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hOGG1基因在Cr(Ⅵ)诱导L-02肝细胞线粒体DNA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作 者: 李鹏
导 师: 钟才高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关键词: 六价铬 活性氧簇 线粒体DNA 8-羟基脱氧鸟苷hOGG1基因 抗氧化酶系统
分类号: R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在体外试验系统,初步探讨Cr(Ⅵ)诱导线粒体DNA氧化损伤情况及hOGGl基因的修复作用,为进一步阐明Cr(Ⅵ)诱导线粒体氧化损伤的机制提供线索。方法:以L-02肝细胞为受试细胞,通过MTT试验检测不同浓度Cr(Ⅵ)对L-02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出Cr(Ⅵ)浓度高(32umol/L)、中(8μmol/L)、低(2μmol/L)和空白对照(0μmol/L)进行后续试验,染毒时间为24h。通过多功能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及ATP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hOGG1基因mRNA的表达,酶标仪检测线粒体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线粒体内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蛋白)含量,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1.Cr(Ⅵ)引起L-02肝细胞存活率降低:Cr(Ⅵ)在2-256μmol/L处理浓度范围内(处理24h),能明显引起L-02肝细胞存活率的降低(P<0.05),处理浓度和细胞存活率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924,P<0.01)。根据细胞存活率选出适当的Cr(Ⅵ)处理浓度:高(32μmol/L)、中(8μmol/L)、低(2μmol/L)和空白对照(0μmol/L)进行后续试验。2.Cr(Ⅵ)引起L-02肝细胞活性氧簇(ROS)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2μmol/L Cr(Ⅵ)处理浓度组细胞内ROS平均含量无明显增加(p>0.05),8、32μmol/L Cr(Ⅵ)处理组细胞内ROS平均含量逐渐增加(p<0.05),且随着Cr(Ⅵ)处理浓度的增大,细胞内ROS平均含量随之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942,P<0.01)。3.Cr(Ⅵ)对L-02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2μmol/LCr(Ⅵ)低浓度组细胞内ATP浓度无变化(p>0.05);8、32μmol/LCr(Ⅵ)浓度组细胞内ATP浓度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Cr(Ⅵ)处理浓度的增大,细胞内ATP浓度随之降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967,P<0.05)。4.Cr(Ⅵ)对线粒体内8-OHdG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2μmol/L Cr(VI)低浓度组线粒体内8-OHdG平均含量无变化(p>0.05);8、32μmol/LCr(VI)浓度组线粒体内8-OHdG平均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Cr(Ⅵ)处理浓度的增大,线粒体内8-OHdG含量随之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816,P<0.05)。5.Cr(Ⅵ)对hOGG1基因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2μmol/L处理组hOGG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线粒体内hOGG1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8μmol/L浓度组hOGG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线粒体内hOGG1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但低于2μmol/L处理组(p<0.05);32μmol/L浓度组两者均明显降低(p<0.05),且在2-32μmol/L Cr(VI)处理浓度范围内,hOGG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线粒体内hOGG1蛋白含量逐渐降低。6.Cr(Ⅵ)对L-02肝细胞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2μmol/L浓度组细胞内SOD、CAT和GSH-PX平均活力明显增加(p<0.01);8μmol/L浓度组细胞内SOD和CAT平均活力明显降低(p<0.01),细胞内GSH-PX平均活力明显升高,且高于2μmol/L浓度组(p<0.01);32μmol/LCr(VI)浓度组细胞内SOD、CAT和GSH-PX平均活力均明显降低。结论:Cr(Ⅵ)可诱导细胞内ROS水平增加,使mtDNA受到氧化损伤,线粒体内8-OHdG含量增加,影响ATP的产生,导致细胞发生能量代谢障碍。而hOGG1基因表达水平及抗氧化酶活力(SOD、CAT和GSH-PX)的改变,影响了线粒体DNA的修复。总之,hOGG1基因在Cr(Ⅵ)诱导线粒体DNA氧化损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英文缩略表  11-13
第一章 前言  13-17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7-27
  2.1 材料  17-19
    2.1.1 受试细胞  17
    2.1.2 主要试剂  17
    2.1.3 主要试剂溶液的配制  17-18
    2.1.4 主要仪器  18-19
  2.2 方法  19-27
    2.2.1 试验技术路线  19
    2.2.2 肝细胞培养  19
    2.2.3 肝细胞生存率检测  19-20
    2.2.4 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检测  20
    2.2.5 细胞ATP含量检测  20-21
    2.2.6 线粒体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检测  21-22
    2.2.7 hOGG1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22-24
    2.2.8 细胞内SOD、CAT、GSH-PX活力检测  24-26
    2.2.9 统计分析  26-27
第三章 结果  27-35
  3.1 Cr(Ⅵ)对L-02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7
  3.2 Cr(Ⅵ)诱导L-02肝细胞ROS的产生  27-28
  3.3 Cr(Ⅵ)对L-02肝细胞ATP浓度的影响  28-29
  3.4 Cr(Ⅵ)对线粒体内8-OHdG含量的影响  29-30
  3.5 Cr(Ⅵ)对L-02肝细胞hOGG1基因表达的影响  30-32
  3.6 Cr(Ⅵ)对L-02肝细胞抗氧化相关酶的影响  32-33
  3.7 hOGG1基因表达、线粒体内8-OHdG含量、细胞内ROS含量、ATP浓度、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存活率之间的相关性  33-35
第四章 讨论  35-41
  4.1 Cr(Ⅵ)所致hOGG1基因表达改变与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的关系  35-36
  4.2 Cr(Ⅵ)所致线粒体DNA氧化损伤与能量代谢障碍的关系  36-38
  4.3 Cr(Ⅵ)所致抗氧化酶活力改变与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的关系  38-41
第五章 结论  41-42
参考文献  42-47
综述  47-58
  参考文献  53-58
致谢  58-59
研究生期间的成绩  59

相似论文

  1. 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S433
  2. 甘蓝型油菜线粒体DNA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研究,S565.4
  3. 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苗期耐阴性研究,S682.11
  4. 营养组合物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线粒体损伤恢复作用的研究,R556.5
  5. 家蚕追寄蝇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种系进化研究,S884.62
  6. 铁还原法处理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的研究,X781.1
  7.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番茄叶片和植株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测定研究,S641.2
  8. 盐酸法舒地尔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探讨,R965
  9. 水中六价铬快速检测新方法研究,X832
  10. 15-差向异构体—脂氧素A4对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363
  11. 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及connexin30在拟老化大鼠内耳中的表达及调控,R764.43
  12. 一个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R774.6
  13. D-半乳糖诱导拟老化大鼠内耳中线粒体外膜易位酶tom40,tom20及线粒体内膜易位酶tim23的表达研究,R764.43
  14. 快速检测水中六价铬和铅新方法研究,X832
  15. 薄膜型WO3/Cu2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O643.36
  16. 豆科植物骆驼刺盐胁迫适应性研究,S793.9
  17. 16SrDNA对中国常见嗜尸性丽蝇的种类鉴定及法医学意义,D919.1
  18. 河南省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的研究,Q958
  19. 酿酒酵母HET1基因与线粒体分配关系初探,Q75
  20. 基于12S rRNA基因的鸻形目20种鸟类基因序列变异分析及其系统发育研究,Q958
  21. 褐马鸡保护遗传学研究,Q95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卫生基础科学 > 卫生毒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