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传播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 者: 刘秀兰
导 师: 皮家胜
学 校: 广州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传播事件 传播者 传播受众 传播过程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传播事件”进行研究,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就是一种传播事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的过程,它在本质上符合“传播事件”的全部规定性、是一个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着的“传播构件”联接着的整体,我们将其作为“传播事件”只不过是这一实践活动的一种理论上的概括而已,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应该也必须遵循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即,以传播学为视域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着可能性。然而,当站在传播学的视域中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就会发现,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传播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在新形势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推进,由此表明,以传播学为视域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着必要性。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一个传播事件、以传播学为视域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存在可能性又具有必要性,才使得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传播事件”来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者是传播活动中的“把关人”,传播受众是传播活动中传播符号的释码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但二者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包涵、可相互转换的,传播者要善于运用传播受众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反馈机制,能从传播受众那里辩证地吸取新鲜经验和养分,以便能及时改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方法、增强传播效果。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由哪个人或哪个组织在某个时期通过一次性努力完成,而是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后才形成了目前这样较完善状态,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般规律,进而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传播事件”进行研究的条件与原由  12-26
  1.1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传播事件”进行研究的现状评介  13
  1.2 作为“传播事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规定性  13-15
  1.3 作为“传播事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构件”  15-17
  1.4 作为“传播事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生与展开  17-22
    1.4.1 作为“传播事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生  17-20
    1.4.2 作为“传播事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展开  20-22
  1.5 作为“传播事件”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2-2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传播者分析  26-35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者的构成与类型  26-29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者的构成  26-28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者的类型  28-29
  2.2 传播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9-32
  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者的历史变迁与大众传媒时代  32-3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传播受众分析  35-43
  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受众的构成与类型  35-37
    3.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受众的构成  35-36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受众的类型  36-37
  3.2 传播受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37-38
  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传播受众与传播者的互涵与互动  38-40
  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善于从传播受众中吸取新鲜经验和养分  40-43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过程分析  43-50
  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过程的目标生成与阶段划分  43-45
  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过程的艰难曲折与经验教训  45-47
  4.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过程的一般规律与未来展望  47-50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传播方式与效果分析  50-58
  5.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方式的丰富多样性  50-52
  5.2 信息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方式的新变化与新形式  52-55
    5.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受众大众化趋势日趋明显  52-53
    5.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内容性要素发生了变化  53-54
    5.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控制性因素发生了变化  54-55
  5.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效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式  55-58
结论  58-60
参考文献  60-62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62-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2. 大众文化的小众流行,J905
  3. 黄楠森文化哲学思想探析,G02
  4. 消费者对手机营销传播工具的态度研究,G206
  5. 泛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道德构建,G206
  6. 音乐编辑在大型综艺晚会中的作用,G222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研究,D61
  8. 以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透析《非诚勿扰》,J943.1
  9. 档案信息交流论,G270.7
  10. 中国电视剧的对外传播,J905
  11. 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D61
  12. 农村广告传播与受众的契合性研究,F713.8
  13. 论中国法律传播受众的变化及传播对策,G206
  14.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大学生受众研究,G641
  15. 媒体信息传播与受众恐慌相关性研究,G206
  16. 基于5W模式视角下的分众传播时代的广告传播创新研究,F713.8
  17. 广告视域中的品牌文化传播解析,F713.8
  18. 口碑营销中传播者的优势与局限,F274
  19. 博客广告与受众的互动对焦研究,F713.80
  20. 传统节日文化与网络传播研究,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