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钯合金纳米线的制备及性能的表征

作 者: 唐莉莉
导 师: 余刚; 胡波年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钯银合金 钯金合金 纳米线 制备 机理 氢传感性能
分类号: TG146.3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利用纳米线特殊的光、电、催化等性能及其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等特点制备高效而稳定的传感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述了纳米线电沉积制备的进展,并对各种纳米氢传感材料进行了综述。合金纳米氢传感材料能降低纯钯吸氢膨胀引起的“氢脆现象”、减少中毒并得到更长的使用寿命,但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合金纳米膜氢传感材料,其灵敏度受纳米膜的厚度、基底性质等影响很大。故制备灵敏度更高、易操作、稳定的合金纳米线氢传感材料,成为另一个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单脉冲阶边精饰法在高定向石墨(HOPG)上制备出成分和形貌可控的钯银合金纳米线阵列;采用对称正弦交流电沉积法在金微电极上制备了钯银、钯金合金纳米线。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X)、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对沉积物的形貌、结构和合金成分进行表征,并详细探讨和描述了各制备方法的沉积条件和机理。将所制得的钯银、钯金合金纳米线分别组装成氢传感器,应用电化学工作站在传感器的两端施加5mV的恒定电压检测了其氢传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在组分0.5mmol·dm-3Pd(NO3)2+0.033mmol·dm-3AgNO3+2.0mol·dm-3NH4NO3, pH2-3的电解液中,超电势120-150mV、沉积时间200-350s时能在HOPG台阶边上得到直径60-150nm的Pd-Ag合金纳米线阵列,其中Ag含量16-25wt.%。超电势100-150mV时,纳米线在HOPG上的沉积机理可以通过活性点上瞬时形核和扩散控制3-D生长模型来解释。(2)选择Pd(NO3)2(1mmol·dm-3)+AgNO3(1mmol·dm-3)pH2-3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在金微电极间单频正弦交流电沉积得到枝状Pd-Ag合金纳米线。根据循环伏安法和交流伏安法可知,此反应是可逆过程,受扩散控制的影响。随着频率的增加,Ag含量增加,纳米结构由无定形变为枝状纳米线。频率高于3MHz时,获得纳米结构的成功率下降。XRD、TEM等数据说明,此纳米线是一种面心立方体(fcc)晶格,具有均匀合金结构,且整个合金枝状结构是单晶的,其主干优先沿着<111>的方向生长,而侧枝分别沿着<200>和<111>方向生长。(3)选择1mmol·dm-3AuCl3·HCl·4H2O+5mmol·dm-3PdCl2+10mmol·dm-3HEPES pH3-4的混合溶液中作为电解液,在金微电极上双频正弦交流电沉积得到不同形貌的Pd-Au合金纳米线。实验证明,每一次沉积都必须有一个最小的起动电势为纳米线生长的启动提供能量。选择低频范围200-300Hz进行瞬间形核,再急剧提高频率进行连续生长。随着高频的增加,枝状纳米线向少枝的纳米线转变。XRD主衍射峰是<111>位面,表明纳米线优先沿着<111>的方向生长。此纳米线是一种具有典型fcc晶型的合金结构,且合金单晶枝状结构的主干沿着<111>方向生长,而其分枝分别沿着<200>和<111>方向生长。(4)单频交流电沉积受到高负双向电泳(DEP)的影响,随着频率的升高,金属离子形核变少,会限制纳米线的形成。双频交流电沉积时,低频交流电场近似于直流电场,形核数目较高且多形核于电极边缘突出点;当频率急剧升高时,pd2+和AuCl4-在已沉积Pd-Au粒子上发生同相沉积,需要的吉布斯自由能更低,少枝的纳米线能够在更高频率的电场条件下得到。(5)微电极上得到的Pd-Ag、Pd-Au合金纳米线可成功组装成氢传感器。相同粒径、合金成分接近的情况下,Pd-Au合金纳米线传感器适用的氢气浓度范围更大,响应时间更短。传感器稳定性高,重现性好。钯合金吸氢后,一方面,纳米线膨胀导致电阻降低,导电性增强;另一方面,PdHx化合物的生成使得电阻增大。两方面共同影响着最终的输出响应电流。实验结果证明,Pd合金纳米材料体积膨胀占据了主导地位。本论文在如下方面有创新性研究工作:(i)采用单脉冲电沉积法在HOPG上得到直径60-150nm的光滑的平行纳米线阵列,该方法制备纳米线阵列的影响因素更少,方法简单。并对纳米线在HOPG台阶上的成核与生长的机理提出了独特的见解。(ii)在微电极上利用溶液金属离子双频交流电沉积组装钯合金纳米线是一种创新。单频交流电沉积纳米线时,频率过高时合成纳米线的成功率很低,而低频时又容易形成无定形沉积物。本文提出了先低频瞬间成核、再高频连续生长的双频正弦交流电沉积方法来解决合成成功率问题,合成的纳米线分枝少。该方法能同时解决纳米线两端与电极的连线问题,一次沉积就能将纳米线连接到电极边缘上,不需要转移和连接纳米线。(iii)首次采用该方法制备出新型结构的钯合金纳米线,能解决纯钯吸氢膨胀发生氢脆引起的传感性能下降的问题。(iv)对溶液中双频正弦交流电沉积纳米线机理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1章 绪论  13-34
  1.1 纳米材料的概述  13-14
    1.1.1 纳米材料的发展史  13
    1.1.2 纳米材料的性质与类型  13-14
  1.2 纳米线直流电沉积制备的研究进展  14-20
    1.2.1 阳极氧化铝模板  15-16
    1.2.2 痕迹刻蚀聚合物模板  16-17
    1.2.3 高定向石墨  17-19
    1.2.4 电解槽中直流电沉积纳米线  19-20
  1.3 纳米线交流电沉积研究进展  20-27
    1.3.1 阳极氧化铝模板  20-21
    1.3.2 纳米粒子自组装法  21-22
    1.3.3 溶液离子自组装纳米线  22-27
  1.4 纳米线氢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27-32
    1.4.1 半导体纳米线传感材料  27-28
    1.4.2 碳纳米管  28-29
    1.4.3 金属纳米线/管氢传感性能  29-31
    1.4.4 合金纳米粒子、纳米膜和纳米线的氢传感性能  31-32
  1.5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32-34
第2章 单脉冲电沉积钯银合金纳米线  34-51
  2.1 前言  34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34-38
    2.2.1 实验试剂材料及设备  34-35
    2.2.2 电解液及工作电极的制备  35-36
    2.2.3 纳米线的制备  36-37
    2.2.4 纳米线的表征  37
    2.2.5 电化学行为分析  37-38
  2.3 结果与讨论  38-49
    2.3.1 单脉冲电沉积  38-39
    2.3.2 电解液的确定  39-40
    2.3.3 合金成分的控制  40-43
    2.3.4 沉积机理的研究  43-45
    2.3.5 钯银合金纳米线生长控制  45-47
    2.3.6 沉积时间对纳米线尺寸的影响  47-48
    2.3.7 最佳沉积环境  48-49
  2.4 本章小结  49-51
第3章 单频交流电沉积钯银合金纳米线  51-63
  3.1 前言  51
  3.2 实验部分  51-54
    3.2.1 试剂与设备  51-52
    3.2.2 微电极的制备  52
    3.2.3 钯银合金纳米结构的制备  52-53
    3.2.4 纳米线的表征  53-54
    3.2.5 电化学行为分析  54
  3.3 结果与讨论  54-62
    3.3.1 电解液及其电化学分析  55-58
    3.3.2 频率和时间的影响  58-60
    3.3.3 纳米结构晶型分析  60-62
  3.4 本章小结  62-63
第4章 双频交流电沉积钯金合金纳米线  63-75
  4.1 引言  63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3-64
    4.2.1 试剂材料与设备  63
    4.2.2 钯金合金纳米线的制备  63
    4.2.3 纳米结构表征  63-64
    4.2.4 电化学分析  64
  4.3 结果与讨论  64-74
    4.3.1 电解液的影响  64-69
    4.3.2 起动电势的影响  69-70
    4.3.3 频率的影响  70-72
    4.3.4 钯金合金纳米线的结构分析  72-74
  4.4 本章小结  74-75
第5章 溶液交流电沉积组装纳米线的机理  75-84
  5.1 引言  75
  5.2 交流电简介  75-76
  5.3 交流电沉积自组装纳米线的基本理论  76-80
    5.3.1 交流电场中预测可能存在的力  76-79
    5.3.2 平行金微电极的几何规格影响  79-80
  5.4 交流电沉积钯合金纳米线机理  80-83
    5.4.1 电化学分析  80-81
    5.4.2 交流电沉积纳米线机理  81-83
  5.5 本章小结  83-84
第6章 钯合金纳米线的氢传感性能  84-94
  6.1 引言  84
  6.2 氢传感性能检测装置与实验方法  84-86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84
    6.2.2 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84-85
    6.2.3 纳米结构的氢传感性能的表征方法  85-86
  6.3 钯合金纳米线的氢传感性能  86-89
  6.4 钯合金纳米线的氢气传感机理  89-92
    6.4.1 溶解氢的游离态  89-90
    6.4.2 钯及钯氢体系  90-91
    6.4.3 钯合金与氢的作用原理及传感机理  91-92
  6.5 本章小结  92-94
结论  94-96
参考文献  96-110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整理的论文  110-111
致谢  111

