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进程研究(1921-1949)

作 者: 赵小波
导 师: 杨先农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观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分类号: D6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做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是指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妇女问题的实践过程;第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还指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解决中国妇女问题进程中形成的新理论和新经验。因此,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了具体实践又包括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其中国化提供了基础。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了较早的宣传。但其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且对马克思妇女观的介绍极其零散,在当时的思想界影响甚微。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入中国,加之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接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分析、探讨中国的妇女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政党的名义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决议》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削和压迫妇女的本质,明确提出了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才能真正解放妇女,发出了“妇女解放要在社会主义的社会,才得完全实现”的呐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妇女解放思想的遵循,是在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分析中国的妇女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确立。从建党初期到大革命失败的几年间,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一,找到了妇女运动的主体力量,即广大的劳动妇女;第二,找到了妇女运动最现实的途径,即动员妇女参加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将其发展,促进其本土化、中国化。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过程中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解放谁?靠什么解放?担负什么角色?在“解放谁”这个问题上,发现了妇女运动新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中国受压迫最深的群体——农妇。在“靠什么解放”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最好的政权形式——苏维埃。苏维埃政府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来保障妇女权益,使广大农村妇女走出了家庭,走入了革命、走向了解放。苏维埃成为了解放妇女的利器。在“担负什么角色”的问题上,农村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表明:妇女已经成为决定革命胜败的力量。实践已经证明了让妇女走出家庭、走向革命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而让妇女回到家庭,回去充当“贤妻良母”则只能是倒退。抗日战争时期,只有求得民族解放,妇女才能得到解放是妇女运动的核心思想。国共两党在此问题上一度达成共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妇女组织的建立,形成了妇女运动的合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参加社会生产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的思想。广大妇女在生产的过程中去求得男女的平等。生产求平等,既是对封建传统的颠覆,更是对妇女“回家论”的否定。反击妇女“回家论”的过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要完成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任务,自然少不了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工作干部。妇女干部培养思想的系统化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民主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应有题中之义。在苏区、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一部分妇女曾享受过民主带来的喜悦。但这毕竟是一部分妇女的、一定区域内的“小民主”。在民族解放已经完成的背景下,中国妇女呼唤实现真正的“大民主”。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妇女只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来争取和平和民主。而在解放区,妇女不仅享有民主,更为重要的是,她们用行动回答了“女人能干什么”。解放区妇女在土地改革中发挥了自己的巨大作用,再次证明了妇女作为“人”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她们为着新中国的建立而奋斗着,继续回答着“该干什么”的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2
目录  12-15
第1章 绪论  15-37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5-17
    1.1.1 选题背景  15-16
    1.1.2 研究意义  16-17
  1.2 选题研究现状  17-32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7-29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9-32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32-34
    1.3.1 研究思路  32-33
    1.3.2 主要内容  33-34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34-37
    1.4.1 研究方法  34
    1.4.2 创新点  34-37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初渐中国  37-61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妇女问题的关注  37-46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妇女问题的基本观点  38-42
    2.1.2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妇女解放的主要观点  42-46
  2.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46-55
    2.2.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条件  46-48
    2.2.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体  48-52
    2.2.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途径  52-55
  2.3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观  55-60
    2.3.1 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  55-57
    2.3.2 妇女解放运动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  57-58
    2.3.3 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行无产阶级革命  58-59
    2.3.4 妇女解放的主体力量是广大劳动妇女  59-60
  小结  60-61
第3章 建党初期及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61-92
  3.1 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  61-73
    3.1.1 中共成立初期对妇女问题的研判及实践活动  61-66
    3.1.2 中共对女权运动及基督教妇女运动之把握  66-73
  3.2 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的先锋和基础  73-79
    3.2.1 行动的年代:劳动妇女运动的勃兴  74-77
    3.2.2 理论的认识: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的先锋和基础  77-79
  3.3 国民革命是妇女唯一的生路  79-91
    3.3.1 妇女与国民革命:国共两党的共识  79-84
    3.3.2 妇女与国民革命:社会各界的认识  84-86
    3.3.3 妇女与北伐战争:妇女获取生路的尝试  86-91
  小结  91-92
第4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92-120
  4.1 农妇乃最积极的革命参加者  92-100
    4.1.1 发现农妇:早期农妇运动的贡献  92-94
    4.1.2 解放农妇:中共农妇运动方针的演变  94-98
    4.1.3 剖析农妇:毛泽东对农妇运动的贡献  98-100
  4.2 苏维埃政权是解放妇女的利器  100-109
    4.2.1 苏区妇女地位的改变  101-106
    4.2.2 妇女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  106-109
  4.3 妇女应到社会中去  109-119
    4.3.1 妇女“回家论”沉渣泛起  109-111
    4.3.2 围绕妇女“回家”与“离家”的论战  111-117
    4.3.3 论战的意义  117-119
  小结  119-120
第5章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120-155
  5.1 只有求得社会解放与民族解放,妇女才能得到解放  120-130
    5.1.1 基本保障:建立妇女统一战线  122-127
    5.1.2 重要条件:改善妇女生活  127-130
  5.2 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130-145
    5.2.1 顺流:动员妇女参加生产事业  130-136
    5.2.2 逆流:鼓吹妇女回到家庭中去  136-145
  5.3 没有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工作干部,要开展妇女运动是不可能的  145-153
    5.3.1 妇女干部培养的途径  148-150
    5.3.2 妇女干部培养的内容  150-152
    5.3.3 妇女干部培养的目标  152-153
  小结  153-155
第6章 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155-177
  6.1 没有民主的政治,就得不到真正的妇女解放  155-161
    6.1.1 民主是妇女解放的题中应有之义  155-157
    6.1.2 民主是争取来的  157-161
  6.2 妇女在反封建的土地改革中是一个重要力量  161-170
    6.2.1 动员:中共发动妇女参加土地改革  162-165
    6.2.2 行动:妇女在土地改革中的伟大作用  165-166
    6.2.3 变迁:妇女通过土地改革获得一定解放  166-170
  6.3 建设新中国,应是今后中国妇女运动的中心任务  170-176
    6.3.1 妇女在复兴与建设富强新中国过程中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170-172
    6.3.2 妇女迎接新中国的建设  172-176
  小结  176-177
结语  177-179
致谢  179-180
参考文献  180-19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91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5.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6.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7.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8.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9.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11.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B712.59
  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研究,A811
  13. 论当代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G641
  14. 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B512.7
  15. 杨之华早期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442.9
  16.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女性绘画艺术研究,J209.561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向度研究,D61
  18. 八大前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研究,D232
  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媒路径研究,D61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建设研究,D61
  21. 论《大众哲学》的“人情味”,B2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