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结构与解构:从乔姆斯基到韦努蒂

作 者: 封一函
导 师: 杨乃乔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异化 归化 解构主义 译者隐身 文化身份 民族风格 伪翻译 翻译话语
分类号: H05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1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解构主义揭示了这样的潜在可能性,即翻译可以使我们更深刻、更正确地认识到语言的本质和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的目的不是“求同”,而是“存异”。译文的价值或意义取决于它对语言差异的反映程度,即取决于译者对保留源语文化特色的意识,从而可以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以更通达的方式来对待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问题。解构主义改写了西方的翻译史,否定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提倡各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平等关系。这就很自然的把翻译研究与权力、意识形态和殖民主义联系起来,使译本语言成为了异质话语交汇的场所,同时建构翻译的文化身份。韦努蒂是过去的十几年里北美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研究学者,他批评在英语语境下以西方意识形态为标准所形成的非英语文学范式。研究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策略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在英美文化中展现和重新审视那些处于边缘地位的外国文化的英语翻译。但是,由于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在目的语文化中起着各自不能互相替代的作用,两种翻译将永远并存,并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第一章“现代译论的科学观”是本项目的背景研究,这个背景突出表现为西方语言学的主流从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转向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的解释。尽管乔姆斯基的论点并不意味着语言之间的翻译必定有某种合情合理的过程,但奈达有效地运用了语言学这一科学工具来为翻译服务,最终提出,思想“必须予以”修正,以符合不同语境中的概念图式。本文认为,就文学翻译而言,归根到底是一个语言的风格问题,更深一层说,是语言的民族性问题。如果说翻译的再创作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摆脱了源语文本形式或源语民族性的羁绊的话,译者和原作者就同处创作层面,这时的再创作就具有了伪翻译的属性。第二章“后现代译论的解构主义哲学观”并不是要用解构主义哲学思想来系统地描述翻译理论,但解构主义关于翻译的本质和语言的本质的思考对翻译理论家们显得特别重要,这不仅从概念框架上加深和开拓了我们对这一领域的哲学视野,而且获得全新的甚至是跨学科的方法论。本章分别阐述了福柯的谱系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4-10
0. 导言  10-19
1. 现代译论的“科学性”  19-70
  引文  19-24
  1.1 并非归化论的归化论  24-37
    1.1.1 普遍语法的译学意义  24-29
    1.1.2 翻译与普遍特性的存在  29-33
    1.1.3 概念挪用  33-37
  1.2 翻译的对等与交际功能  37-47
    1.2.1 语用与神学动机  38-39
    1.2.2 信息的功能意义翻译  39-41
    1.2.3 语言学方法论的变通  41-43
    1.2.4 假设的全能读者  43-45
    1.2.5 对源语形式的“不忠”  45-47
  1.3 归化策略下的本土风格论  47-57
    1.3.1 本土化的方法论  47-49
    1.3.2 英汉语言的民族风格  49-52
    1.3.3 简朴与繁复的功能对等  52-57
  1.4 再创作的伪翻译属性  57-70
    1.4.1 再创风格的实践  58-61
    1.4.2 再创作与伪翻译  61-70
2. 后现代译论的解构主义哲学观  70-109
  引文  70-74
  2.1 翻译的异相话语功能  74-81
    2.1.1 修正翻译典律的谱系方法  74-78
    2.1.2 翻译:语言的自我指涉  78-81
  2.2 翻译的非交际性  81-93
    2.2.1 翻译的工具论命运  81-85
    2.2.2 翻译与前形而上学之思  85-88
    2.2.3 “道说”的不可译性  88-93
  2.3 并非异化论的异化论  93-109
    2.3.1 对终结的怀疑  93-97
    2.3.2 非词语声音  97-100
    2.3.3 保护差异的游戏  100-102
    2.3.4 翻译:意义逃逸的介质  102-103
    2.3.5 翻译:文本生存的场所  103-105
    2.3.6 翻译:意义展现的瞬间  105-107
    2.3.7 翻译:解构超验的所指  107-109
3.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论  109-146
  引文  109-111
  3.1 对归化策略的批判  111-124
    3.1.1 通顺翻译的错觉  111-115
    3.1.2 动态对等的本质  115-120
    3.1.3 翻译中的强行篡改  120-124
  3.2 韦努蒂的重要概念  124-141
    3.2.1 异化翻译与妄用式忠实  124-130
    3.2.2 症候阅读论  130-138
    3.2.3 译者的隐身  138-141
  3.3 对“忠实”的理解  141-146
4. 翻译话语文化身份  146-169
  引文  146-150
  4.1 韦努蒂论翻译的诗学导向  150-154
  4.2 韦努蒂论翻译的文化典律  154-157
  4.3 韦努蒂论翻译的话语建构  157-161
  4.4 韦努蒂论异化翻译的伦理修正  161-163
  4.5 韦努蒂论非主流变体的主流化  163-167
  4.6 异化策略下的文化调和  167-169
5. 结语:对存异伦理的存疑  169-173
主要参考著述  173-178
后记  178

相似论文

  1. 英语会话中的话语标记语及其中文翻译,H315.9
  2.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3. 传统声乐文化的回归,J616
  4. 手绘的梦境,J909.2
  5. 流散背景下的华人女性书写,I207.42
  6. 论我国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之路,J624.3
  7. 钢琴曲集《山祭》研究,J624.1
  8. 从后殖民视角看辜鸿铭英译儒经中的注释,H315.9
  9. 《女勇士》及其汉译中的文化身份构建研究,I046
  10. 作曲家莫扎特的二重文化身份研究,J605
  11. 南非黑人文化身份的探寻,I478
  12. 莫尔吉胡交响合唱音诗《祖国颂》音乐形态研究,J605
  13. 金学铁文化身份研究,I106
  14. 从冲突到融合:艾德里安娜·肯尼迪三部剧作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探寻,I712
  15. 东南亚华文教师中华文化身份与教师角色观的研究,G755.1
  16. 从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情景喜剧中的同性叙事看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异性挣扎,J905
  17. 当代文学的“中国经验”理论研究,I206.7
  18. 李安电影文本的后殖民解读,I207.35
  19. 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J905
  20. 探寻《同名人》中的文化身份,I71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翻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