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爱育论

作 者: 崔德华
导 师: 张澍军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爱育 爱育观
分类号: G4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66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解读的内涵入手,阐释爱育的意蕴、挖掘爱育的基础、概括爱育的内容、探寻爱育的实现、追求爱育与爱的升华。由于现实教育中对爱育的长期忽略,使我们的教育理论在事实上还很少系统探讨爱育问题。关于爱育的研究,目前既没有较全面的专门性的学术著作,更没有对爱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研究,仅仅是停留在一般的建议和呼吁上。本文基于对教育事业的长期体察和反复思考,概要地从理论上提出开展爱育及其研究的建议。尝试从人学的视角、教育学的视角和历史的视角,着重研究爱的界定与本质、爱育的涵义与意义、爱育的基础、爱育的基本内容、爱育实现的基本要求和爱育的终极目的等关键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性、辩证性、实践性和历史性原则为逻辑观照,从事物的基本属性、事物的社会样态、事物的起源和发生、事物的本体和总体性特征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将爱的定义概括为人类对自身及其生存世界的一种普遍关怀的思想情操及相应行为;将爱的本质表述为融会贯通在人类思想情操及相应行为中的普遍关怀。从爱的丰富内涵将爱育的涵义归纳为关于人类爱的教育和培育,表现为爱的健康情感教育与培育、爱的思想观念教育与培育和爱的高尚行为教育与培育;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将爱育最主要的意义理解为有助于主动掌握爱的话语权,有助于构建爱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助于完善教育理论体系,有利于教育的成功进行,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学科和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工作、生活等方面,去寻找爱育的哲学基础、历史文化基础、心理生理基础和社会生活基础。根据爱的对象将爱育的内容划分为爱人教育、爱自然教育和爱社会教育。提出通过树立正确的爱育观念、创建科学的爱育理论体系、优化爱育环境、创建爱育载体和全面实施爱育等方面工作来实现爱育目标。强调爱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爱的教化和内化的意蕴升华、爱的人文关怀的理性升华和爱的和谐发展的实践升华。从而富有原创性地初步建构了爱育理论的框架,意在使之成为教育理论的一个有基组成部分和重要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说,似可以说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创新。本文研究的另一个目标是呼吁我国教育界,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创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的爱育理论体系,并以爱这一美好的思想情操对人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和培育,让爱这真、善、美的内在灵魂来统帅和主导人的社会生活,使世界永续不断地增添爱和真真实实地充满爱,从而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意在期盼爱育能够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学科一起,共同构成更加完善的人类教育体系,逐步追求最佳的教育成效,实现教育的理想目标,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爱全面发展的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2
引言  12-14
第一章、的解读  14-32
  一、爱的定义  14-20
    (一) 从事物的基本属性来看,爱有两个基本属性  16-18
    (二) 从事物的社会样态来认定,爱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又是一种社会存在  18
    (三) 从事物的起源和发生方面看,爱是人类特有的专利品  18-19
    (四) 从事物的本体和总体性特征看,爱是以人为中心形成的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关系性事实  19
    (五) 爱的定义的概括  19-20
  二、爱的本质  20-23
    (一) 爱的本质和爱的定义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21
    (二) 爱的本质寓于爱的定义之中  21-22
    (三) 爱的本质的揭示  22-23
  三、爱的性质  23-25
    (一) 爱的无阶级性  23
    (二) 爱的阶级性  23-24
    (三) 爱的人类性  24-25
    (四) 爱的平等性  25
  四、爱的类别  25-32
    (一) 对人的爱  26-29
    (二) 对自然的爱  29-30
    (三) 对社会的爱  30-32
第二章、爱育的意蕴  32-47
  一、爱育的涵义  32-38
    (一) 爱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和培育  33-34
    (二) 爱育是一种思想观念教育和培育  34-37
    (三) 爱育是一种行动教育和培育  37-38
  二、爱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8-47
    (一) 理论意义  38-39
    (二) 实践意义  39-47
第三章、爱育的基础  47-68
  一、马克思主义为爱育提供科学的哲学基础  47-50
    (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性表明,爱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47-48
    (二)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性表明,爱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8-49
    (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表明,爱与人同生共存  49
    (四)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表明,爱产生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49-50
  二、人类从未停息对爱的追寻和论述为爱育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基础  50-63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  50-52
    (二) 宗教的爱  52-56
    (三) 浪漫主义的爱  56-58
    (四) 理性主义的爱  58-63
  三、人类对爱的需要和渴求为爱育提供基本的生理心理基础  63-65
    (一) 从爱的生理机制看,爱是对情感反应的移情  63
    (二) 从爱的心理需要看,爱是一种原始的内在的自然欲望  63-64
    (三) 从社会现状来看,爱是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64-65
  四、人类积极的爱的行动为爱育提供坚实的社会生活基础  65-68
    (一) 爱的组织越来越多  65-66
    (二) 爱的活动越来越多  66
    (三) 爱心工作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事业  66-68
第四章、爱育的内容  68-92
  一、爱人教育  68-78
    (一) 爱自己的教育  68-73
    (二) 爱他人的教育  73-78
  二、爱自然教育  78-85
    (一)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教育  79-80
    (二) 正确认识自然教育  80-81
    (三) 合理改造自然教育  81-82
    (四) 充分利用自然教育  82-83
    (五) 有效保护自然教育  83-85
  三、爱社会教育  85-92
    (一) 集体主义教育  85-86
    (二) 爱国主义教育  86-88
    (三) 社会主义教育  88-89
    (四) 国际主义教育  89-92
第五章、爱育的实现  92-114
  一、树立爱育观念  92-94
    (一) 爱育必不可少  92-93
    (二) 爱育刻不容缓  93
    (三) 爱育以人为本  93-94
    (四) 爱育的核心是做人  94
    (五) 爱育持续终身  94
  二、创建爱育的理论体系  94-103
    (一) 爱育理论体系的界定  95
    (二) 爱育理论体系创建的理论依据  95-97
    (三) 爱育理论体系涉及的几个主要关系  97-103
  三、优化爱育环境  103-108
    (一) 优化爱育的家庭环境  103-105
    (二) 优化爱育的学校环境  105-108
    (三) 优化爱育的社会环境  108
  四、创建爱育载体  108-110
    (一) 爱育载体是承载和传导爱育因素的工具性事物  108-109
    (二) 爱育载体不是爱育的方式和途经  109-110
    (三) 爱育载体的设计  110
  五、实施爱育过程  110-114
    (一) 设置专门的爱育课程  110-111
    (二)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贯穿爱育  111
    (三) 在人文教育过程中贯穿爱育  111-112
    (四) 在科学文化的教学中贯穿爱育  112
    (五) 在学校的其他工作中贯穿爱育  112-114
结论 爱育和爱的升华  114-124
  一、爱育的意蕴升华:爱的教化与内化  114-117
    (一) 通过爱育,使爱内化为人的一种信念  114-115
    (二) 通过爱育,使爱内化为人的一种品质  115
    (三) 通过爱育,使爱内化为人的一种准则  115
    (四) 通过爱育,使爱内化为人的一种责任  115-116
    (五) 通过爱育,使爱内化为人的一种承诺  116
    (六) 通过爱育,使爱内化为人的一种习惯  116-117
  二、爱育的理性升华:爱的人文关怀  117-120
    (一) 关注自我与关注他人的统一  117-118
    (二) 关注个体与关注集体的统一  118
    (三) 关注人文环境与关注生态环境的统一  118-119
    (四) 关注社会的局部与关注社会的整体的统一  119
    (五) 关注人类现在与关注人类未来的统一  119-120
  三、爱育的实践升华:爱的和谐发展  120-124
    (一) 从自爱实现人身心的和谐  120
    (二) 从人的互爱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120-121
    (三) 从爱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21-122
    (四) 从爱社会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122-124
参考文献  124-129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129

