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

作 者: 王毓红
导 师: 王钟陵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诗学 文心雕龙 文学体裁
分类号: I10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71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以《文心雕龙》与《诗学》为研究对象,侧重于探讨以刘勰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中西体裁理论的特点。 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简述本论文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亚里士多德共时态的体裁理论。第一,从辨析诗的本质属性入手,阐明创造性摹仿是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并说明在其之上,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对美的艺术与技艺以及诗与艺术的划分。第二,从摹仿所用的媒介、所取的对象和所采用的方式三个层面,阐释亚里士多德的体裁分类理论。第三,由对亚里士多德有关悲剧与史诗理论的分析,说明亚里士多德体裁理论的特点是在悲剧与史诗的相互关系中确立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在整个体裁系统中的地位。第四,通过对亚里士多德有关悲剧与喜剧起源及其演变理论的剖析,说明亚里士多德共时态体裁理论中有历时性的一面。 第二章通过对《文心雕龙》中有关篇章的读解,考察刘勰历时态的体裁理论。第一,刘勰体裁理论注重追溯各种体裁的来源,详尽描述每一种体裁的演变过程,并通过具体历史事件对体裁的兴衰加以说明。第二,在对体裁的历史演变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刘勰一方面总结出某一种体裁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揭示出体裁演变的普遍规律。第三,刘勰通过对体裁内部自身在名称、种类、体制结构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历史演进过程中体裁自身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第四,刘勰通过对形成体裁的社会环境、政治文化氛围以及创作主体的主导作用的分析,说明体裁摘要 历时与共时:《文0雕挪与《诗学))#$t:BR论比较研究的生成和发展依赖于一个复杂的内外条件系统。第五,由对刘腮所说的“敷理以举统”、“释名以章义”的剖析,说明刘褴历时态体裁理论中有共时性的一面。 第三章从研究范畴、分类空间两个视域,对刘鹉和亚里士多德体裁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说明在这两方面,刘揽与亚里士多德的思路是截然相反的:前者把无韵的、具有实践目的性的文章排斥在体裁之外,并依据逻辑性原则建立了静态的、立体的、多等级层次性的体裁分类空间;后者则文、笔并重,并依据承续性原则建立了动态的、平面的、历时性的体裁分类空间。 第四、五两章基于前面的论述,进一步分别从研究范畴和分类空间两个视域分析中西体裁理论的差异,说明刘腮和亚里士多德的体裁理论对于中西诗学所具有的代表性。 本文以导师王钟陵先生所提出的“原生态式的把握方式”(参见《文学史新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为指导性原则,在对两部文本进行比较研究时,力图“尽量浑混主客体的畦域”,“使对象在主体界限中的生成具有更为丰富的原初的色调”(同上),而不以任何一种先入之见或理论模式去演绎文本。

全文目录


引言  6-8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共时态体裁理论  8-37
  第一节 诗是一种用语言摹仿现实存在的技艺:亚里士多德对诗本质的界定  8-15
  第二节 史诗、戏剧和抒情诗:亚里士多德体裁分类理论  15-19
  第三节 诗的艺术中的悲剧与史诗体裁理论  19-30
  第四节 共时中的历时:亚里士多德体裁理论的二元性  30-37
第二章 刘勰历时态体裁理论  37-54
  第一节 原始以表末:刘勰时间之维中的体裁理论  37-38
  第二节 独立性与互渗性:体裁演变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38-43
  第三节 诗有恒裁:历史演进过程中体裁自身的统一性与连续性  43-45
  第四节 作家与社会:体裁演化的条件系统  45-50
  第五节 历时中的共时:刘勰体裁理论的二元性  50-54
第三章 刘勰与亚里士多德体裁理论之比较  54-66
  第一节 文笔并重与诗:刘勰与亚里士多德体裁理论不同的研究范畴  54-58
  第二节 刘勰与亚里士多德体裁分类空间上的区别  58-66
第四章 文章与诗的艺术:中西体裁理论在研究范畴上的差异  66-82
  第一节 诗的艺术:西方体裁研究的范围  66-72
  第二节 文囿恢弘:中国古代普泛的体裁研究范畴  72-82
第五章 线形与非线形:中西体裁理论在分类空间上的差异  82-101
  第一节 作为美的艺术的诗的多层次立体划分:西方体裁分类空间  82-93
  第二节 历时性:中国古代体裁分类空间  93-101
结语: 走向比较诗学  101-103
主要参考文献  103-107

相似论文

  1. 张嵲及其诗歌研究,I207.22
  2. 诗学视域下《洛丽塔》中陌生化手法在汉译中的再现研究,I046
  3. 洪亮吉诗学思想研究,I207.22
  4. 顾起元及其诗文研究,I206.2
  5. 追求“艺术空间无限可能性”的双子星座,I207.42
  6. 霍克斯英译本《柳毅传书》中的操纵性,H315.9
  7. 翻译诗学与汉语新格律诗,I046
  8. “改写理论”视角下《汤姆叔叔的小屋》三个中译本语言多样性的研究,H315.9
  9. 从Lefevere的操纵理论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H315.9
  10. 生命·诗与思·真,I207.25
  11.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研究,I207.22
  12. 论新时期政治抒情诗,I207.25
  13. 现代安徽诗人诗学批评,I207.25
  14. 新时期先锋诗人诗论研究,I207.25
  15. 黄任研究,I207.22
  16. 《文心雕龙》“味”论解析,I206.2
  17. 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中的冲突与困惑,I561
  18. 《宠儿》的文化诗学解读,I712.074
  19. 艾略特诗学理论探析,I561
  20. 辜鸿铭《论语》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H315.9
  21. 赵蕃诗歌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世界文学 > 作品评论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