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的营养效应

作 者: 刘蒙蒙
导 师: 谭金芳; 苗玉红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营养生理
关键词: 铵态氮 硝态氮 产量 氮素含量 氮素积累量 锰素含量 锰素积累量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产量、氮素及锰素积累量、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NR)、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素形态与锰配施显著减少花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且硝态氮与锰配施处理硝态氮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但总量最高,这与硝态氮是土壤中主要的氮素形态,且能提高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含量的结论相一致。矮抗58成熟期土壤中氧化物结合态锰高于矿物态,郑麦366与之相反,但两品种均为硝态氮处理有效态锰含量较高;开花期铵态氮与锰配施降低了矿物态锰的含量,且矮抗58土壤中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锰的含量较高,但矿物态锰的含量有所降低;郑麦366施铵态氮降低了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锰,增加了矿物态锰含量。2.小麦成熟期土壤pH较开花期低,施铵态氮能降低土壤pH值,且铵态氮与锰配施土壤pH值最低,但郑麦366开花期pH值低于成熟期,其原因可能为开花期郑麦366根系对铵态氮吸收作用增强,释放出较多的H+,降低了pH值。3.施锰提高了矮抗58的千粒重,铵态氮与锰配施促进小麦有效穗数增加,铵态氮与锰配施产量增加26.6%;郑麦366施锰降低有效穗数,提高了穗粒数,而硝态氮与锰配施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氮素形态、锰对郑麦366的产量影响显著。4.两品种各生理指标均为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其后开始下降。两品种表现为施硝态氮叶绿素含量最高,但郑麦366铵态氮处理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下降较迅速。矮抗58铵态氮与锰配施处理促进叶片NR活性、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而郑麦366为硝态氮与锰配施处理最高;郑麦366开花期旗叶GS活性高于矮抗58,矮抗58花后硝态氮与锰配施GS活性较高,郑麦366花后前14天硝态氮处理较高,之后铵态氮处理最高;说明不同形态氮素与锰配施对不同品种小麦影响不同。5.硝态氮处理显著提高两品种小麦各部位氮素含量、积累量,硝态氮与锰配施显著提高植株氮素积累,籽粒氮积累量最高。且郑麦366硝态氮处理氮素积累量均高于铵态氮处理;施锰显著促进矮抗58籽粒氮素积累量的增加。三因素主效应及对其交互作用小麦各部位(除籽粒外)氮素积累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但两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6.施铵态氮显著提高矮抗58各部位的锰素含量,铵态氮与锰配施处理锰素积累量为叶片>籽粒>鞘;郑麦366两氮素形态间差异较小,单施铵态氮处理小麦各部位锰素含量高于单施硝态氮,铵态氮与锰配施显著提高了小麦各部位(除茎外)的锰素含量,硝态氮与锰配施植株锰素积累量(除穗外)为最高。7.施锰促进产量的增加。但锰素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为氮素是大量元素,且氮素形态对NR活性、GS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明显的影响,使锰肥对其的影响没有显现出来。且施锰促进了氮素的吸收,其中硝态氮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提高锰素活性的角度看,铵态氮效果较好。

全文目录


致谢  4-7
Abstract  7-9
摘要  9-11
1 文献综述  11-19
  1.1 我国土壤锰素营养状况  11
  1.2 土壤中锰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11-13
    1.2.1 影响土壤中锰素有效性的因子  11-12
    1.2.2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对土壤锰素有效性的影响  12-13
  1.3 不同氮素形态对作物的营养作用  13-17
    1.3.1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14
    1.3.2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4-15
      1.3.2.1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14
      1.3.2.2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14
      1.3.2.3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叶片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4-15
      1.3.2.4 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叶片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15
    1.3.3 不同氮素形态对小麦光合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5-16
    1.3.4 不同氮素形态对作物吸收其他营养元素的影响  16
    1.3.5 不同氮素形态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6-17
  1.4 锰对小麦的营养作用  17-18
    1.4.1 锰素的营养作用  17
    1.4.2 施锰对其他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7
    1.4.3 小麦施锰的研究  17-18
  1.5 营养元素与锰配施对作物营养的影响  18-19
2 引言  19-20
3 材料与方法  20-22
  3.1 试验条件  20
  3.2 试验设计  20
  3.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0-21
    3.3.1 采样方法  20
    3.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0-21
      3.3.2.1 锰素形态测定  20-21
      3.3.2.2 硝态氮铵态氮测定:0.1mol/L 氯化钙浸提,流动分析仪测定  21
      3.3.2.3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21
      3.3.2.4 植株全氮测定  21
      3.3.2.5 植株锰素测定  21
  3.4 数据处理  21-22
4 结果与分析  22-33
  4.1 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22-23
  4.2 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对土壤中锰素形态变化的影响  23-24
  4.3 不同形态氮素与锰配施对土壤 pH 值的影响  24-25
  4.4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5-26
  4.5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旗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26-29
    4.5.1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旗叶叶绿素的影响  26-27
    4.5.2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旗叶 NR 活性的影响  27-28
    4.5.3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旗叶 GS 活性的影响  28-29
    4.5.4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对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9
  4.6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小麦氮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  29-31
  4.7 不同形态氮肥与锰肥配施小麦锰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  31-33
5 结论与讨论  33-36
  5.1 结论  33-35
    5.1.1 不同形态氮素与锰配施对土壤中氮素形态、锰素形态及 pH 的影响  33
    5.1.2 不同形态氮素与锰配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3
    5.1.3 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33-34
    5.1.4 不同形态氮素与锰配施对小麦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34
    5.1.5 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锰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34-35
  5.2 讨论  35-36
参考文献  36-41

相似论文

  1.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2. 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S571.1
  3. 水氮耦合对泸州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572
  4.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5.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鉴定和不同耐淹性材料的光合参数差异,S565.4
  6.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7.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8.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9. 薰衣草生长发育及物质组分积累动态研究,S573.9
  10.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1.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12.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13. 江苏省杂草稻与栽培稻的比较研究,S511
  14. 氮肥及播期对低谷蛋白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1
  15.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的调控效应研究,S512.1
  16. 不同轮作制度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S511
  17. 耐铝毒水稻(Oryza sativa L.)种质资源的筛选及不同形态N素对水稻幼苗耐铝性的影响,S511
  18. 不同施肥及水分管理方式下稻田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特征的研究,S511
  19. 灌溉模式和供氮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率与土壤氮素供应能力及其流失风险的影响,S511
  20. 水肥耦合对半冬性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S512.1
  21. 不同播种方式下播期与播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