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 者: 石伟
导 师: 黄希庭
学 校: 西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自尊 与自我有关的信息 独立我 相依我 个人记忆 记忆的选择性 记忆忽视 加工机制
分类号: B84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829次
引 用: 2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个体自尊水平的高低对于其人格特质反馈的记忆效应及其加工机制,以加深对自我的动力性的理解和人性的认识。在对个人记忆、自我及自尊与记忆的关系、自我的文化背景与记忆的选择性这三方面的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意欲解决的5个问题:(1)在中国人的自我建构是相依我的假设前提下,预测个体会对与自我不一致的负向信息进行深加工,造成对不一致的负向信息的回忆量优于一致的正向信息的回忆量;在中国人的自我建构是独立我与相依我并存的假设前提下,预测个体既有可能“忽视”与自我不一致的负向信息也有可能对其进行“解决”。因而本研究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面对有关自己的不一致——负向信息究竟是采取“忽视”还是“解决”模式?(2)探讨究竟是反馈信息的正负向性本身还是信息的正负向性与自尊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记忆的偏向性产生影响。(3)试图澄清心境变量是一个混杂变量还是一个主要变量对记忆的选择性产生影响。(4)探讨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内在加工机制。(5)进一步验证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加工机制。 为此,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4个系列实验以解决上述问题。实验1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中国大学生的自尊的记忆效应模式。在对196名大学生进行特质自尊的团体施测后,以文本形式呈现10个正向特质形容词、10个负向特质形容词和10个中性特质形容词,然后进行3分钟的分心作业。分心作业完成后马上要求被试对已呈现的特质形容词进行自由回忆。实验2试图区分是短暂的心境变量还是长期稳定的特质自尊对记忆的偏向性产生了影响。在对181名大学生进行特质自尊和贝克抑郁问卷的团体施测后,以文本形式呈现10个正向特质形容词、10个负向特质形容词和10个中性特质形容词,然后进行3分钟的分心作业。分心作业完成后马上要求被试对已呈现的特质形容 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词进行自由回忆。实验3试图考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内在加工机制。实验所用大学生被试共89名,采用小团体施测,在特质自尊测量后在计算机上随机呈现10个正向特质形容词、10个负向特质形容词和10个中性特质形容词,操纵形容词呈现时间为1秒和4秒,随后进行分心作业并要求被试回忆所呈现的特质形容词。实验4通过实测被试对特质形容词的注意时间来考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机制。实验所用大学生被试82名,采用小团体施测,在特质自尊测量后被试在计算机上按照自己的速度按键阅读随之而呈现的10个正向特质形容词、10个负向特质形容词和10个中性特质形容词,计算机自动记录被试阅读每个形容词的时间。阅读完毕后进行3分钟的分心作业并要求被试回忆所呈现的特质形容词。 通过对本研究4个实验的统计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自尊的记忆效应模式是指:自尊水平与词性的交互作用对特质形容词的回忆量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对于正向词的回忆量,高自尊组显著高于低自尊组.对于负向词的回忆量,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无显著差异:而在高自尊组,正向词的回忆量显著高于负向词的回忆量.在低自尊组,正向词的回忆量与负向词的回忆量无显著差异。 (2)自尊的记忆效应并非暂时的心境使然,而是特质自尊作用的结果。 (3)自尊的记忆效应的潜在加工机制是个体在编码时对不同信息的加工时间的不同分配,而不是自我图式的自动化加工。具体而言,高自尊者分配给负向信息较少的加工时间,造成了对此信息的浅加工,即所谓“忽视”;而低自尊者对正、负向信息的加工水平是相同的,造成了其对正、负向信息无显著差异的回忆量。 (4)中国人的自我建构也许是独立我和相依我并存,自尊的记忆效应模式可能是在对独立我激活的条件下得出的。 (5)自尊的记忆效应是在对自我最无威胁的假想情境下得出的,因而可以推论,高自尊者对自我潜在的威胁是高度敏感的,对于威胁其自我的真实反馈,无疑会采取忽视策略以自我保护。 (6)自我保护动机也许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之一,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10
1 绪论  10-34
  1.1 文献综述  10-30
    1.1.1 个人记忆  10-13
      1.1.1.1 个人记忆的研究范型  10-11
      1.1.1.2 个人记忆的理论模型  11-12
      1.1.1.3 厌恶世人个人记忆效应  12-13
    1.1.2 自我与记忆  13-27
      1.1.2.1 同一性与记忆的形式  13-14
      1.1.2.2 自我图式理论  14-15
      1.1.2.3 自我与记忆的实证研究  15-27
    1.1.3 文化、自我与记忆  27-30
      1.1.3.1 独立我相依我的分离与记忆  27-29
      1.1.3.2 两种自我建构的并存与记忆  29-30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案  30-34
    1.2.1 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30-33
    1.2.2 研究方案  33-34
2 预备研究--选词  34-39
  2.1 研究目的  34
  2.2 研究方法  34-39
    2.2.1 被试  34
    2.2.2 实验材料  34-37
    2.2.3 结果与分析  37-39
3 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  39-72
  3.1 实验1:自尊的记忆效应模式  39-47
    3.1.1 研究目的、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39-40
