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与地方社会

作 者: 何有荣
导 师: 吴达德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民国 运城 师范教育 地方社会
分类号: G65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运城地处山西西南,古有“河东”之称。民国时期,在日本侵扰山西之前,运城在晋系军阀阎锡山的统治下,偏安一隅,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特别是在阎锡山独掌山西政权以后,他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统治者的“用民政治”,通过“启民德、长民智、立民财”,要使山西摆脱愚昧、落后、贫穷的状况。在教育领域,大力倡导义务教育、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运城师范学校作为当时山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为山西、特别是河东地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小学教员和教育工作者,因此,梳理运城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考察运城师范教育对地方社会的影响,评价师范教育的历史功绩,正确对待师范教育为地方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有其重要意义的。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七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梳理和综述了以往研究者对师范教育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其得失之处,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还对运城师范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冠名情况做出了说明。正文五章:第一章从中国师范教育的兴起、民国时期山西师范教育的现状和民国前后运城师范教育的初步发展三个方面对运城师范教育的缘起进行了阐述,重点总结了当时山西师范教育的特点。第二章和第三章对民国时期运城师范的学校规模、课程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进行了考量和分析,力争准确阐述运城师范学校的运行机制。第四章主要是结合运城地区师范教育史料汇编和部分县志,对运城师范教育的其他形式进行阐述和分析,力争全面反映民国时期山西河东地区的整体师范教育。第五章对河东地区的自然条件、民国时期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做了简单勾勒,以期说明当时运城师范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重点通过运城师范学校的一些人物和事件来说明师范教育对河东社会文化、党团组织和反帝爱国运动的作用和影响。结束语部分简单分析了运城师范教育发展的原因和导致师范生走上革命道路的因素。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边缘化现象研究,J292.27
  2.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3. 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研究,G633.3
  4.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与对策研究,G659.2
  5. 民国山西教育“模范省”由来探析,G529
  6. 民国时期阎锡山统治区的山西图书出版研究,G239.29
  7. 陈宝琛教育思想研究,G529
  8. 民国时期的《山西日报》研究,G219.29
  9. 民国时期苏南地区的童蒙教育,G629.299
  10. 清末民国时期山东沿海渔政研究,K29
  11.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探析,N092
  12.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学府与政府,K25
  13. 论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土地征收制度,D922.3;F301
  14.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转型困境的利益机制分析,G659.2
  15. 民国初期山东流民问题研究,K258
  16. 民国时期四川军人监狱研究(1939-1949),K258
  17. 辽河流域堤坝建设研究(1912~1931),K258
  18. 民国时期宁波集市研究,K258
  19. 李泰棻学术思想研究,K092
  20. 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J607
  21.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民国遗产税法律制度,D922.2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师范教育 > 世界各国师范教育概况 > 中国 > 师范教育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