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魏中央集权过程研究

作 者: 张甫荣
导 师: 张泽咸
学 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中央集权 过程研究 北魏初期 北魏政权 中央政权 地方分权 孝文帝改革 支配力 计口受田 官吏集团
分类号: K239.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627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北魏是稳定地统治中原地区100多年的第一个少数民族王朝。他们为什么改革了本族固有的姓名、语言和服饰呢?世界历史上尚未有过统治民族主动放弃已使用过的本民族的姓氏和语言,接受被统治民族的姓氏和语言的先例。为什么北魏政权达到鼎盛时候突然推行了改革?那么实施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呢? 目前历史学界普遍主张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汉化,果真如此,其推行汉化的目的是什么?北魏只为汉化推行改革吗?一般来说,由中央推行的改革,都是为了富国强兵,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所有统治权力应集中在中央。改革的成功和失败与中央集权有密切的关系。中央推进改革的能力也与中央集权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这一点来进行研究。 中央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中央不仅仅是皇帝一个人。皇帝是中央的顶点,而不是中央本身。中央是指以皇帝为中心的皇室和支持皇室存立的宗亲和官吏集团。过去研究普遍认为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政治权力和地方势力之间的政治隶属关系。当然应该包括这一点。但是为了扩大中央政权的影响力,而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活诸多方面展开的中央集权的措施,也是属于中央集权的范畴。 当中央控制地方时认为实现了中央集权,相反中央不能控制地方则认为是地方分权,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中央集权或完整的地方分权,只限在很短的一段时期,实际上其演变推移的过程,反而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因此,研究中央集权过程是有利于把握一个王朝的变化和性质,研究中央权力的变化发展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而有价值的,所以本文对中央集权的过程做了阐述。 本文试图从中央集权的角度理解北魏政权。本文将北魏中央集权的变化过程及其特点分为四大阶段,进行研究。主要论点: 第一章是以武力的方式初步确立中央集权的道武帝到太武帝时期:北魏初期政权通过武力和有组织的军事系统,扩大支配领域与支配力量,而以战掠物增加国家财富而扩充统治的物质基础,军事专政的色彩尚浓厚。逐渐实行双重体制,建设政权。解散部落,分土定居,徙民而计口受田,加强基层大众的直接控制。为了要统治华北地区,需要汉族士人的统治经验,吸引汉人参政,利用他们加强对华北进行统治。其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得不进行打击汉人的情况。 第二章是通过改善用人体制,稳定中央集权的文成帝和献文帝时期:维持军事方面的稳定,推行掌握旧官僚的措施,扩大对地方权力的中央统治力度,使选举得人,刷新吏治,加强监察,力图作到上命下达,以扩充朝廷的支配力量。 第三章是通过大举改革,达到中央集权顶峰的孝文帝时期:大力推行改革措施,棒禄制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秉公守法的官吏和惩处违令的宫僚,有利于中央掌握官吏。均田制和三长制用土地分配措施,把握基层民众,将其归入到国家的编户齐民之中。迁洛是定都于中原之中心,以利于扩大统治力。以洛阳为中心重新选定新的标准语是中央集权统治的必然程序。为适合中原气候,北魏政权推行强制性服饰改革。同时国家强行推行的胡汉士人阶层秩序的重组,通过通婚的手段确立中央权威。按唯才是举的原则,逐渐改革选举制,慎重选举官吏。 第四章是中央集权日趋衰颓的宣武帝及其后时期:朝纲不振,在于委用非人,不可能产生正确的决策,自然也不可能有清明的政治,也不可能存在有所作为的中央集权政府了。停年格实施后,宫吏管理制度紊乱,削弱了中央的影响力,也加快了北魏的灭亡。身分低贱、生活艰难的军人,公开造反。原先赖以立国的强大军事实力,己是战斗力涣散,被野心家利用,不再是由朝廷直接掌控的有效武装力量。由是原来声威强大的中央政权,迅速陷于衰颓。

全文目录


序言  8-11
第一章 军事征服和政权建设:道武帝至太武帝时期  11-34
  第一节 武力征服起家  11-22
    一、 兵员构成、组织和规模  11-15
    二、 通过征服战争稳定华北统治  15-19
    三、 掠夺与班赐  19-22
  第二节 政权建设  22-28
    一、 双重体制政权机构  22-26
    二、 加强基层大众的直接控制  26-28
  第三节 任用汉人官僚  28-34
    一、 汉人登用与建置体制  29-30
    二、 崔浩事件的意义  30-34
第二章 控扼勋旧,选拔贤能:文成帝,献文帝时期  34-42
  第一节 掌握旧官僚  34-37
    一、 诛宗王除异已  34-36
    二、 稳定南北边防  36-37
  第二节 选拔贤能  37-42
    一、 整顿吏治  37-39
    二、 加强监察  39-42
第三章 大力改革推进中央集权:冯后与孝文帝时期  42-66
  第一节 俸禄制均田制与三长制  42-53
    一、 俸禄制与惩贪  42-44
    二、 均田制的施行和掌握基层  44-47
    三、 三长制施行和编户化政策  47-53
  第二节 迁都洛阳与定姓族:太和后期改革  53-66
    一、 迁洛重大意义  53-57
    二、 言语服装的统一  57-61
    三、 定姓族  61-63
    四、 改官制  63-66
第四章 中央政权日趋削弱以至最终崩坏:宣武帝以后  66-74
  第一节 开拓南疆与朝纲不振  66-67
    一、 开拓南疆  66
    二、 朝纲不振  66-67
  第二节 排抑武人,导致北镇叛乱  67-72
    一、 中兵激变与停年格  67-68
    二、 边镇兵叛乱  68-72
  第三节 洛阳政权瓦解  72-74
    一、 百姓饥贫,帑藏空竭  72
    二、 权强擅命,洛阳政权瓦解  72-74
主要参考文献  74-77

相似论文

  1. 不同晶形的硫酸钙晶体生长控制研究,O614.231
  2. 目标导向与知识导向对无意识思维的作用研究,J502
  3. 基于政府招商引资的项目选址过程研究,F272
  4. 明代巡抚与中央政府关系探究,K248
  5. 明代通政司研究,K248
  6. 基于市场支配力的排污权交易研究,F205
  7. 中外财产申报制度比较分析,D630.9
  8. 微发泡过程装置设计及过程研究,TQ327.8
  9. 中央集权化政策的背后,K561.5
  10. 英、法、日中央与地方税权改革及其启示,D912.2
  11. 中央与地方适度分权视域下地方权力制约问题探讨,D630
  12. 上海市足球学校发展过程的研究,G843
  13. 贾谊控藩思想的影响及其评价,K234.1
  14. 北宋前中叶财政体制的变迁,K244
  15. 从组织到实施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全过程研究,TU982.29
  16. 基于效果逻辑的创业学习过程研究,F272
  17. 自由的困境与自由的保障,D09
  18. 明代勘合制度考,K248
  19. 塔城市民汉合校政策及其实施过程研究,G759.2
  20. 以关联—顺应论研究美剧字幕翻译的策略,H315.9
  21. 基于有声思维的英汉、汉英词汇空缺翻译过程研究,H315.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三国、晋、南北朝(220~589年) > 南北朝(386~589年) > 北朝(386~581年) > 北魏(386~534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