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

作 者: 陶小红
导 师: 张庆善
学 校: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专 业: 艺术学
关键词: 张爱玲 《红楼梦》 小说 艺术手法 审美风格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张爱玲小说创作受《红楼梦》影响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全文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学术史的角度对涉及该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六十多年来,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1943年至1949年的惊艳期,1950年至1979年的重现期,1980年至1999年的繁荣期,以及2000年至今的延续期。第二部分是从思想性的角度挖掘《红楼梦》之于张爱玲小说的深刻影响。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主题意蕴,曹雪芹与张爱玲都是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演绎着具有哲学意蕴的浮华与苍凉的永恒主题。其二是悲剧精神,张爱玲小说如同《红楼梦》均为存在悲剧,二者的共性是:表现普通人在生存过程中,无法回避和逃离的个体生命意志与生存有限境遇之间的必然冲突;在平凡事态中演绎人生悲剧,其矛盾冲突具有平缓性特征;悲剧的根源则来自永无止境的生存欲望的追求,以及自我获得的艰难。第三部分从艺术创作手法层面进行对比阐释。两位作者均注重运用艺术空白手法,这使得作品的艺术魅力得以极大提升,引发了超文本阐释效应。通过淡化或省略情节来设置结构空白,利用价值判断空缺和意象替代来经营意义空白,避开人物肖像具象实描留下形象描写空白,都是曹雪芹和张爱玲贯用的技巧。第四部分针对二者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展开分析研究。论文以张爱玲的代表作《倾城之恋》为例,把男女主人公与《红楼梦》进行对比,发现《红楼梦》的艺术投影。范柳原和贾宝玉的追寻与愿望表现出了人类终极追求的某些共同旨归,具有超越时空的共性存在价值。白流苏与林黛玉都把希望寄托于爱情,把爱情寄托于婚姻,为爱情而煎熬而失落,因爱情而坚忍而无畏。第五部分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前后期受《红楼梦》影响而表现出的不同风格进行了阐述论证。张爱玲前期小说创作携带着浓烈的红楼之风,无论是语言表达、人物塑造还是艺术创作手法诸如意象营造、细节描写等方面都让人感觉与《红楼梦》行文相似、风格一致。而后期小说与《红楼梦》形似的印记似乎已难察觉,这并非出于作者红楼情结的消解,而是她在小说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后期张爱玲继承《红楼梦》内在审美风韵的表现在于,对“平淡而近自然”的吸纳,对真实再现的偏爱,以及对含蓄韵致的领悟与尝试。而源于《红楼梦》的苍凉的悲剧神韵、超越时代的男女题材则是贯穿于张爱玲小说前后期的一贯风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2
引言  12-18
第一章 张爱玲《红楼梦》研究述评  18-38
  第一节 惊艳期(1943-1949)  18-21
  第二节 重现期(1950-1979)  21-26
  第三节 繁荣期(1980-1999)  26-32
  第四节 延续期(2000-2008)  32-38
第二章 一样的悲剧,苍凉的存在——悲剧神韵的承继  38-45
  第一节 存在悲剧  38-40
  第二节 个体生命与生存境遇的冲突  40-42
  第三节 欲望与自我获得  42-45
第三章 浮华与苍凉——永恒主题的共同演绎  45-58
  第一节 浮华与苍凉的共同主题  45-48
  第二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家族的兴衰  48-52
  第三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美好爱情的幻灭  52-54
  第四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美丽人生的毁灭  54-56
  第五节 美学与文化特质相似的造就  56-58
第四章 不写之写,意蕴无限——艺术空白的运用  58-73
  第一节 艺术空白手法的运用与继承  58-61
  第二节 淡化或省略情节设置结构空白  61-64
  第三节 价值判断空缺与意象替代经营意义空白  64-69
  第四节 避开人物肖像具象实描留下形象描写空白  69-73
第五章 人物形象的艺术投影(一)——范柳原与贾宝玉  73-86
  第一节 传统价值期待与社会规约的背离  73-76
  第二节 孤独的行走者  76-78
  第三节 坚定的真爱追寻者  78-82
  第四节 悲凉的哲学感悟者  82-84
  第五节 无私超脱与自私平凡  84-86
第六章 人物形象的艺术投影(二)——白流苏与林黛玉  86-97
  第一节 灵秀婀娜的古典美  86-88
  第二节 漂泊而孤寂  88-90
  第三节 觉醒与自守  90-92
  第四节 坚忍而无畏  92-95
  第五节 诗与俗  95-97
第七章 从《传奇》到《小团圆》——《红楼梦》影响轨迹寻踪  97-120
  第一节 前期的红楼之风  97-103
  第二节 后期质的承接  103-114
  第三节 一贯的坚守  114-120
结语  120-123
参考文献  123-132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132-134
致谢  134-135

相似论文

  1. 中学语文外国小说教学研究,G633.3
  2. 言语生命表现论视野下高中鲁迅小说教学研究,G633.3
  3. 不确定性和元小说:《马赛克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研究,I712.074
  4.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5. 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I207.42
  6. 文学的影像诠释—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审美转换,J905
  7. 《红楼梦》和《玉楼梦》人物形象对比分析,I106.4
  8. 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H146
  9. 《红楼梦》两译本中模糊语翻译对比研究,I046
  10. 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11. 论柴四郎的《佳人奇偶记》,I313.074
  12. 从影视叙事及风格看87版和2010版《红楼梦》电视剧,J905
  13.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14. 电视剧《三国演义》与《三国》的比较研究,J905
  15. 论余华小说的审丑现象,I207.42
  16. 徐坤小说语言变异研究,I207.42
  17. 反讽——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修辞策略,I207.42
  18. 八十年代小说对话变异现象研究,I207.42
  19. 论个体生命的存在、自由、觉醒与超越,I207.42
  20. 佛性的沉浮,I207.42
  21. 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