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脱毒马铃薯雾培结薯的优势机理研究

作 者: 王季春
导 师: 李名扬
学 校: 西南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学
关键词: 马铃薯 雾培 基培 块茎形成 生理机理
分类号: S53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铃薯微型薯繁育技术的优化,是提高微型薯繁殖系数和降低成本的关键,而雾培繁育技术可以实现这种目标,具有明显的结薯优势,但未有相关优势的生理机理研究。因此,为了探索微型薯雾培结薯的优势机理,本试验设计了基培与雾培两种繁育方式,以营养液和品种进行两因素三水平的裂区试验设计,进行器官建成机理、糖氮代谢机理、相关保护酶机理以及激素变化机理的研究。结果如下: 1.根茎叶生长特征、相关关系与结薯性能 自栽插后10d开始进行叶面积、茎长、茎粗、根系体积、匍匐茎数、块茎数、根系活力、叶绿素和茎叶干物质等9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匍匐茎发生盛期早于块茎发生盛期30d左右,分别为栽后20d和56d,同时块茎发生盛期正是匍匐茎发生的最大值期,而块茎发生的最大值期为栽后92d;根系体积基培方式在栽后56d达到高值,雾培方式在栽后80d达到高值,基培早于雾培24d达到最高值;基培方式茎长、茎粗、地上部单株干物质重均在栽后68d达到高值,雾培方式均在栽后80d达到高值,基培早于雾培12d达到最高值。而通过以栽后时间进行回归曲线拟合发现,匍匐茎发生在基培中呈现三次曲线变化,在雾培中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而块茎数、根系体积、茎长、茎粗、地上部单株干物质重在基培与雾培中均呈现三次曲线变化。 研究发现,根系活力在栽后56d基培方式达到高值,雾培方式在栽后68d达到高值,基培早于雾培12d达到最高值;LAI基培方式在栽后68d达到高值,雾培方式在栽后80d达到高值,基培早于雾培12d达到最高值;叶绿素含量基培方式均在栽后44d达到高值,雾培方式在栽后68d达到高值,基培早于雾培24d左右达到最高值。而通过以栽后时间进行回归曲线拟合发现,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在基培与雾培中均呈现三次曲线变化,LAI在基培中呈现三次曲线变化,在雾培中呈现二次曲线变化。 相关分析表明,相关指标之间及其与产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且与栽培方式有关。在基培方式下,叶片与根系发育与匍匐茎数发生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叶量与根量大小直接影响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在雾培方式下,根、茎、叶生长发育之间及其与匍匐茎和块茎的发生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雾培方式下直接的相关关系是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和匍匐茎数、根系体积与匍匐茎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叶面积系数与所有指标没有直接的相

