中国在东亚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F114.46
  9. 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问题研究,F127
  10. 适用于云南地区的CDM项目及其方法学研究,X321
  11. 清洁发展机制的中外经济合作研究,X38
  12. 从国际贸易角度看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X321;F124
  13. 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机制分析,S216.4
  14. 科学文化发展机制研究,G322
  15. 同城化背景下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究,F592.7
  16. 兵团棉花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326.12
  17. 长吉图地区区域合作发展中的行政协调机制研究,F127
  18.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对云南经济发展的影响,F127
  19.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融资方式研究,F205
  20. 开放条件下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F204
  21. 国际碳排放贸易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对策,F752.0;F205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