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七年级学生抑郁症状认知易感因素的追踪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作 者: 陈世英
导 师: 吴文峰
学 校: 湖南科技大学
专 业: 教育学
关键词: 七年级学生 抑郁 认知易感因素 多层线性模型
分类号: G4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关注青春早期孩子抑郁情绪症状,分析并探讨抑郁产生、发展特点以及特征性认知易感因素,为预防或干预青少年儿童抑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目的:(1)考察负性认知方式(CCSQ、CASQ)对抑郁症状的预测作用;(2)考察负性认知方式与应激生活事件是否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能否对抑郁症状变化起预测作用;(3)探讨特征性认知易感因素(消极归因、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对七年级学生抑郁的预测作用。方法:调查中所使用的量表均由研究者们从英文原量表翻译为中文,再由国外的双语言学家回译,并得到修正。对湘潭市某中学进行取样,所有被试自愿参加测试,并在测试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初次测试发放问卷335份,收回有效问卷319份。在初测后,每间隔2个月进行一次追踪测试,共追踪4次。追踪测试使用的量表为儿童抑郁量表、儿童应激事件量表、儿童认知方式量表、儿童归因方式量表。最后,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追踪数据的结果进行抑郁认知易感因素的分析和预测作用的探索。结果:(1)七年级学生的抑郁基线水平(首次抑郁症状)与应激生活事件、结果导向认知与自我导向认知和消极归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应激生活事件与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和消极归因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2)经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结果分析,在控制了性别因素后,对七年级学生抑郁的预测中,负性认知方式(消极归因、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的主效应显著,而负性认知方式与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1)个体的认知方式是抑郁症状的预测因子,即持有负性认知方式(高抑郁质)的个体在经历应激生活事件后更易表现出抑郁症状;(2)负性认知推理过程中的结果导向认知对个体的抑郁有预测作用;(3)负性认知推理过程中的自我导向认知对抑郁症状有预测作用;(4)通过对处于由儿童后期到青春期的过渡期的七年级学生的有关抑郁症状的研究与分析可知,特征性认知易感因素具有三种不同类型,即消极归因、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系列量表名称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10-11
第一章 绪论  11-27
  1.1 问题的提出  11-13
  1.2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13-15
  1.3 抑郁的概念  15-16
  1.4 青少年儿童抑郁的概况  16-18
  1.5 抑郁的认知易感性研究概述  18-22
  1.6 无望理论在青少年儿童中的验证研究现状  22-27
    1.6.1 无望理论的发展  22-23
    1.6.2 无望理论与抑郁的实证调查研究  23-27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7-35
  2.1 研究对象  27-29
  2.2 研究方法  29-31
    2.2.1 施测方式  29
    2.2.2 施测工具  29-31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35
    2.3.1 多层线性模型概述  31-33
    2.3.2 二层线性模型的构建  33-35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5-43
  3.1 描述性统计  35-37
    3.1.1 抑郁症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分析  36
    3.1.2 认知易感性与抑郁症状的相关分析  36-37
  3.2 模型构建与追踪数据分析  37-43
    3.2.1 消极归因与应激水平对抑郁症状的预测  39-41
    3.2.2 结果导向认知与应激水平对抑郁症状的预测  41
    3.2.3 自我导向认知与应激水平对抑郁症状的预测  41-42
    3.2.4 认知易感因素与应激水平对抑郁症状预测作用的汇总  42-43
第四章 综合讨论与教育启示  43-51
  4.1 综合讨论  43-46
    4.1.1 青春早期孩子抑郁的分析  43-44
    4.1.2 消极归因方式和负性认知推理风格对抑郁症状的预测  44-46
  4.2 教育启示  46-51
    4.2.1 关注青春期早期孩子的认知方式  46-47
    4.2.2 让学生走出抑郁  47-51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55
  5.1 本研究的结论  51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展望  51-55
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61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1-62
附录 B: 儿童抑郁量表  62-63

相似论文

  1.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2.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3. 大叶蒟抗抑郁物质基础及分析方法研究,R284.1
  4. 新型抗抑郁药物DPI-289以及API-121的合成研究,R914
  5.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伴发轻、中度抑郁患者的干预研究,R473.73
  6. 2型糖尿病伴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R587.1
  7. 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的研究,R749.4
  8.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研究,B842.6
  9. 涤痰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R277.7
  10. 初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R749.1
  11. 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认知行为干预研究,B844.2
  12. 疏肝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干预的临床研究,R259
  13. 逍遥散干预慢性温和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盲肠菌群及组织研究,R285.5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563.9
  15. 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R473.5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关系的研究,R473.5
  17. RP-HPLC测定抗抑郁药盐酸安非他酮中间氯苯甲酸的研究,R927.2
  18. 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老年抑郁症临床特征评定中的作用,R749.41
  19. 快动眼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海马及下丘脑中CRF及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R749.4
  20. 水通道4敲除对小鼠急性应激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R965
  21. 腺苷A2A受体介导的效应对小鼠慢性低灌注白质损伤的影响和精神运动行为的调控作用,R7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育心理学 > 学生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