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加坡公民对中国的看法:朋友还是敌人

作 者: 邝浚皓
导 师: 张传杰
学 校: 清华大学
专 业: 政治学
关键词: 新加坡 中国 公民 观点 对外政策
分类号: D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最近几年应国际形势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关于新加坡中国之间的经济和外交关系的研究。但总体看来,双方国家公民相互间的主观认识都未被涉及。而本国公民的思想,作为一个国家集体的情感因素,对国家对外经济和外交政策的制定会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政府的权力也最终源于国家的公民。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策与本国公民的想法背道而驰,该政权将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而对于新加坡来讲,这种情况尤为更甚。通过全民选举的方式,新加坡公民可以更为直接的表达自身意愿和意见,从而对政府的影响更大。因此,本文基于新加波公民对中国的看法的分析与研究,探索了其对新加坡对华经济和外交政策的影响。基于均势理论(Balance of Power)、威胁均衡理论(Balance ofThreat)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三个理论框架,本文对不同背景的新加坡人对中国的看法都做了收集与分析。首先,着重于受访者的个人特征因素,本文分析了不同年龄、性别、语言、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的新加坡公民对中国的看法。另外,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国家,新加坡包含了各种群体。每个群体的国籍、种族、语言、文化和宗教都各异。而每一个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对中国看法的影响。因此本文对不同群体的新加坡公民对中国的看法也做了收集。通过对不同背景的新加坡公民对华看法的分析与比较,其对新加坡对华的经济和外交政策的影响也得以呈现,并最终影响到中国对新加坡的政策。结果表明,新加坡公民总体上对中国持有良好的看法。在不同群体间,老一辈人较青年人对中国持更好的态度,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出生或成长在在新加波独立之前,所以较年青的一代没有那么强的新加波身分的概念。同时,马来西亚籍新加坡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评价较低,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马来西亚本国,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其生活和经济水平都较本地人更高,因此而受到歧视和仇视。而作为新加坡的邻国,马来西亚对中国的态度也会对新加坡的对华政策产生影响。而对于中国来讲,在其制定对新加坡的对外政策中,考虑到新加波公民的看法的同时,也应该将马来西亚公民对中国的看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CHAPTER INTRODUCTION  8-13
  1.1 Research Background  8-9
  1.2 Key Research Questions  9-10
  1.3 Why this is a worthwhile topic for academic research?  10-12
  1.4 Practical/Policy Implications  12-13
2. CHAPTER LITERATURE REVIEW  13-25
  2.1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a more Positive Outlook on China  13-14
  2.2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a more Negative Outlook on China  14-17
  2.3 Theoretical Constructs  17-25
    2.3.1 Balance of Power  17-18
    2.3.2 Balance of Threat  18-20
    2.3.3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20-25
3. CHAPTER RESEARCH FOCUS  25-31
  3.1 Why this research will be a useful complement to existing research?  25-26
  3.2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26
  3.3 Questionnaire Design  26-28
  3.4 Sampling  28-29
  3.6 Researc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29
  3.7 Research Details  29-31
4. CHAPTER RESULT FINDING AND ANALYSIS  31-53
  4.1 Gender and perception?  32
  4.2 Age and how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people grow up in may affect their perceptions  32-35
  4.3 PR/Citizen, Nationality and Ethnicity; how it affects a person’s perception towards China?  35-38
  4.4 Influence of Ethnicity on a person’s perception  38-40
  4.5 Language spoken at home to influence on culture  40-42
  4.6 Religions and its influence on perception  42-43
  4.7 Educational systems on perceptions  43-46
  4.8 Socioeconomic status/Income  46-47
  4.9 Visited China before and whether it affects people’s perception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47-48
  4.10 Qualitative Analysis  48-53
5. CHAPTER IMPLICATIONS AND CONCLUSION  53-57
  5.1 Case Study  53-54
  5.2 Implication of Findings  54-55
  5.3 Conclusion & Recommendations  55-57
REFERENCES  57-60
致谢/ACKNOWLEDGEMENTS  60-62
APPENDIX  62-67
个人简历/RESUME  67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3.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4. 中学教师团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G443
  5.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6.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7.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9.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10.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1.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2.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13.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14.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15.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16.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17.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18. 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选择研究,G842
  1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20. 中新公务员监督机制比较研究,D630
  21.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