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

作 者: 王大超
导 师: 金喜在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转型 贫困线 反贫困治理结构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分类号: D63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181次
引 用: 1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将中国带入到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用“转型”一词对这一时期加以概括,就是因为这一时期将实现中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历史性转轨。转轨的进程正在对传统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形成强大的冲击。竞争机制的引入,极化效应的作用,不断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排斥;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也必然降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之下,关注穷人、关注贫困问题既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又是一切有良知的学者们的共识,同时也是当今中国社会民众的强烈呼吁。梳理国内外贫困与反贫困理论,针对中国的现实国情,对转型期城乡贫困问题进行深层次研讨,进而构建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可操作性的城乡反贫困操作模式,正是本文选题与写作的主旨。 本文由六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导论。分析选题的背景,论述反贫困的国际意义与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的现实意义。 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宏观意义上中国贫困问题的特定涵指是农村贫困,因为自然、历史因素的积淀,决定了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持久性、复杂性;而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城镇职工下岗、失业率的骤然升高,城镇贫困问题又接踵凸现,其发展之快、关联之广、程度之深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此为本文选题的时代背景,也是本文致力于研讨贫困问题的现实出发点。 第二部分:第二章。通过对贫困含义的多向度解析,追溯国内外反贫困理论的发展轨迹,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反贫困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在总结国内外反贫困理论的体系特点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新构建转型期中国反贫困理论框架应侧重考虑的几个问题:加强反贫困理论的基础研究工作;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的研究亟需填补空白;以宽视角、多层面原则构建我国反贫困理论。 第三部分:第三章。贫困测度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具有特殊意义的工作,贫困测度的结果是制定反贫困政策的重要依据。本章着重分析国际通行的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及特点,研究目前我国贫困线指标体系的构成,提出了改进我国转型期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设想:1)构建反映时代特征的贫困指标体系。提出国内贫困指标与国际标准统一,贫困指标体系与小康生活水平相比照的设想。2)统一贫困测度的基本指标统计口径。提出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基本指标测定基尼系数;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标准衡量贫困人日消费品支出状况。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结构应更加综合和全面。4)实现我国基础度量指标与国际标准化度量体系相结合。 第四部分:第四、入章。对转型期中国贫困状况进行宏观与微观考察,检索农村与城市的贫困规模与分布特征。结合贫困成因的一般理论,实证分析自然历史因素的积淀、人口素质与负担、生态系统的非均衡状态和二元结构的制约等问题与农村贫困形成的因果联系;从劳动力供需结构夫衡、国企效益滑坡、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权力腐败与分配不公等因素探讨城市贫困问题形成的原因。 第五部分:第六章。通过对反贫困治理结构内涵及要素的分析,阐述反贫困治理结构要素协调作用的实践意义。在借鉴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及孟加拉等国治理结构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治理结构的主建内容:1)制定《国家反贫困法》,体观反贫困治理结构的制度规范:J重构反贫困治理结构的参与模式,实现政府功能的再定位:3)重塑贫困人口的士体地位,逐步完善贫困人口的参与机制;4)防止山责 权、利越位所导致的腐败问题发生。 第六部分:第七、八章。在全面分析和评价“八七扶贫攻咯计划”的基础卜,系统研究转型期中国农村反贫困操作模式,并在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子长县反贫困系统模型。提出构建“就业+保障”型城市反贫困系统。针对转型期城市低保“扩面”与“提标” 目标的现实矛盾,提出构建面向市场、面向穷人的“三线均衡”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城市贫困问题的现实状况,提出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应成为城市反贫困的本源性战略。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5
序言  15-21
第一章 导论:反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  21-42
  一、 反贫困问题的历史性分析  21-24
    1. 人类历史是贫困与财富共生的历史  21-23
    2. 人类历史是不间断反贫困的历史  23-24
  二、 人类反贫困问题的现实性分析  24-33
    1. 当今世界的生产力发展特征  24-26
    2. 当今世界的社会财富倍增特征  26-27
    3. 当今世界的贫困问题加剧化特征  27-29
    4. 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29-33
  三、 转型期中国反贫困论题提出的意义  33-42
    1. 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经的特殊时期  33-34
