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血浆HSP70抗体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变化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

作 者: 冷雪
导 师: 钱令嘉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专 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关键词: HSP70抗体 动脉粥样硬化 HSP70-IC 血管细胞 FcγRs
分类号: R543.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研究认为,免疫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但已有的研究尚难以完全解释其发生的分子机制。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机制的探寻中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显示了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和HSP70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患者的血浆中不仅HSP70水平显著升高,而且发现其抗体的存在;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显示,血浆中显著升高的HSP70抗体的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性别和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血浆HSP70升高和HSP70抗体的出现参与了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血浆HSP70抗体水平变化及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并不清楚。为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HSP70抗体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认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HSP70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探索血浆HSP70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机制;并进一步研究血浆HSP70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为揭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探寻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措施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一、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HSP70抗体水平的变化本研究采用高脂膳食喂养Wistar大鼠10w,以大鼠血脂水平和主动脉病理学观察确认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建立,结果显示,高脂组大鼠高脂膳食2w,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逐渐升高;而血浆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大鼠主动脉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鼠高脂膳食10w后血管壁内膜增厚,形成片状或点状钙化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典型病理改变,表明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HSP70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高脂组大鼠高脂膳食4w,大鼠血浆总HSP70 IgG和IgM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于大鼠主动脉出现病理改变时间(6w),并随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逐渐升高; 10w时,高脂组大鼠血浆总IgG、IgG1、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w,而IgA、IgG2a,IgG2b水平无显著改变。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HSP70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HSP70抗体亚类水平发生改变。为探索血浆HSP70抗体产生的机制,进一步检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HSP70水平,结果显示,高脂组大鼠高脂膳食2w,大鼠血浆HSP7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18±0.021 g/ml vs 0.087±0.014 g/ml),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逐渐升高;蛋白免疫印记检测大鼠血浆HSP70复合物水平变化,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HSP70复合物种类及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血浆HSP70水平升高及血浆HSP70复合物水平变化是血浆HSP70抗体产生的机制之一。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HSP70抗体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为观察血浆HSP70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杂交瘤技术研制HSP70单克隆抗体BD091,竞争ELISA方法显示,BD091与血浆HSP70抗体具有相同结合位点。采用抗体尾静脉注射方法给予大鼠HSP70抗体BD091(IgG1,aa 384-642)或SPA-810 (aa 437-504),结果显示:BD091抗体可以诱导大鼠血管损伤,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面积及斑块内SMCs、MΦ、T细胞数目,提高斑块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表达水平; SPA-810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无显著影响。同时检测大鼠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HSP70抗体处理组大鼠血脂水平未发生显著改变;表明识别HSP70特异性位点的HSP70抗体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这种作用不会改变大鼠血脂水平。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HSP70表达水平升高。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大鼠血浆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血浆HSP70抗体水平显著相关。采用20 g/ml OxLDL干预血管内皮细胞12h,使血管内皮细胞HSP70表达水平升高,诱导HSP70定位于细胞膜的HSP70增多。为研究HSP70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给予血管内皮细胞20 g/ml OxLDL 12h,未见细胞培养中LDH水平显著升高;而当再加入HSP70抗体和补体或外周血淋巴细胞后,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显著升高;表明HSP70抗体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进一步研究血浆HSP70抗体的作用机制,采用改良ELISA方法检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HSP70抗原抗体复合物(HSP70-IC)水平,结果显示,高脂组大鼠高脂膳食8w后血浆HSP70-I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逐步升高,提示HSP70-IC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应用PEG沉淀法制备HSP70-IC(BD091-IC),采用细胞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血管内皮细胞数目,结果显示:HSP70-IC可以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诱导细胞ICAM-1表达水平升高,并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血管内皮细胞数目;而单独给予血管内皮细胞BD091或HSP70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血管内皮细胞无显著影响;表明HSP70-IC可以介导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为观察HSP70-IC对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水平,结果发现50 g/ml以上浓度HSP70-IC可以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平滑肌细胞培养液中PDGF-BB、MCP-1水平。应用划痕实验和Boyden Chamber实验观察到HSP70-IC可以诱导平滑肌细胞的迁移。Fcγ受体(FcγRs)是位于细胞膜表面的IC特异性受体。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FcγRs表达水平,结果显示,50 g/ml HSP70-IC干预平滑肌细胞6h后,细胞FcγRI、FcγRIII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并随着HSP70-IC干预浓度的提高而升高;而单独给予平滑肌细胞BD091和HSP70未见导致平滑肌细胞FcγRI和FcγRIII表达水平显著变化,表明HSP70-IC可以诱导平滑肌细胞FcγRI和FcγRIII表达;应用蛋白免疫印记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NF-κB/ERK通路活化状态,发现50 g/ml HSP70-IC可以诱导平滑肌细NF-κB/ERK通路活化。上述结果提示,HSP70-IC可诱导平滑肌细胞FcγRs表达升高,HSP70-IC与FcγRs相互作用,激活NF-κB/ERK通路,促使平滑肌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导致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综上所述,高脂膳食所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HSP70水平升高和血浆HSP70复合物异常增多导致血浆HSP70抗体产生,并继而诱导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斑块内浸润细胞数目,提高斑块中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HSP70抗体促进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可能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浆HSP70形成HSP70-IC,并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而实现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8
英文摘要  8-12
缩略词对照表  12-14
前言  14-17
第一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 HSP70 抗体水平的变化  17-36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建立  19-23
    一、材料与方法  19-21
    二、实验结果  21-23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HSP70抗体水平的变化  23-29
    一、材料与方法  23-25
    二、实验结果  25-29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中血浆HSP70抗体产生的机制  29-34
    一、材料与方法  29-32
    二、实验结果  32-34
    小结  34
  第四节 讨论  34-36
第二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 HSP70 抗体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  36-109
  第一节 大鼠HSP70单克隆抗体研制  38-52
    一 材料与方法  38-43
    二、实验结果  43-52
  第二节 HSP70 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52-64
    一、材料与方法  53-57
    二、实验结果  57-64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浆 HSP70 抗原抗体复合物水平变化  64-70
    一、材料与方法  65-67
    二、实验结果  67-70
  第四节 HSP70抗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70-101
    一、材料与方法  70-79
    二、实验结果  79-101
    小结  101
  第五节 讨论  101-109
全文讨论  109-112
结论  112-113
参考文献  113-122
文献综述  122-128
代表性论著  128-136
个人简历  136-140
致谢  140

相似论文

  1.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3.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4.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5.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与载脂蛋白C3、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743.33
  6. IL-8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机制及G31P的作用初探,R363
  7. P-选择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免疫功能成熟的影响,R543.5
  8. Cx-43、caspase-3、MMP-2在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皮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R541.4
  9. E1A激活基因阻遏子蛋白对病理性血管内皮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R363
  10. 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评价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颈动脉硬化及管壁弹性,R445.1
  11. EL antisense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R543.5
  12.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R541.4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R563.9
  1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一氧化氮合酶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R743.33
  15. MPO、IL-18和INF-γ在人冠状动脉中的表达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初步研究,R541.4
  16.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R541.4
  17. 脂多糖3年变化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演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R543.5
  18.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相关生化hs-CRP和LDL-C的变化,R743.3
  19. ox-LDL对VSMC表达SDF-1α的影响及其对VSMC和SPC趋化作用的研究,R363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稳态变化研究,R541.4
  21. 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的功能研究,R543.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血管疾病 > 动脉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