相似论文

  1. 不同类型土壤中镍的生物富集特性及其对蚯蚓的毒性效应,X131.3
  2. 蚯蚓处理猪粪秸秆适宜C/N及混合物腐熟度变化研究,X713
  3. 迟钝爱德华菌对大鲵的感染和死疫苗初次免疫保护作用,R392.1
  4. 隆力奇直销策略研究,F426.72
  5.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B712.59
  6. 教育软暴力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归因与对策,G625.1
  7.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简·爱》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和女性身份,H315.9
  8. 济南市产后抑郁症的筛查及干预措施的研究,R749.4
  9. 动画电影字幕汉译中的翻译规范,H315.9
  10. 后殖民视域下张爱玲中英自译小说中的增补与删减译法研究,H315.9
  11. 论冰心儿童文学中的育人功能,I207.8
  12. 《爱玛》与《金锁记》中女性意识之对比分析,I106.4
  13. 路易丝·厄德里克的《爱药》的生态批评阐释,I712.074
  14. 对“爱科学”教育的反思,G633.98
  15. 人性的呼唤vs.上帝的召唤,H315.9
  16. 张经浩《爱玛》复译行为研究,H315.9
  17.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I207.42
  18. 金学铁的《激情时代》研究,I207.42
  19. 《简·爱》:“目的论”视阈下的两个中译本比较,H315.9
  20. 张爱玲自译作品个案研究,H315.9
  21. 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保护,X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