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P物质联合表皮干细胞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朱飞滨
导 师: 刘德伍;张红艳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P物质 表皮干细胞 创面愈合 神经再生 糖尿病
分类号: R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及其生物特性,观察P物质联合表皮干细胞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神经再生的影响,为糖尿病创面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1)SD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65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取成模糖尿病和正常大鼠背部全层皮肤,采用胰蛋白酶和乙二胺四乙酸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Ⅳ型胶原黏附法纯化培养表皮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克隆形成,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克隆形成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K19、β1-integrin阳性表达,图像分析软件测定阳性细胞的积分吸光度(IA)值。2)取成功建模的糖尿病大鼠48只,于背部脊柱两侧以特制打孔器致直径1.8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只大鼠四个创面用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四组(A组:表皮干细胞+P物质组;B组:表皮干细胞组;C组:P物质组;D组:单纯羊膜对照组)其中A、B两组分别用羊膜负载的表皮干细胞移植修复;A、C两组分别于移植后在创周及创中注射10-7mol/L的P物质250μ1,B组和D组同等条件下注射P物质溶剂作对照,每日2次,连用4天。动态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Ⅰ型胶原、Ⅲ型胶原、PGP9.5和P物质染色观察创面胶原变化与创面神经再生情况。结果:1)糖尿病组大鼠表皮干细胞原代贴壁数量较少,其克隆形成率为7.43%±1.2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5.37%±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表皮干细胞的K19、β1-integrin均呈阳性表达,糖尿病组阳性细胞的IA值分别为86.17±10.54、26.35±7.63,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60.31±36.52、59.46±1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B、C和D组相比较,A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皮肤组织中Ⅰ型、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多。A、C两组创面组织中有大量PGP9.5和P物质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再生,部分神经纤维末梢向表皮延伸接近表皮组织。B、D组仅见创面组织深层有少量PGP9.5和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组织表达,未见神经纤维末梢向表皮延伸。结论:1)在本培养体系条件下能成功的分离培养糖尿病大鼠表皮干细胞,其体外增殖能力较正常皮肤增殖能力弱,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创面难愈的重要因素之一。2)联合应用外源性SP和表皮干细胞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与神经再生,为糖尿病创面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1章 前言  10-12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12-22
  2.1 材料  12-13
    2.1.1 实验动物  12
    2.1.2 主要试剂  12
    2.1.3 主要仪器  12-13
  2.2 实验方法  13-21
    2.2.1 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13
    2.2.2 表皮干细胞分离培养  13-14
    2.2.3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  14-15
    2.2.4 细胞克隆形成率的测定  15
    2.2.5 表皮干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15-16
    2.2.6 羊膜载体构建  16
    2.2.7 动物实验分组  16
    2.2.8 创面愈合观察  16-17
    2.2.9 组织病理学检测  17-21
  2.3 统计学处理  21-22
第3章 结果  22-34
  3.1 糖尿病大鼠成模观察  22
  3.2 培养的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22-23
  3.3 表皮干细胞鉴定与图像分析  23-24
  3.4 表皮干细胞克隆形成率  24
  3.5 表皮干细胞生长曲线  24
  3.6 羊膜载体的构建情况  24-25
  3.7 创面愈合与组织学观察  25-29
  3.8 总胶原Masson特染结果  29-30
  3.9 Ⅰ型和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0-31
  3.10 PGP9.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1-32
  3.11 感觉神经肽P物质(S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2-34
第4章 讨论  34-38
  4.1 糖尿病大鼠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的可行性与意义  34-35
  4.2 P物质联合表皮干细胞对糖尿病创面的促愈作用和神经再生机制的探讨  35-38
第5章 结论  38-39
致谢  39-40
参考文献  40-43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3-44
综述  44-57
  参考文献  53-57

相似论文

  1. 生物质直接再燃的数值模拟,TK16
  2. 不同再燃燃料还原NO_X反应过程的试验研究,TK227.1
  3. 上吸式生物质空气气化及焦油低减技术研究,TK6
  4. 船舶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922.294
  5.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6.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7. 竹材中非纤维素物质去除的环保工艺与方法探讨,TS652
  8.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9. 锅炉排烟中二氧化硫吸收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X701.3
  10.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及纤维板,X712
  11.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并用于水中多环芳烃治理,X712
  12. 烤烟挥发酸、挥发碱含量分布特点及与品质指标的关系,S572
  13.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TQ463
  14. 烤烟密集烘烤关键工艺条件优化研究,TS44
  15. Bacillus subtilis fmbj对桃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拮抗机理及应用研究,S476
  16. 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5.621
  17. 不同移栽期的气候生态因素对烤烟品质及成熟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S572
  18. 刘燕池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R249
  19.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心脏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R259
  20. 鱼腥草对糖尿病的影响及药理学分析,R285.5
  21.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创伤外科学 > 创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