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身份的焦虑与追寻

作 者: 谢玉露
导 师: 欧震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性别 种族 文化身份 印裔女作家
分类号: I10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基兰·德赛、裘帕·拉希莉、阿兰达蒂·洛伊三位都是年轻的当红印裔女作家,虽然她们的作品并不多,但每部作品一出版就受到了文学界、媒体界的多方关注,并分别获得了英国文学布克奖、美国图书奖等多个奖项,因此在世界文学界尤其是西方国家迅速走红。由于三位作家都是生活在异域的印裔女作家,她们都出生和成长在美国和英国这些西方发达国家,但同时她们又有着母国文化的背景,虽然生活在异域,但从小在家庭中接受的还是印度传统的文化教育,对本土国的历史、文化、风俗、政治等多个方面也在不断的关注,但同时,又面临着强大的西方文化对她们思想的渗透和移植,因而这就决定了她们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点与方式将会与先前的众多著名的印裔作家有所不同。先前的印裔作家大多都是出生在印度的作家,却以男作家居多,如拉什迪、福斯特、奈保尔等,虽然他们也是常年旅居海外,生活在英美等欧美国家,但毕竟他们从小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印度文化教育,母国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要远远深于这三位女作家,因此在这些男作家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在探讨殖民与后殖民语境中印度的众多问题。而对于这三位印裔女作家来说,她们身处于西方和东方两大文化阵营的夹缝中,让她们体会最为深刻的就是身份问题对她们的困扰。身份问题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任何一个移民作家都面临着身份上的诸多困惑,然而,在这三位作家的作品中所关注的问题却有着极大的特殊性,首先从关注的区域来看,是全球所热点关注的南亚地区。其次,三位都是出生在欧美的女性作家,这就决定了他们与先前印裔作家关注的视角点的不同。其次,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着非凡的现实性意义,而且这三位作家对于如何来解决众多移民的身份问题又做了更为丰富的探讨,并提出了她们的一些宝贵见解。虽然身份问题本身是复杂而庞大的,但在三位作家的作品中,她们侧重探讨了性别种族文化身份这三个与她们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并由此隐射了作者自我在这几个方面的身份困惑。在《失落》、《疾病解说者》、《微物之神》、《同名人》这四部作品中,印裔女性的性别意识、身份问题可以说是她们都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在德赛《失落》和洛伊《微物之神》当中,由于印度本国根深蒂固的种姓等级制度、以及殖民历史等众多因素而造成的印裔人民种族身份上的困惑则是这两部小说重点探讨的问题,拉希莉则把视角点放在了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之中的印裔人民面临的文化身份上的纠缠与折磨,并提出了自己充满智慧的见解。因此,这就是三位作家和她们的四部作品的研究价值所在。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绪论  8-17
  第一节、研究现状分析  11-13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1-12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13
  第二节、研究的范围及意义  13-17
第一章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印裔女性的性别与身份困境  17-29
  第一节 身份的异化和缺失  17-22
    一、工具化的人生  17-19
    二、被异化和扭曲的女性形象  19-21
    三、男权社会下难以逃脱的悲惨命运  21-22
  第二节 异域生存的艰难  22-27
    一、“他者”世界的无言诉说  23-24
    二、由“他者”走向“主体”  24-27
  第三节 出路在何方——对印裔女性身份问题的反思  27-29
第二章 《失落》和《微物之神》中的种族与身份问题  29-41
  第一节 从《失落》中暴露的种族问题说开去  29-33
  第二节 种姓制与种族歧视  33-41
    一、种姓制度与《微物之神》  33-34
    二、《微物之神》中所透射的种姓与社会等级、种族心理问题  34-37
    三、其实“我们都是崇英派”  37-41
第三章 隐藏在拉希莉小说中的文化身份危机  41-51
  第一节 精神上的双重流浪、无根状态  41-45
    一、与母体文化和当地社会的脱离  41-42
    二、飞地型文化环境中的误置  42-44
    三、拉希莉小说中主人公的双重流浪  44-45
  第二节 文化身份认识中的二元对立模式  45-51
    一、文化环境的限制与个人自由生活的冲突  45-48
    二、反叛还是逃离之间的矛盾挣扎  48-51
结语  51-55
参考文献  55-60
  中文专著类  55-56
  中文期刊论文类  56-58
  英文专著类  58-60
致谢(后记)  60

相似论文

  1.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中国现代海派文学特征,I207.42
  2.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3. 胡子鲶Dmrt1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时空表达,S917.4
  4. 语文教材性别文化研究,G633.3
  5.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计生两非”问题研究,C924.21
  6. 不同性别角色中学生的自我构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7. 千岛湖岛屿社鼠的巢区和领域研究,Q958.1
  8. 两种泥鳅中CYP19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S917.4
  9. 《最蓝的眼睛》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I712.074
  10. 决策者情绪、性别与建议者专业水平对建议接受的影响,B842.6
  1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G725
  12. 媒介性别歧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G206
  13. 女性公务员和知识分子与男性同龄退休的需求及对策研究,D669.6
  14. 种族屠杀后卢旺达教育重建问题研究,G40
  15. 江苏现行高考模式下女生高考成绩优于男生现象研究,G632.474
  16. 纳博科夫的文化身份焦虑,I712.06
  17. 不同性别大学英语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语用研究,H319
  18.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研究,D923.9
  19. 从《非诚勿扰》看消费快感与社会性别重构,G206
  20. 从社会认知角度看广告中的性别隐喻,H05
  21. 当代青少年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研究,G45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世界文学 > 作品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