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江西省冷水坑银铅锌矿床同位素地质研究

作 者: 孙建东
导 师: 孙燕; 骆学全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冷水坑 同位素地质 银铅锌矿床 成矿过程 江西
分类号: P618.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冷水坑银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与华南地块拼接带南侧,华南板块北东缘,属于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成矿域,钦杭成矿带南部。其银铅锌矿规模达特大型,且伴生铜金多金属,具世界影响力。它具有独具一格的成矿特征,不仅具有典型的斑岩型银铅锌(铜金)矿体,而且存在层状银铅锌矿体。斑岩型矿体分布于银路岭、鲍家、银珠山三个矿段,层状矿体由隐伏于斑岩型矿体下部的营林、下鲍、银坑三个矿段组成。1、斑岩型矿体按照矿石有用组份分为银铅锌矿体、铜矿体、金矿体,以银矿体、铅锌矿体为主,铜、金矿体分布零散。银铅锌矿体产于含矿花岗斑岩前缘带、主体带及接触带附近,铜矿体产于含矿花岗斑岩岩体近根部,金矿体产于岩体下部接触带。矿体产状与花岗斑岩产状一致,矿体多为透镜状,形态相对较规则,矿石组构以细粒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品位低而规模大,岩体自中心向外依次发育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带、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带、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带,成矿温度为120490℃,成矿物质直接来源于地壳重熔含矿花岗斑岩体,属于次火山热液期形成的构造-岩体-矿床三位一体的斑岩型银铅锌(铜金)矿体。2、层状矿体相对于斑岩型矿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矿体特征,其严格受控于大套侏罗系火山岩内的火山角砾岩层,矿体与顶底板围岩呈沉积整合接触关系,矿体呈似层状、规则透镜状顺层产出,矿石组构以中细粒半自形、交代结构为主,角砾状、浸染状构造为主,矿石品位富,厚度大且有用组份多,围岩蚀变以碳酸盐化、弱绢云母化及线型绿泥石化为主,成矿温度为170400℃或更低,其先后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及热液成矿期。笔者通过对下鲍矿段层状矿体氢氧、碳氧、硫、铅同位素地质研究表明:铁锰碳酸盐矿物、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的δ18O矿物值在1.4315.09‰范围内变化,平均值7.48‰;火山喷发-沉积期的δ18O矿物值在7.0711.48‰范围内变化,平均值9.63‰;热液成矿期的δ18O矿物值在1.4315.09‰范围内变化,平均值4.90‰;火山喷发-沉积期的δ18OH2O值在2.424.83‰范围内变化,平均值-1.25‰,热液成矿期的δ18OH2O值在10.2511.78‰范围内变化,平均值9.09‰;δDH2O值在-37.10-93.5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65.30‰。由氢氧同位素流体示踪,其成矿流体是地下水、大气降水综合作用的结果。铁锰碳酸盐矿物的δ13CPDB值在-3.844-8.389‰范围内变化,平均值-6.108‰,δ18OPDB值在-12.978-19.522‰,平均值-15.667‰,δ18OSMOW值在10.73617.481‰范围内变化,平均值14.709‰,由计算其Z值均小于120及碳源示踪,铁锰碳酸盐角砾沉积环境属于陆相深湖环境,且Fe、Mn来源于岩浆源。矿石矿物δ34SCDT总体值在-6.344.61‰范围内变化,总体平均值-0.32‰,其频率直方图呈塔式分布,矿体内硫同位素相比深部地幔硫稍富重同位素34S,可能反映了含矿热液是地壳重熔的产物,火山岩地层内硫同位素具有相对亏损34S,可能在火山喷发-沉积成岩过程中存在生物参与作用。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的206Pb/204Pb值在17.66317.81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17.735,207Pb/204Pb值在15.44815.628范围内变化,平均值15.534,208Pb/204Pb值在37.90738.977范围内变化,平均值38.216,μ值在9.2509.60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9.418;ω值在37.09041.95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38.872,Th/U值在3.8804.37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3.994;矢量特征值V1在56.68084.20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69.973,V2在27.37048.94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42.888。对比正常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构造图解,其铅属于正常铅,起源于古老的武夷变质基底,属于壳幔混合铅,以壳源为主,幔源次之。综上所述,层状矿体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混合岩浆源,侏罗系火山岩也提供了部分的物源。3、冷水坑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概括为:三叠纪-中晚侏罗世(220150Ma)的陆内俯冲-陆内拼贴碰撞造山环境,154157Ma左右,火山强烈喷发活动,形成了侏罗系打鼓顶组(J3d)和鹅湖岭组(J3e)两大旋回。在侏罗系喷发与沉积间歇期,形成了陆相深湖内的铁锰碳酸盐岩层,在火山喷发-沉积期破碎形成火山角砾岩层,喷发-沉积晚期气液作用形成了原始矿源层;原始矿源层形成后,深部岩浆活动亦很强烈,当地下水沿着裂隙向下渗透、环流时,在其流经的火山岩内交互作用,不断地从流经的围岩里萃取大量的成矿物质而形成含矿热液,充填、交代于原始矿源层之上,最终富集形成具工业价值的层状矿体;区域性构造作用下形成了矿区的F2推覆构造,其切穿了层状矿体。146Ma左右,具地壳重熔特征的深源岩浆受区域构造导向、上升,次火山热液沿着矿区F2推覆构造侵入其虚脱部位及旁侧裂隙,并上升至地表浅部,发生强烈的隐爆作用,最终在含矿花岗斑岩体内部及接触带附近形成了斑岩型银铅锌(铜金)矿体。4、冷水坑矿床产出的层状矿体属于火山沉积-热液型银铅锌矿体,含矿花岗斑岩体内产出的属于斑岩型银铅锌(铜金)矿体。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3