    2.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特征分析  34-36
    3. 转型期中国城乡贫困问题的严峻性  36-38
    4. 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的特殊意义  38-42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的多向度解析  42-83
  一、 贫困的内涵及贫困概念的动态特征  42-52
    1. 贫困内涵的多向度解析  42-45
    2. 关于贫困问题外延研究的轨迹分析  45-50
    3. 转型期中国社会贫困问题的特征分析及类型判断  50-52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转型期反贫困实践的理论基石  52-66
    1. 马克思主义关于贫困问题的制度分析  52-57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反贫困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57-62
    3.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在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中的发展  62-66
  三、 当代西方反贫困理论学术研究的不同视角  66-74
    1. 西方反贫困理论的三个主要来源  67-73
    2. 西方国家反贫困模式的类型分析  73-74
  四、 转型期中国反贫困理论的构建  74-83
    1. 转型前社会主义国家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  74-76
    2. 转型前国内反贫困理论的研究状况  76-77
    3. 国内反贫困理论的体系特点与问题分析  77-79
    4. 重新构建转型期中国反贫困理论框架应侧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79-83
第三章 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评价  83-103
  一、 国际通行的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及特点分析  83-93
    1. 贫困线及指标确定  83-87
    2. 贫困规模与程度的测度指标体系  87-91
    3. 贫困测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及结果的动态特征分析  91-93
  二、 我国贫困线指标体系的构成分析  93-96
    1. 我国农村贫困线的由来及标准  93-94
    2. 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及标准  94-96
  三、 关于重新构建我国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  96-103
    1. 构建反映时代特征的贫困指标体系  96-98
    2. 统一贫困测度的基本指标统计口径  98-101
    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结构应更加综合、全面  101-102
    4. 关于我国基础度量指标与国际标准化度量体系相结合的构想  102-103
第四章 转型期中国贫困状况的宏观与微观分析  103-118
  一、 中国城乡贫困规模的实证分析  103-106
    1. 转型期农村的贫困规模  103-104
    2. 转型期城镇的贫困规模  104-105
    3. 转型期流动人口的贫困规模  105-106
  二、 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及特征分析  106-111
    1. 农村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  106-110
    2. 城镇贫困人口的地域、行业分布  110-111
  三、 转型期中国城乡贫困问题的规律性总结  111-118
    1. 转型期贫困问题的数量规律;全国贫困总量不断减少,但城镇贫困人口在逐步增加  111-112
    2. 转型期贫困问题的致因规律:新旧问题并存,但新问题的致因效果更突出  112-113
    3. 转型期贫困问题的程度规律: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贫困程度仍十分严重  113-115
    4. 转型期贫困问题的结构规律: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并存,但两者正在发生着逆转  115-118
第五章 中国城乡贫困成因的立体透视  118-134
  一、 当代贫困成因的一般解释与评述  118-123
    1. 要素短缺理论  118-119
    2.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119
    3.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119-120
    4. 功能贫困理论  120-121
    5. 贫困文化理论  121-122
    6. 贫困的代际传递理论  122-123
  二、 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分析  123-128
    1. 自然历史因素的积淀  123-125
    2. 人口的数量负担与低素质的恶性循环  125-126
    3. 生态系统的非均衡状态  126-127
    4. 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制约  127-128
  三、 转型期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成因分析  128-134
    1. 转型期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所导致的失业型贫困  128-129
    2. 企业长期亏损所导致的效益型贫困  129-130
    3. 政策调整过程中所导致的福利中断型贫困  130-131
    4.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131-132
    5. 权力腐败与分配不公  132-134
第六章 构建体现穷人权利的反贫困治理结构  134-158
  一、 反贫困治理结构的内涵及要素分析  134-140
    1. 反贫困治理结构的内涵  134-135
    2. 反贫困治理结构的要素分析  135-137
    3. 反贫困治理结构要素协凋作用的要求及实践意义  137-140
  二、 反贫困治理结构制度规范与行为模式的国际借鉴  140-147
    1. 美国:强化参与意识——面向西部开发的法律支持  140-141
    2. 澳大利亚:有效识别穷人——资产测试型社会援助方案  141-143
    3. 马来西亚:在民族平等中体现穷人的权利——政府及公共部门的特殊作用  143-145
    4. 孟加拉:穷人贷款权利的突破——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的成功运作  145-147
