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诗人冯至的创作历程及其成就

作 者: 罗周
导 师: 章培恒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关键词: 冯至 诗歌 创作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 西方文化 交融 创变
分类号: I207.2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6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西方文化交融为中心,主要采用历时性的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冯至诗歌创作历程及其成就。冯至是我国20世纪的重要诗人,他近70年的诗歌创作之路与中国新诗发展同行。创作中他一方面受到我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另一方面又从西方文化、尤其是德语文学里汲取养料,糅合本土与异域、传统与现代,在其基础上创变、发展,从而形成他独特又富于代表性的诗歌特征与文学审美。在对冯至诗歌进行历时性的关注与梳理时我们发现,中西文化并非一蹴而就地在其创作里显现强大直接的作用力,而自有逐渐渗透、由表及里的过程;冯至也不是全盘接受,把二者加以简单拼接,他立足于20世纪的中国、立足于自身生命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吸收、使用,创造,使它们统一于他的诗笔,焕发出属于诗人本身的光彩;光彩的获得亦非一帆风顺:在漫长的诗歌生涯里,冯至经受了跌宕、挫折,困顿……甚至三度长时间停止写诗,停滞不是放弃,是思索与等待,每一次辍笔与每一次重新提笔都不是没有缘故的,而是由他诗歌创作的内在规律性决定的,是由他对诗歌的审美要求决定的,它们与冯至之融合、处理我国与西方的文学遗产息息相关。冯至的诗架起了沟通新诗与古代文学的桥梁,也架起了沟通新诗与西方文学的桥梁,同时架起了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间的桥梁,从诗里我们不但能看出两方面养分怎样影响着他的创作,还能发现本土与异域的传统并不是全然异质的文化,尤其我国古代文学与德语文学间更具有不可忽视的相似性与共通之处。这是交融与沟通的基础,两者的差异则使沟通、交流有了更丰富、复杂的内涵。正因为对此有深入认识与妥当把握,冯至才成就了他的诗歌艺术。可以说,不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传统,不了解西方特别是德语文学的背景与特征,就无法了解冯至怎样一步步达到与完成他的诗,也无法对冯至诗的个性美及其成就予以正当评价。我们还能通过冯至的诗进一步发现,我国新诗文学性、现代性之取得,并未与我国古代文学传统割裂联系;相反,新诗前进完善的过程,正对应着它怎样越来越深入、真实地认识到古代文学的价值与美并予汲用和创变的过程,这也正是文学发展的需要与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评价包括新诗在内的现代文学,还应走出单纯的本土文化的渊源,具有世界性的观照目光。20世纪是中西文化积极交融的百年,只有把我国新文学放入世界文学的范畴加以考察与评价,才能对其成因与价值做出得体的评估,这对指导我国新文学的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8
导言  8-14
  第一节 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与中西文化交融的角度研究冯至诗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8-9
  第二节 冯至诗歌研究的现状  9-11
  第三节 充分关注冯至诗歌“创作历程”的重要意义  11-14
第一章 少年的歌——从最初的23首诗到《昨日之歌》(卷上)  14-37
  第一节 肇始之《梦境》:汲取“诗”、“骚”的养分  14-18
  第二节 最初的23首诗:对古典情趣的浅白效仿  18-22
  第三节 《昨日之歌》:古诗词之美与西方浪漫主义的交织  22-29
  第四节 名篇、个案的别样启迪:诗与个人经历,诗与画  29-37
第二章 18、19、20、21岁的叙事谣曲——《昨日之歌》(卷下)  37-63
  第一节 从《列仙传》到《吹箫人》(兼及《河上》): 采编、整合若干古代资源  37-46
  第二节 《帷幔》:上承比兴手法,补救抒情性之不足  46-50
  第三节 从《搜神记》到《蚕马》: 新鲜生命力在古老故事中的现代张扬  50-55
  第四节 《寺门之前》:生命“欲望”与“温柔敦厚”诗教的背驰  55-63
第三章 丰收与肃杀之秋——《北游及其他》  63-86
  第一节 “无花果”的困境: 对传统之汲用日渐圆熟,情感、方式却日渐单一  63-70
  第二节 “北游”: 迷狂的号啕破除一切法则,外部养料之缺失  70-76
  第三节 “暮春的花园”(兼及《骆驼草》): 爱的短暂拯救与向西方象征主义尝试性求援的失败  76-86
第四章 “完美而不朽的诗”——《十四行集》  86-116
  (引) 遭遇里尔克兼及商籁体与古代诗学的相通原则:起、承、转、合  86-90
  第一节 起——(一)至(八):律诗般的完整圆形  90-95
  第二节 承——(九)至(一四):中西合璧的“英雄传”  95-99
  第三节 转——(一五)至(二二):“行行重行行”  99-104
  第四节 合——(二二)至(二七):完满的终结与反思的开始  104-109
  (合) 融和中西,成就“远游”:寂寞与自救  109-116
第五章 镞矢之疾、飞鸟之影——《伍子胥》  116-145
  第一节 “子胥出亡”的古代文本演变  117-123
  第二节 《伍子胥》对古代资源的继承及与古典文学的本质性差异  123-130
  第三节 《伍子胥》与《十四行集》的相似性兼及对西方营养的利用与创变  130-137
  第四节 对古之“复仇”主题的现代性处理:起程、断念、完成  137-145
第六章 迷途——《西郊集》与《十年诗抄》  145-170
  第一节 《西郊集》与《十四行集》的结构呼应  145-148
  第二节 对传统“诗与政治”关系之连接以及“一切为了人民,不是为了自己”  148-155
  第三节 摒弃渊源的“新生”导致文学性的流失  155-160
  第四节 “旧的和新的故事”:隔绝与继承的交错,群体与个性的闪回  160-170
第七章 60年之诗路小传——旧体诗  170-189
  第一节 第一阶段(20年代): 被近体诗形式限制的诗美  170-174
  第二节 第二阶段(30年代): “点铁成金”,难出新意  174-177
  第三节 第三阶段(60年代): “诗言志”的尴尬  177-181
  第四节 第四阶段(70年代及之后):反思返本、反璞归真  181-189
第八章 “白发的完成”——《立斜阳集》及其他  189-209
  第一节 新绝句: 面向近体诗与歌德格言诗的诗体试验  189-195
  第二节 “以诗为史”传统的延伸: 诗的生活化与生活的诗化  195-199
  第三节 诗世界的主宰与仆人: 古今一炉,中西圆融  199-209
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西方文化两方面养分的逐步交融渗透成就了冯至的诗与他的人生  209-212
参考文献  212-216
后记  216-217

相似论文

  1.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2.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G812.9
  3. 在象征的废墟上,I207.25
  4. 许渊冲诗歌英译中的主体性研究,H315.9
  5. 英汉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H05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西方文化热研究,K27
  7.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G120
  8. 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J292.1
  9. 试论古诗英译的“种子”变异,I046
  10. 试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海子热”现象,I207.25
  11. 归来的陌生人,I207.25
  12.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13. 明末清初女性作家—顾若璞研究,I207.22
  14. 萧纲诗歌研究,I207.22
  15. 寻找自己,在认识自己的旅程中,I207.25
  16. 浑然一体的哲理艺术世界,I207.25
  17. 西川诗歌的互文性特征研究,I207.25
  18. 罗伯特·弗罗斯特生态意识中的矛盾性研究,I712
  19. 为印度历史塑型:V·S·奈保尔的印度形象书写,I561
  20. 云南清真寺建筑及文化研究,TU-86
  21. 为“梦”而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I207.2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新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