全文目录


摘要  7-10
Abstract  10-15
第1章 文献综述  15-32
  1.1 马铃薯产业发展概况  15-16
    1.1.1 马铃薯的生产和利用概况  15
    1.1.2 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概况  15-16
    1.1.3 马铃薯加工产业概况  16
  1.2 马铃薯离体结薯潜力与种苗病毒传染的相关机理研究  16-18
    1.2.1 关于病毒传播途径  16
    1.2.2 病毒扩散、复制、积累与生产力  16-18
  1.3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18-24
    1.3.1 马铃薯退化机理与脱毒技术的产生  18-19
    1.3.2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  19-20
    1.3.3 马铃薯脱毒苗的获得技术研究  20
    1.3.4 马铃薯微型薯无土基质繁育技术研究  20-22
    1.3.5 马铃薯微型薯雾培繁育技术研究  22
    1.3.6 马铃薯试管薯繁育技术研究  22-24
  1.4 脱毒马铃薯微型块茎形成的机理研究进展  24-31
    1.4.1 关于块茎形成的激素机理研究  24-25
    1.4.2 块茎形成与C/N代谢  25-26
    1.4.3 块茎发育的酶活性  26-27
    1.4.4 块茎发育的光合反应机理  27-28
    1.4.5 关于块茎发育的营养生理  28-29
    1.4.6 关于块茎发育的基因型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29-30
    1.4.7 微型薯繁育中“源、流、库”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30-31
    1.4.8 关于雾培结薯的优势机理研究  31
  1.5 脱毒马铃薯微型块茎形成机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31-32
第2章 绪论  32-34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33
  2.2 试验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33
    2.2.1 研究雾培与基质培条件下块茎发育与激素种类和含量的协变关系机理  33
    2.2.2 研究雾培条件下C/N代谢的协变关系机理  33
    2.2.3 研究雾培与基质培条件下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协变关系机理  33
    2.2.4 研究雾培与基质培条件下块茎发育与酶的协变关系机理  33
  2.3 试验拟采用的技术路线与试验进度安排  33-34
    2.3.1 本试验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  33
    2.3.2 本试验的时间进度安排  33-34
第3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34-40
  3.1 供试材料  34
  3.2 试验设计  34-35
  3.3 试验方法  35
    3.3.1 无毒苗的获得  35
    3.3.2 无毒苗的炼苗、移栽与寄栽  35
    3.3.3 栽培管理方法  35
    3.3.4 测定取样方法  35
  3.4 主要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  35-39
    3.4.1 激素测定  35-36
    3.4.2 硝酸还原酶测定  36
    3.4.3 SOD酶的测定  36-37
    3.4.4 POD酶的测定  37
    3.4.5 蔗糖合成酶测定  37-38
    3.4.6 可溶性糖的测定  38
    3.4.7 蔗糖的测定  38
    3.4.8 葡萄糖的测定  38
    3.4.9 总氮的测定  38-39
    3.4.10 根茎叶的相关指标测定  39
    3.4.1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9
    3.4.12 根系活力  39
  3.5 数据分析与统计  39-40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0-99
  4.1 雾培与基培的结薯性能比较分析  40-49
    4.1.1 匍匐茎数  40-43
    4.1.2 块茎数  43-46
    4.1.3 成熟期收获块茎的重量与数量比较  46-49
  4.2 雾培与基培的根茎叶生长特征比较分析  49-69
    4.2.1 根系体积与根系活力  49-55
    4.2.2 叶面积系数与叶绿素含量  55-61
    4.2.3 茎长与茎粗  61-66
    4.2.4 茎叶干物质量  66-69
  4.3 雾培与基培的糖氮代谢特征比较分析  69-77
    4.3.1 糖含量  69-74
    4.3.2 总氮量  74-77
  4.4 雾培与基培的酶代谢特征比较分析  77-88
    4.4.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77-80
    4.4.2 过氧化物酶(POD)  80-82
    4.4.3 蔗糖合成酶  82-85
    4.4.4 硝酸还原酶  85-88
  4.5 雾培与基培的内源激素代谢特征比较分析  88-95
    4.5.1 赤霉素(GA_3)含量  88
    4.5.2 生长素(IAA)含量  88-89
    4.5.3 玉米素核苷(ZR)含量  89
    4.5.4 脱落酸(ABA)含量  89-90
    4.5.5 茉莉酸(JA)含量  90-95
  4.6 生理指标之间及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95-99
    4.6.1 根茎叶动态生理指标的相关与偏相关关系  95-97
    4.6.2 糖氮变化指标与薯重和薯数的相关性  97
    4.6.3 酶变化指标与薯重和薯数的相关性  97-98
    4.6.4 激素变化指标与薯重和薯数的相关性  98-99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99-106
  5.1 讨论  99-103
    5.1.1 器官生长发育与结薯  99
    5.1.2 品种影响结薯的机理  99
    5.1.3 营养液影响结薯的机理  99-100
    5.1.4 糖氮代谢影响结薯的机理  100-101
    5.1.5 保护酶变化影响结薯的机理  101
    5.1.6 激素变化的结薯影响机理  101-102
    5.1.7 最终产量组合与生理高值处理组合的一致性问题  102-103
  5.2 结论  103-106
    5.2.1 结薯性能  103
    5.2.2 根茎叶生长特征  103
    5.2.3 糖氮代谢特征  103-104
    5.2.4 酶代谢特征  104
    5.2.5 内源激素代谢特征  104-105
    5.2.6 生理生化指标与薯数薯重的关系  105-106
参考文献  106-112
附录  112-114
致谢  114-115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等情况  115-116

相似论文

  1. 马铃薯交联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研究,TS236.9
  2. 薯条的速冻工艺研究,TS215
  3.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机理,S435.32
  4.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5. 马铃薯甲虫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及其机理,S435.32
  6. 马铃薯甲虫脯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dsRNA的发酵生产,S435.32
  7.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毒力及两类靶标的分子克隆,S435.32
  8.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S532
  9. 野生茄子托鲁巴姆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StPGIP功能鉴定,S572
  10. 3GT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S532
  11. 两个葡萄雄性不育单株的花粉形态学、细胞学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S663.1
  12. StFT和StAP1的克隆及反义CONSTANS马铃薯植株块茎形成分析,S532
  13. 蔬菜脆片的开发研究,TS255.52
  14. 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与稳定性分析研究,S532
  15. 甘肃省干旱灌区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马铃薯连作的关系,S154.3
  16. 薯渣资源化过程中汁水沉降法及废液COD去除技术研究,X703
  17. 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创制抗青枯病的新种质,S532
  18. SNP与PEG对低温下马铃薯试管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S532
  19. 连作马铃薯生理指标及根际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S532
  20. 冬闲田马铃薯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研究,S532
  21. 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与亏缺灌溉技术试验研究,S53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土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