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析孙致礼的翻译策略及理据-以《傲慢与偏见》两中译本为例

作 者: 范德瑞
导 师: 李丽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孙致礼 王科一 翻译策略 理据 傲慢与偏见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文化和社会的交际活动,是依据不同编码对符号进行再解释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毋庸置疑,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他们为传播人类文明、促进不同国家的文化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那些在翻译思想上已有一番建树的翻译家们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通过收集、总结、吸收这些著名译家们有价值的翻译经验和技巧,不仅可形成双语转译的规律还可帮助总结出他们的翻译特点与及技巧。本文只研究著名翻译家兼理论家孙致礼和他的译作《傲慢与偏见》。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孙致礼自1979年开始翻译英美文学作品并已发表译作约30部,共计约600万字。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和其他外语核心刊物上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因其理论研究和英美文学翻译实践,在我国翻译界享有极高的威望和知名度,并已被列入《中国翻译词典》、《国际杰出学术带头人词典》和《五千年世界知名人士》。所以主要从孙致礼翻译思想、著作及译作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只是对孙致礼翻译活动的总结或就对其翻译、译作的介绍。所以这篇论文将从语言和文化两层次上的翻译策略分别进对比研究并分析背后的理据为丰富我国翻译理论和指导翻译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丁是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因她独特的写作特点在那个时代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并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傲慢与偏见》在中国备受欢迎,在三十多部汉译本中,王科一译本和孙致礼译本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两种译本各具特点。王科一译本忠实、简洁、地道、文采十足;孙致礼译本流畅、精确、通顺并具有异国情调。对于同一个文学作品,不同译者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翻译,主要是由于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所致。所以本文通过在英译中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对王科一和孙致礼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及理据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研究其不同翻译策略背后的理据。在语言层面,两位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大致相同并与中国的习惯表达方式相一致,分析出其理据是中英文语言的差异,中英文语言最大的差异是意合与形合,而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源是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译者要通过语境理解,用不同的方式把英文转化为中文意合成分,这些方法受到语言的系统特征,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众所周知,因不同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和宗教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会形成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定会在语言上有所反映并对翻译产生影响。《傲慢与偏见》这部文学作品写于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所以译文的基本风格已确定。译者在从事翻译工作前应该了解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规范。在文化层面,两位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的不同,孙致礼的目的是让读者们感受到原文的主题、风格及异国情调而努力展现原文的精神并结果产生一部不仅在形式上也在风格上忠实原文的纯译本。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英语并且人们欢迎外国文化;而在王科一的那个时代,经历了一段抵制西方文化的时期,当时的翻译标准是把文中人物、动作、环境和对话本土化并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所以当时译作的语言要符合本土人的语言习惯方式,情节要通俗生动。所以译者最终的目的是使译本达到读者要求并被读者接受。基于以上具体分析,作者分析出在文化层次上不同翻译策略的理据是文化背景、翻译目的和读者接受。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提供出一幅清晰的关于语言、思维、文化和翻译关系图,不同翻译策略的理据进行的分析,这些可作为探讨翻译策略的理论基础,并对翻译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性作用。

全文目录


Abstract  3-6
摘要  6-10
Tables and Figures  10-11
1. Introduction  11-15
2. Literature Review  15-19
3. Sun Zhili and His Translation Thought  19-23
  3.1 Sun Zhili --- both as a Translator and Theorist  19
  3.2 Sun Zhili’s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Major  19-20
  3.3 Sun Zhili’s Translation Thought  20-23
4 Analysis on Sun’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s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on the Linguistic level  23-59
  4.1 Jane Austen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23-25
  4.2 Sun Zhili’s and Wang Keyi’s Version  25-26
  4.3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Linguistic Level  26-40
    4.3.1 Omission  26-29
    4.3.2 Division  29-33
    4.3.3 Amplification  33-36
    4.3.4 Inversion  36-38
    4.3.5 Conversion  38-40
  4.4 Motivations Supporting the above Strategies on Linguistic Level  40-59
    4.4.1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40-44
    4.4.2 The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44-59
5 Analysis on Sun’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s from Cultural Specific on the Cultural Level  59-77
  5.1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Culture Level  59-70
    5.1.1 Annotation  61-63
    5.1.2 Transliteration  63-65
    5.1.3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65-70
  5.2 Motivations Supporting the above Strategies on Cultural Level  70-77
    5.2.1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70-72
    5.2.2 Reader Acceptance  72-74
    5.2.3 Translation Purpose  74-77
6. Conclusion  77-81
Acknowledgements  81-83
Bibliography  83-8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6

相似论文

  1. 系统理论视角下对“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的研究,I046
  2. 俄汉语名称特点对比研究,H136
  3. 商品说明书汉译俄问题研究,H35
  4. 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H059
  5. 现代汉语语序的认知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H195
  6. 接受美学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英译之研究,H315.9
  7. 目的论视角下河南自然景观景介的英译,H315.9
  8. “杂合”理论观照下的《浮生六记》林译本分析,I046
  9. 变异修辞的理据研究,H05
  10. 关联—顺应模式下英汉词语文化联想意义的翻译研究,H315.9
  11. 立法语言的模糊性与法律翻译,H059
  12.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分析,H059
  13. 从语境顺应看《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I046
  14. 从关联理论看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处理策略,H059
  15. 目的论视角下的《唐诗300首》诗名英译分析,H315.9
  16. 论关联理论下视听字幕翻译策略研究,H315.9
  17. 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看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本的翻译策略,H315.9
  18. 从关联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古诗中文化元素的翻译,H315.9
  19. 社会学论文翻译中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研究,H059
  20. 论新闻采访口译特点,H059
  21. 专业笔译的项目操作及其策略分析,H05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