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道歉对宽恕的影响:后果严重性与自恋的调节作用

作 者: 孙财
导 师: 余欣欣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宽恕 道歉 冒犯事件 后果严重性 自恋人格
分类号: B8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关于宽恕,尽管哲学家们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但对于心理学家来讲,宽恕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文中通过综述宽恕的概念界定,宽恕的发展模式,宽恕的分类,宽恕的影响因素等对宽恕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至于宽恕与道歉的关系,国内多数研究者都认为道歉一定能够促进宽恕,国内文献并没有对道歉和宽恕的复杂关系进行很好的分析和阐述。研读国外关于宽恕的研究成果发现,道歉并非总是能够促进宽恕,而是会受到意图、后果严重程度、人格、时间等多个调节变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根据改编的脚本和自编的道歉模式进行三个纸笔实验;三个实验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道歉实质要素研究成果的探究和组合(Bergman&Kasper,1993;Olshtain&Cohen,1983;Trosborg,1987)编制不同真诚度的道歉模式,设置了详细的真诚道歉、简单道歉、不提供道歉,并根据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增加了虚假道歉水平。实验一通过“笔记本事件”探寻不同道歉模式导致的宽恕程度是否不同;另外,依据Takaku(2001)提出的通信者推断理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本研究试图引进人品评价以探讨道歉影响宽恕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基于前人的研究较少考虑后果严重性对宽恕的影响,并且以往实验都采用后果较轻的情景,所以实验二引进后果严重程度,并将后果严重程度分为中度和重度,以“撞门事件”作为脚本探讨后果严重程度是否会调节道歉对宽恕的影响。实验三采用郑涌,黄藜(2005)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将被试分为高自恋和低自恋两组,以“论糗事事件”作为脚本探讨自恋在道歉影响宽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道歉方式对宽恕的影响有显著差异。道歉越真诚,宽恕程度越高;冒犯者的虚假道歉比不提供道歉更难得到宽恕。(2)人品评价在道歉影响宽恕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不同性别大学生和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宽恕程度没有显著差异。(4)后果严重程度会调节道歉对宽恕的影响。后果严重程度为中度时,不同真诚度的道歉所致的宽恕程度呈现显著差异;后果严重程度为重度时,不同真诚度的道歉导致的宽恕程度趋于一致,没有显著差异。(5)自恋人格会调节道歉对宽恕的影响。被试自恋分数越高,道歉对宽恕的影响越小。(6)冒犯后果越严重,冒犯者越难得到宽恕;受害者自恋分数越高,其宽恕倾向越小。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9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9-18
  1 宽恕  9-14
    1.1 宽恕的概念界定  9-10
    1.2 宽恕的发展模式  10-11
    1.3 宽恕的分类  11
    1.4 宽恕的影响因素研究  11-14
      1.4.1 共情对宽恕的影响  11-12
      1.4.2 人格对宽恕的影响  12
      1.4.3 人际关系对宽恕的影响  12
      1.4.4 社会认知对宽恕的影响  12-13
      1.4.5 文化背景、人口学变量对宽恕的影响  13-14
  2 道歉与宽恕  14-18
    2.1 道歉的内容和分类  14
    2.2 道歉对宽恕的影响  14-15
    2.3 道歉——宽恕的内在机制  15-16
    2.4 后果严重程度、道歉与宽恕  16-17
    2.5 自恋人格、道歉与宽恕  17-18
第二部分:问题提出  18-19
  1 问题提出  18-19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  19-34
  1 实验一:道歉对宽恕的影响:人品评价的中介作用  19-24
    1.1 实验目的与假设  19
    1.2 实验方法  19-20
      1.2.1 实验被试  19
      1.2.2 实验设计  19
      1.2.3 实验材料  19-20
      1.2.4 实验程序  20
    1.3 实验结果  20-23
      1.3.1 操纵检验  21
      1.3.2 假设检验  21-22
      1.3.3 中介作用检验  22-23
    1.4 讨论  23-24
      1.4.1 不同宽恕水平对宽恕的影响  23-24
      1.4.2 人品评价在道歉与宽恕之间的中介作用  24
  2 实验二:道歉对宽恕的影响:后果严重程度的调节作用  24-28
    2.1 实验目的与假设  24-25
    2.2 实验方法  25-26
      2.2.1 实验被试  25
      2.2.2 实验设计  25
      2.2.3 实验材料  25-26
      2.2.4 实验程序  26
    2.3 实验结果  26-28
      2.3.1 操纵检验  26
      2.3.2 假设检验  26-28
    2.4 讨论  28
  3 实验三:道歉对宽恕的影响:自恋人格的调节作用  28-34
    3.1 实验目的与假设  29
    3.2 实验方法  29-30
      3.2.1 实验被试  29
      3.2.2 实验设计  29
      3.2.3 实验材料  29-30
      3.2.4 实验程序  30
    3.3 实验结果  30-32
      3.3.1 操纵检验  30
      3.3.2 假设检验  30-32
    3.4 讨论  32-34
第四部分:研究讨论  34-37
  1 总讨论  34-37
    1.1 道歉对宽恕的影响  34
    1.2 后果严重程度的调节作用  34-35
    1.3 自恋人格的调节作用  35
    1.4 研究局限与展望  35-37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37-38
  1 研究总结论  37-38
参考文献  38-44
附录1  44-46
附录2  46-50
附录3  50-54
附录4  54-5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8-59
致谢  59-60

相似论文

  1. 大学生自我宽恕倾向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2. 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人际宽恕的关系研究,B841
  3. 关于道歉语言行为的中日对比研究,H36
  4. 汉日语男性与女性道歉策略的对比研究,H36
  5. 初中生人格、宽恕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B844.2
  6. 日语道歉表达研究,H36
  7. 青少年宽恕状况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B844.2
  8. 道歉言语行为俄汉对比研究,H35
  9. 有效规制国际卡特尔的制度研究,F276.8
  10.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研究,D922.294
  11. 对政治官方道歉文件的批评话语分析,H052
  12. 中国反垄断法宽恕政策研究,D922.294
  13. 侵权责任法在医疗纠纷中的运用,D922.16
  14.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道歉策略研究,H319
  15. 「誘い」を断る行為についての日中比較研究,H36
  16. 非言語表現の中日対照研究,H36
  17. 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研究,I207.42
  18. 我国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研究,D922.294
  19. 民事赔礼道歉责任论,D923
  20. 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D923
  21. 中国人恕道的心理学研究,B8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