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针刺对大鼠不同状态血压的调节及其与孤束核的关系

作 者: 胡和平
导 师: 朱兵
学 校: 湖北中医学院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神经元放电 孤束核 针刺/手针 血压
分类号: R24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血压的异常特别是高血压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而针刺能够改变这种异常的状态。针刺对机体的影响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总的看来是一种良性双向调整作用,即通过触发机体自身固有的调整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其功能,而间接实现其防病治病、增强免疫机能、消除亚健康状态等作用。为了阐明针刺的这种良性双向调节效应的机制,本项研究在大量临床及实验基础上,通过针刺不同血压状态大鼠“耳甲”、“曲池”、“内关”及“足三里”等穴位,探讨针刺对大鼠血压的调节及其与孤束核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用1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在孤束核(A -11.3~-14.3;L 0~2.3mm;H 4~7mm)所在颅骨部位钻孔,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通过细胞外记录大鼠孤束核单个神经元的活动,分别在单侧颈静脉、颈总动脉插管,通过三通装置与注射器和压力传感器相联,经三通装置输入压力换能器,将液体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载波放大器放大,输入PowerLab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血压变化。分别在正常血压、高血压及低血压状态下,手针刺激大鼠“耳甲”、“曲池”、“内关”及“足三里”等穴位,观察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及血压的影响。正常大鼠的实验程序结束后,进行组织学定位,将记录部位在孤束核以外的数据删去不用。结果1针刺“耳甲”使正常血压大鼠、高血压模型大鼠及低血压模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明显增加(P<0.01),而无论是高血压模型大鼠,还是低血压模型大鼠,虽然孤束核神经元自发活动背景都有轻微增加,但与正常血压大鼠相比,孤束核神经元放电背景差异都不明显(P>0.05)。2针刺“曲池”使正常血压大鼠及低血压模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明显增加(P<0.05),针刺“曲池”使高血压模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增加更显著(P<0.01),而无论是高血压模型大鼠,还是低血压模型大鼠,虽然孤束核神经元自发活动背景都有轻微增加,但与正常血压大鼠相比,孤束核神经元放电背景差异都不明显(P>0.05)。3针刺“内关”使正常血压大鼠及高血压模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明显增加(P<0.05),针刺“内关”使低血压模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增加更显著(P<0.01),而无论是高血压模型大鼠,还是低血压模型大鼠,虽然孤束核神经元自发活动背景都有轻微增加,但与正常血压大鼠相比,孤束核神经元放电背景差异都不明显(P>0.05)。4针刺“足三里”使正常血压大鼠及高血压模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明显增加(P<0.05),针刺“足三里”使低血压模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增加更显著(P<0.01),而无论是高血压模型大鼠,还是低血压模型大鼠,虽然孤束核神经元自发活动背景都有轻微增加,但与正常血压大鼠相比,孤束核神经元放电背景差异都不明显(P>0.05)。5针刺“耳甲”对高血压模型大鼠及正常血压大鼠均有显著的降压效应(P<0.01),而对低血压模型大鼠降压效应不显著(P>0.05);高血压模型大鼠及正常血压大鼠与低血压模型大鼠降压效应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模型大鼠的降压效应与正常血压大鼠降压效应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6针刺“曲池”对高血压模型大鼠有显著的降压效应(P<0.01),对正常血压大鼠亦有明显的降压效应(P<0.05),而对低血压模型大鼠则使平均动脉压有所回升,这种升压效应非常有限,在统计学上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血压大鼠与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效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效应比正常血压大鼠降压效应更明显。7针刺“内关”对低血压模型大鼠有显著的升压效应(P<0.01),对正常血压大鼠亦有明显的升压效应(P<0.05),而使高血压模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稍微下降,但效应不显著(P>0.05);正常血压大鼠与低血压模型大鼠升压效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血压模型大鼠升压效应比正常血压大鼠升压效应更明显。8针刺“足三里”对高血压模型大鼠有显著的降压效应(P<0.01),对低血压模型大鼠则升压效应显著(P<0.05),而针刺正常血压大鼠使平均动脉压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电生理学实验研究了针刺“耳甲”、“曲池”、“内关”及“足三里”等穴位对孤束核放电的影响,同时观察了血压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上述四穴均能有效激活孤束核神经元放电,尤以耳针最为明显,对动物血压亦产生调节效应,这种调节效应与是否直接或间接激活孤束核神经元及心血管系统的节段性交感神经有关,当迷走神经兴奋性占优势时引起降压效应,而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则引起升压效应,使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够保持在不同活动背景情况下的平衡状态,发挥针灸的良性双向调节效应。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8
ABSTRACT  8-12
英文缩略词表  12-13
前言  13-15
材料和方法  15-19
  1.1 材料  15-16
    1.1.1 动物  15
    1.1.2 仪器及药品  15-16
    1.1.3 实验性高血压和低血压动物模型的制作  16
  1.2 手术  16-17
    1.2.1 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外记录手术  16
    1.2.2 血压记录手术  16-17
  1.3 记录  17
    1.3.1 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外记录  17
    1.3.2 血压记录  17
  1.4 实验穴位选择  17
  1.5 实验程序  17
  1.6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17-18
  1.7 数据采集及分析  18
  1.8 实验动物生命体征的监控  18-19
结果  19-32
  2.1 孤束核神经元的一般电生理学特性  19
  2.2 实验性高血压和低血压大鼠模型的稳定性  19-20
  2.3 实验性高血压和低血压大鼠模型孤束核神经元活动的稳定性及变化  20-21
  2.4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21-25
    2.4.1 针刺“耳甲”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21
    2.4.2 针刺“曲池”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21-22
    2.4.3 针刺“内关”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22-23
    2.4.4 针刺“足三里”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23-24
    2.4.5 针刺不同穴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活动影响的小结  24-25
  2.5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平均动脉压的调节作用  25-32
    2.5.1 针刺“耳甲”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平均动脉压的调节作用  25-26
    2.5.2 针刺“曲池”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平均动脉压的调节作用  26-27
    2.5.3 针刺“内关”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平均动脉压的调节作用  27-29
    2.5.4 针刺“足三里”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平均动脉压的调节作用  29-30
    2.5.5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平均动脉压调节作用的小结  30-32
讨论  32-48
  3.1 孤束核的现代研究  32-34
  3.2 心脏的神经支配及递质  34-37
  3.3 选穴依据  37-39
  3.4 针刺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39-43
  3.5 针刺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43-44
  3.6 针刺引起大鼠的血压变化与孤束核的关系  44-46
  3.7 结论  46
  3.8 问题及展望  46-47
  3.9 本课题创新点  47-48
参考文献  48-56
文献综述  56-72
  综述一 孤束核的结构与功能  56-63
  综述二 针刺治疗高血压的实验研究进展  63-72
致谢  72

相似论文

  1. 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259
  2.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超声特点与中医辩证及其关联性探索,R544.1
  3.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5. 围绝经期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R259
  6. 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R544.1
  7.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4.1
  8.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及经颅多普勒临床相关性研究,R259
  9.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评估的异质性及Meta分析,R544.1
  10. 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a~+,K~+-ATP酶的影响,R544.1
  11. 高盐饮食对Wistar大鼠血压和颈动脉重塑的影响及替米沙坦干预,R544.1
  12.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R541.75
  13.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s-CRP和HMW-脂链素影响,R544.1
  14. 不同级别高血压病住院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R544.1
  15. 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关系,R587.1
  16.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压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17. 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749.1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R743.3
  19.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R541.3
  20.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及桡动脉弹性中的应用,R544.1
  2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理及临床结局的观察与研究,R714.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