相似论文

  1. 真空玻璃的阳极键合密封技术研究,TQ171.1
  2.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3. Bi3.25La0.75Ti3O12(BLT)纳米管/线的合成工艺研究,TB383.1
  4.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5. 五氧化二磷与复合氨化缩合剂制备聚磷酸铵,TQ314.248
  6. 不同基质及植物组合的表面流湿地水质净化试验研究,X703
  7. 无磷保水剂在凡纳滨对虾虾仁冻藏加工中的应用及保水机理研究,TS254.4
  8.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9. Cu2+/Co2+催化漂白桉木浆工艺与机理研究,TS745
  10. 竹材中非纤维素物质去除的环保工艺与方法探讨,TS652
  11. 凝胶—发泡法制备多孔氧化铝隔热材料的研究,TQ174.1
  12. 凡纳滨对虾加工副产物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改良工艺的研究,TS254.9
  13. 燃料电池铂、钯基催化剂的形貌控制与阳极电催化性能,TM911.4
  14. 聚吡咯—钴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H2O2电还原性能研究,O643.32
  15.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TQ463
  16. 鹿血酒的制备、毒理学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TS262.91
  17. 氮肥运筹对转基因棉Bt蛋白表达与降解的调控作用,S562
  18. 当归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TQ461
  19. 两个葡萄雄性不育单株的花粉形态学、细胞学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S663.1
  20. 拮抗酵母菌抑菌机理及对草莓采后冷藏品质影响的研究,S668.4
  21. 通脉滴丸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TQ46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