      3.1.1.1 研究目的  39
      3.1.1.2 研究设计  39
      3.1.1.3 研究假设  39-40
    3.1.2 研究方法  40-42
      3.1.2.1 被试  40
      3.1.2.2 实验材料  40-41
      3.1.2.3 实验设计  41
      3.1.2.4 实验程序  41-42
    3.1.3 结果与分析  42-44
      3.1.3.1 自尊测量  42
      3.1.3.2 正确回忆量的方差分析  42-44
    3.1.4 讨论  44-47
  3.2 实验2:心境对选择性记忆的影响  47-57
    3.2.1 研究目的、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47-48
      3.2.1.1 研究目的  47
      3.2.1.2 研究设计  47
      3.2.1.3 研究假设  47-48
    3.2.2 研究方法  48
      3.2.2.1 被试  48
      3.2.2.2 实验材料  48
      3.2.2.3 实验设计  48
      3.2.2.4 实验程序  48
    3.2.3 结果与分析  48-55
      3.2.3.1 自尊测量  48-49
      3.2.3.2 BDI测量  49
      3.2.3.3 自尊分数与BDI分数的相关分析  49
      3.2.3.4 正确回忆量的方差分析  49-55
    3.2.4 讨论  55-57
      3.2.4.1 自尊的记忆效应  55
      3.2.4.2 心境对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影响  55-57
  3.3 实验3: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加工机制  57-64
    3.3.1 研究目的、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57
      3.3.1.1 研究目的  57
      3.3.1.2 研究设计  57
      3.3.1.3 研究假设  57
    3.3.2 方法  57-59
      3.3.2.1 被试  57
      3.3.2.2 实验材料  57-58
      3.3.2.3 实验设计  58
      3.3.2.4 实验程序  58-59
    3.3.3 结果与分析  59-63
      3.3.3.1 自尊测量  59
      3.3.3.2 正确回忆量的方差分析  59-63
    3.3.4 讨论  63-64
  3.4 实验4:实际加工时间与自尊的记忆效应  64-72
    3.4.1 研究目的、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64
      3.4.1.1 研究目的  64
      3.4.1.2 研究设计  64
      3.4.1.3 研究假设  64
    3.4.2 方法  64-66
      3.4.2.1 被试  64
      3.4.2.2 实验材料  64-65
      3.4.2.3 实验设计  65
      3.4.2.4 实验程序  65-66
    3.4.3 结果与分析  66-71
      3.4.3.1 自尊测量  66
      3.4.3.2 正确回忆量的方差分析  66-69
      3.4.3.3 加工时间的方差分析  69-71
    3.4.4 讨论  71-72
4 总结  72-79
  4.1 总的讨论  72-76
    4.1.1 自尊的记忆效应模式  72-74
    4.1.2 记忆忽视及其加工机制  74-75
    4.1.3 自我动机与文化  75-76
  4.2 问题与思考  76-77
  4.3 结论  77-79
参考文献  79-87
术语表  87-89
附录  89-105
致谢  105-106

相似论文

  1.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2. 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法律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3.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G642.3
  4.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5. 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G641
  6. 中小学教师课堂印象管理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应用,G632.4
  7.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8. 我国高校财政独立研究,G649.2
  9. 自尊类型、自我框架对风险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B849
  10. 惩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及心理干预策略探索,B844.2
  11.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12. 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推广模式探究,TS941.2
  13. 中专生复原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实验,B844.2
  14. 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B844.1
  15. 锻炼坚持性对大、中学生身体自尊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G633.96
  16. 自尊、攻击、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关系的实验研究,G78
  17. 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G804.49
  18.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虚拟社区使用偏好的调节作用,B841
  19. 关于邓玉娇案审判的思考,G206
  20. 带广义负相依增量的随机和的渐近性,O211.5
  21. 我国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保险赔付争议法律问题研究,D922.28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