  三、 关于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治理结构的主建内容分析  147-158
    1. 制定《国家反贫困法》,体现反贫困治理结构的制度规范  147-148
    2. 重构反贫困治理结构的导向模式,实现政府功能的再定位  148-151
    3. 重塑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转型期贫困人口参与机制与参与形式研究  151-156
    4. 防止责、权、利越位——反腐败监督机制的建立及作用分析  156-158
第七章 转型期中国农村反贫困操作模式的系统研究  158-217
  一、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反贫困意义及经验总结  158-168
    1. 建国以来我国反贫困模式的历史回顾  158-160
    2.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特指对象及目标系统分析  160-162
    3.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战略特点  162-165
    4.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反贫困绩效评价  165-168
  二、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制定与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168-177
    1. 关于计划的余地与未解决温饱的3000万贫困人口问题  169-171
    2. 关于贫困线标准的国内、国际比较问题  171-173
    3. 关于贫困统计监测系统的作用和瞄准贫困人口问题  173-174
    4. 关于扶贫开发中的市场导向和行政计划导向问题  174-175
    5. 关于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与农民负担问题  175-177
  三、 对转型期中国农村反贫困操作模式的实证分析  177-210
    1. 提高贫困地区人口健康存量是反贫困的当务之急  177-180
    2. 旨在消除知识贫困的基础教育应成为反贫困的根本性战略  180-187
    3. 实现反贫困的职业教育与贫困地区“两基”教育的战略性结合  187-190
    4. 建立倾向于贫困地区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  190-195
    5. 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195-201
    6. 积极推广面向贫困地区、面向穷人的小额信贷业务  201-203
    7. 发展特色农业及旅游业,减小WTO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冲击  203-206
    8.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巩固反贫困成果中抑制返贫率  206-207
    9. 建立动态的以工代赈模式,推动移民搬迁工程的有效实施  207-210
  四、 转型期我国农村反贫困操作系统的模型分析  210-217
第八章 构建“就业+保障”型城市反贫困系统  217-236
  一、 立足现实:构建转型期“应保尽保”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17-221
    1.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  217-218
    2. 转型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殊的反贫困功效  218-220
    3. 建方针对穷人的综合性社会救助服务体系  220-221
  二、 着眼未来:构建面向市场、面向穷人的“三线均衡”的社会保障体系  221-226
    1. “应保尽保”原则下低保“扩面”工作的现实速度  221-223
    2. 低保“扩面”速度与“提标”目标的现实矛盾  223-225
    3. 在“三线衔接”中构建面向市场、面向穷人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  225-226
  三、 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应成为转型期城市反贫困的本原性战略  226-236
    1. 低保对象构成比例所反映出的现实问题  226-228
    2. 转型期城市失业与下岗问题的非规范性涵指  228-230
    3. 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失业下岗制度的反贫困意义  230-231
    4. “就业优先”战略是转型期城市反贫困的治本之策  231-236
结语  236-239
主要参考文献  239-250
后记  250-252

相似论文

  1.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2.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3.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4. 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研究,D675.8
  5. 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422.62
  6. 政府职能转换背景下人大执法检查工作的完善,D624
  7. 我国社会转型期慈善伦理的经济学分析,D632.9
  8. 东亚转型国家民主巩固的困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73
  9. 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现象的社会学研究,C912.82
  10. 中国第三次社会转型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G812.0
  1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研究,F124.5
  12. 转型时期我国工会维权的对策研究,D412.6
  13.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环境特征及对策研究,G852
  14.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年),G219.29
  15. 当代主体价值选择的困惑与途径,B018
  16. 经济社会转型期企业信用问题研究,F279.2
  17. 儒家人性论与转型期人性价值的建构,B222
  18. 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控与解决机制,D631.4
  19. 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初探,D625
  20. 传统报业全媒体转型之路研究,G219.2
  21.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政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