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及盐酸千金藤碱对其治疗作用的研究

作 者: 马方
导 师: 王庆端;张艳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药理学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盐酸千金藤碱 地塞米松 高脂性脂肪肝 脂代谢 脂质过氧化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和目的:高脂性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种类型,它从单纯性脂肪变性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高脂性脂肪肝的高发病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积极研发其治疗的理想药物意义重大。本课题探讨建立小鼠高脂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方法,并观察盐酸千金藤碱(CH)对该模型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对该模型小鼠脂代谢脂质过氧化机制方面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分别观察三种脂肪肝动物模型:四氯化碳、地塞米松加高脂饮食、酒精所致小鼠脂肪肝模型血脂的变化,检测小鼠血脂水平和转氨酶活性,以筛选表现高脂血症的动物模型。(2)通过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的同时灌服高脂乳剂复制小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检测小鼠血脂及肝脂水平,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定小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3)复制地塞米松和高脂饮食所致的小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应用不同剂量CH对其进行治疗,并以注射用硫普罗宁为阳性对照药,检测小鼠血脂及肝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同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小鼠肝脏细胞改善情况。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四氯化碳模型组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脂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没有统计学差异;地塞米松模型组血清中两种转氨酶活性和血脂都显著性升高(P<0.01);酒精模型组血清ALT活性显著升高(P<0.01),其他三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鼠脂肪肝模型组血清中TG、TC、ALT、AST均显著性升高(P<0.01),肝匀浆中TG、TC含量及肝脏指数亦显著性增高(P<0.01),病理检查可见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性浸润,表明成功建立小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ALT、AST活性和肝组织TG、TC、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均表明成功建立了小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CH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G、TC、ALT、AST及肝组织TG、TC、MDA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通过大体标本和肝脏病理学检查得知,不同剂量CH均能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情况,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1)三种模型中,地塞米松加高脂饮食所致脂肪肝小鼠模型中同时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及肝脏损伤,值得进一步全面评价。(2)成功建立地塞米松和高脂饮食所致的小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3)CH对地塞米松和高脂饮食所致的小鼠高脂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方面有关。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缩写词对照表  10-11
引言  11-14
第一部分 三种脂肪肝小鼠模型血清中脂质及转氨酶的变化  14-21
  1.1 材料与方法  14-16
  1.2 结果  16-19
  1.3 讨论  19-20
  1.4 小结  20-21
第二部分 小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21-27
  2.1 材料与方法  21-22
  2.2 结果  22-24
  2.3 讨论  24-26
  2.4 小结  26-27
第三部分 盐酸千金藤碱对小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研究  27-41
  3.1 材料与方法  27-30
  3.2 结果  30-38
  3.3 讨论  38-39
  3.4 小结  39-41
参考文献  41-45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45-60
  参考文献  55-60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0-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血脂影响及抗氧化作用,R965
  2. 维生素E和C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S963.1
  3. 高频电磁场治疗兔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研究,R687.3
  4. 姜黄素对运输应激状态下生长猪海马NO-NOS系统的影响,S858.28
  5. 420nm强脉冲光对痤疮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R758.733
  6. 大鼠脑积水侧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742.7
  7. 粪肠球菌对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MMP-8表达的影响研究,R781.34
  8. 归芩合剂治疗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实验研究,R285.5
  9.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Aiolos基因表达及血清IgE的影响,R562.25
  10. 艾迪莎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MMP-2和TNF-α表达的影响,R574.62
  11. 调脂颗粒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2. Edaravone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早期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R965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地塞米松对肺泡Ⅱ细胞表达表面活性蛋白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及意义,R363
  14. UCMSCs经枕大池移植治疗发育鼠HIE后遗症实验研究,R722.1
  15.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兔移植性肝肿瘤的实验研究,R817.5
  16. 应用MADB-106乳腺癌细胞构建大鼠转移性骨癌痛模型,R738.1
  17. 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R743.3
  18. 不同蛋白含量饮食对肾损伤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R692
  19. 扩大中颅底入路颈内动脉岩骨段血管搭桥术的显微解剖及动物实验研究,R322.8
  20. 隐球菌脑膜脑炎动物模型与临床MRI初步研究,R445.2
  21. 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促排卵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S853.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