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及其评价

作 者: 何艺玲
导 师: 竺肇华;姜春前
学 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发展 规划 评价 社区参与
分类号: F5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350次
引 用: 1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关生态旅游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但目前很多有关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理论与实际联系较弱,所以有必要加强对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本文选择浙江省临安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技术手段和APPA(Appreciative Participatory Planning and Action)与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e)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游客调查、专家咨询调查,并对几家旅行社负责人、生态旅游开发商、导游及农户代表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访谈。针对临安市生态旅游的发展特点主要就以下四个内容进行研究:1)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潜力分析;2)利用GIS技术对临安市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确定临安市的潜在的一、二级生态旅游区;3)以太湖源镇的白沙村和大峡谷镇的上坪村为例,研究当地生态旅游发展中居民参与问题;4)以上坪村为例,进行社区生态旅游CBET(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发展的规划设计。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临安市生态旅游的成功发展得益于临安市良好的生态环境、非木质林产品以及相关生态产业的综合发展和临安市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限制临安市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因子中最突出的是缺乏长远、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社区居民参与不足问题。同时还存在景区雷同且开发速度过快、不良竞争、土地利用冲突、缺乏生态旅游市场的监控体系、森林补偿金不足、景区服务项目雷同、环境保护教育力度弱、利益冲突以及导游业务水平限制等问题,并就以上问题提出了6方面的发展对策。3)通过对临安市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分析认为临安市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确定了临安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为自然性,提出了适合于当地的生态旅游定义及其6个属性和6个用于确定临安市潜在生态旅游单元的指标。通过旅游影响力的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最终确定临安市2个级别的潜在生态旅游区。<WP=5>4)目前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中主要存在以白沙村与上坪村为代表的两种发展模式,跨越式和渐进式。两个村的发展模式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社区参与问题”。主要表现在居民的参与规模、参与项目类型、当地社区参与管理的水平、居民参与决策的意识和程度、相关受益方的关系、信息共享与培训机会以及参与方式与参与水平等7个方面。5)改变临安市目前居民的参与方式和提高居民的参与水平势在必行,也是解决社区参与的关键。居民应该通过发展合理的参与规模、改善目前的参与形式,并加强培训以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参与意识以及在生态旅游活动中的专业技能,在主观上积极创造参与条件。参与的外部条件的创造则需要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开发商建立旅游论坛,为社区参与提供机会。6)发展CBET可以提高当地社区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水平。与临安市上坪村具有相似条件的社区均可以考虑发展CBET。但是要发展CBET并确保其成功,除了APPA的运用外,当地政府或者NGO在社区开展CBET初期应该提供一定帮助,以帮助社区旅游组织逐步实现自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8
Abbreviations  8-17
1 引言  17-35
  1.1 研究背景  17-1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28
    1.2.1 生态旅游的兴起和理论基础  18-21
      1.2.1.1 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  18-19
      1.2.1.2 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19-21
    1.2.2 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  21-23
    1.2.3 生态旅游资源问题  23-24
    1.2.4 生态旅游的规划  24-25
    1.2.5 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  25-28
      1.2.5.1 环境管理  25-27
      1.2.5.2 社区参与  27-28
      1.2.5.3 生态旅游的监测和评估系统  28
  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方法  28-29
  1.4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29-31
  1.5 研究热点  31-32
  1.6 本文所关注的问题  32-35
2 研究地概况与技术路线  35-45
  2.1 研究地概况  35-41
    2.1.1 自然地理条件  35-39
      2.1.1.1 区位  35
      2.1.1.2 地形  35-36
      2.1.1.3 地质  36
      2.1.1.4 土壤  36-37
      2.1.1.5 气象  37
      2.1.1.6 水文  37
      2.1.1.7 植被  37-39
      2.1.1.8 土地面积与利用状况  39
    2.1.2 社会经济条件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39-41
      2.1.2.1 社会经济条件  39
      2.1.2.2 旅游业发展概况  39-40
      2.1.2.3 旅游资源  40-41
  2.2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41-45
    2.2.1 技术路线  41-43
    2.2.2 研究方法  43-45
3 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  45-69
  3.1 临安市生态旅游起步与旅游格局形成  45-46
  3.2 生态旅游的效益分析  46-50
    3.2.1 经济效益  46-48