第1章 引言  13-19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14
  1.2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14-15
    1.2.1 交通位置  14-15
    1.2.2 自然地理概况  15
  1.3 研究区现有工作程度  15-17
  1.4 研究思路、论文完成工作量  17-19
    1.4.1 研究思路  17-18
    1.4.2 完成工作量  18-19
第2章 区域地质  19-25
  2.1 地层  19-22
    2.1.1 上元古界  19
    2.1.2 震旦系  19
    2.1.3 石炭系  19-21
    2.1.4 二叠系  21
    2.1.5 侏罗系  21-22
    2.1.6 白垩系  22
  2.2 构造  22-23
    2.2.1 湖石断裂  22-23
    2.2.2 耳口断裂  23
    2.2.3 推覆构造  23
    2.2.4 火山构造  23
  2.3 岩浆活动  23-25
    2.3.1 加里东期岩浆岩  23-24
    2.3.2 燕山期岩浆岩  24-25
第3章 矿区地质  25-32
  3.1 地层  25-28
    3.1.1 震旦系  26
    3.1.2 石炭系  26
    3.1.3 侏罗系  26-28
    3.1.4 第四系  28
  3.2 构造  28-29
    3.2.1 褶皱  28
    3.2.2 断裂  28-29
  3.3 岩浆岩  29-32
    3.3.1 花岗斑岩  29-30
    3.3.2 流纹斑岩  30-31
    3.3.3 钾长花岗斑岩  31
    3.3.4 石英正长斑岩  31-32
第4章 矿床特征  32-49
  4.1 含矿岩系  32-35
    4.1.1 含矿花岗斑岩体  32-33
    4.1.2 火山角砾岩层  33-35
  4.2 矿体特征  35-37
    4.2.1 斑岩型矿体  35-36
    4.2.2 层状矿体  36-37
  4.3 矿石特征  37-45
    4.3.1 矿石类型  37-38
    4.3.2 矿石组构  38-43
    4.3.3 矿石组分  43-45
  4.4 成矿期划分  45-47
    4.4.1 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  45
    4.4.2 热液成矿期  45-46
    4.4.3 次火山热液成矿期  46-47
    4.4.4 表生氧化期  47
  4.5 围岩蚀变  47-49
    4.5.1 绢云母化  47
    4.5.2 绿泥石化  47
    4.5.3 碳酸盐化  47-48
    4.5.4 硅化  48
    4.5.6 泥化  48
    4.5.7 云母化  48-49
第5章 同位素地质  49-67
  5.1 氢氧同位素  49-51
  5.2 碳氧同位素  51-53
    5.2.1 判断沉积环境  51-52
    5.2.2 判断碳的来源  52-53
  5.3 硫同位素  53-56
    5.3.1 判断硫的来源  54-55
    5.3.2 矿物对温度计  55-56
  5.4 铅同位素  56-61
    5.4.1 铅同位素特征  57-58
    5.4.2 判断铅的来源  58-61
  5.5 铀—铅、铷—锶、钾—氩等同位素  61-64
    5.5.1 铀—铅同位素  61-63
    5.5.2 铷—锶同位素  63
    5.5.3 钾—氩等同位素  63-64
  5.6 地质意义  64-67
    5.6.1 成矿物质来源  64-65
    5.6.2 成岩、成矿年龄  65
    5.6.3 成矿过程  65-67
结论  67-69
致谢  69-70
参考文献  70-7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5-76
附件  76

相似论文

  1. 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S511.42
  2. 江西省师范类高校普通学生体育观念的研究,G807.4
  3. 2008年北京奥运后江西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G812.13
  4. 江西烯酮酯jiangxienone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细胞毒效应机制,R96
  5. 基于GEVA-VC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F426.32
  6. 江西省高校武术散打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52.4
  7. 江西省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F224
  8. 江西国有农垦场公共产品供给困境与对策研究,F324.1
  9. 银行业经营转型背景下江西工行公司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F832.4
  10. 经济增加值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F275
  11. 三九临床肠内营养产品在江西市场推广策略研究,F426.72
  12. 宋代江西学人版本研究活动考述,G256.2
  13. 江西省本科院校乒乓球选项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46
  14. 长期绿肥还田对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研究,S511.42
  15. 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G852
  16. 江西省大众跆拳道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86.9
  17. 清代江西漕政与地方社会,D691
  18. 三洪诗歌研究,I207.22
  19. 曾燠及其《江西诗征》研究,I207.22
  20. 中晚唐江西籍诗人研究,I207.22
  21. 江西境内赣方言动词完成体考察,H17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贵重金属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