    3.2.2 社会效益  48-49
    3.2.3 生态效益  49-50
  3.3 临安市生态旅游开发的成功因子分析  50-56
    3.3.1 以资源保护为基础,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50-51
    3.3.2 生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综合发展  51-52
    3.3.3 政策支持  52-53
    3.3.4 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旅游民营企业  53
    3.3.5 政府和景区各司其职,扩大促销  53-55
    3.3.6 发展交通网络,发挥区位优势  55-56
  3.4 临安市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56-66
    3.4.1 缺乏长远、总体的开发战略  56-59
      3.4.1.1 景区开发速度过快  56-57
      3.4.1.2 景区雷同  57
      3.4.1.3 不良竞争  57-58
      3.4.1.4 土地利用冲突  58-59
    3.4.2 缺乏生态旅游市场的监控体系  59
    3.4.3 森林资源效益补偿资金不足  59
    3.4.4 部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合理性  59-60
    3.4.5 景区建设和服务问题  60-61
    3.4.6 环境保护教育力度不足  61-62
    3.4.7 游客的承载量问题  62-64
    3.4.8 利益冲突问题  64-65
    3.4.9 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的问题  65
    3.4.10 导游的业务水平  65-66
  3.5 小结和讨论  66-69
4 临安市生态旅游单元开发规划  69-90
  4.1 临安市生态旅游资源的景观格局分析  69-74
    4.1.1 研究方法  69-72
    4.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72-74
      4.1.2.1 临安市土地利用基本格局分析  72-73
      4.1.2.2 临安市生态旅游资源景观特征  73-74
  4.2 临安市生态旅游单元的确定  74-88
    4.2.1 研究方法  74
    4.2.2 几个关键问题  74-78
      4.2.2.1 确定临安市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  74-76
      4.2.2.2 确定适合于临安市生态旅游的属性  76
      4.2.2.3 确定临安市生态旅游的自然性  76-78
    4.2.3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潜在生态旅游单元  78-87
      4.2.3.1 生态旅游价值评价指标的确定  78-80
      4.2.3.2 指标与特征图层的提取与叠加分析  80-86
      4.2.3.3 潜在生态旅游区空间分布特征  86-87
    4.2.4 小结和推论  87-88
  4.3 结论  88-90
5 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  90-110
  5.1 案例1:渐进式—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模式  90-97
    5.1.1 白沙村概况  90-92
      5.1.1.1 自然经济概况  90-91
      5.1.1.2 太湖源景区特点  91
      5.1.1.3 白沙村发展模式  91-92
    5.1.2 生态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92-97
      5.1.2.1 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92-95
      5.1.2.2 面临的挑战  95-97
  5.2 案例2:跨越式—临安市大峡谷镇上坪村模式  97-102
    5.2.1 上坪村概况  97-99
      5.2.1.1 自然经济概况  97
      5.2.1.2 浙西大峡谷景区与白马崖景区的特点  97-98
      5.2.1.3 上坪村的发展之路  98-99
    5.2.2 生态旅游对上坪村的影响  99-102
      5.2.2.1 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99-101
      5.2.2.2 面临的挑战  101-102
  5.3 健康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  102-109
    5.3.1 参与规模  102-103
    5.3.2 参与项目  103-104
    5.3.3 社区管理水平  104
    5.3.4 参与决策的意识和程度  104-105
    5.3.5 相关受益方的关系  105-107
    5.3.6 信息共享与培训机会  107
    5.3.7 参与方式与参与水平  107-109
  5.4 本章小结  109-110
6 社区生态旅游的设计—以上坪村为例  110-124
  6.1 为什么要发展社区生态旅游?  110-112
  6.2 APPA方法的介绍  112-113
  6.3 实例研究:上坪村发展CBET的步骤  113-119
  6.4 小结  119-124
7 结论与建议  124-127
参考文献  127-135
附录1  135-143
附录2  143-146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3.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4.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5.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6.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7.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8. 动态环境下移动对象导航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TP301.6
  9. 面向火箭发动机的数字化装配工艺系统研究与开发,TP391.7
  10.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TP242
  11. 基于全局视觉的仿人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TP242.6
  12. 晶圆传输机器人关键控制技术研究,TP242.2
  13. 再入弹头的移动质心控制方法研究,TJ765.23
  14.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15.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F592.7
  16.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17.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18.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19.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0.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21.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