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

作 者: 张帆
导 师: 吕舟
学 校: 清华大学
专 业: 建筑学
关键词: 梁思成 建筑史学思想 中国建筑史 唯物史观
分类号: TU-0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3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对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探讨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部分。对于其建国前学术成果的研究已较为全面和深入,分别从各个侧面归纳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在思想、观念和方法上的表现特征,对其建筑史研究的内在动因也有较为深入的探索。但是,这类研究更多地强调对梁思成的建筑史研究成果进行剖析,鲜有关注同时代国内外学者同类建筑史研究著作的比较研究。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拟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同时代建筑史家如日本学者伊东忠太、乐嘉藻以及王璧文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试图还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整体学术环境,以历史的视角重新审视梁思成早期中国建筑史研究在学术思想、基础理论层面的创新及突破。梁思成于抗战时期完成的《中国建筑史》一书可谓中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一座里程碑,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梁思成整个学术生涯中对中国建筑史所进行的全部思考。梁思成建国后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他积极主动地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建筑史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作为最早发表此类文章的学者在新的政治环境下其研究思路也有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新的理论视角与他既有的学术理论体系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在1955年对梁思成“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的错误批判中被过分放大,导致了其在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的变化,而最终影响了改革开放后及至今日该学科的学术研究理路。本论文的第二部分拟就梁思成建国后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梳理其建筑史学思想在该时期的调整和变化,进而反思中国建筑史研究在该时期的特殊境遇及其深远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13
第1章 绪论  13-35
  1.1 问题的提出  13-18
    1.1.1 从“史学思想”到“建筑史学思想”  13-14
    1.1.2 已有研究的空白  14-17
    1.1.3 研究目的  17-18
  1.2 研究内容  18-20
    1.2.1 主要内容  18-19
    1.2.2 预期目标  19-20
    1.2.3 重点和难点  20
  1.3 研究意义  20-21
    1.3.1 历史地评价梁思成建构的中国建筑史理论体系  20-21
    1.3.2 填补梁思成研究中的若干空白  21
    1.3.3 重新认识梁思成建筑史学思想  21
  1.4 文献综述  21-30
    1.4.1 《明清建筑二论》  22-24
    1.4.2 《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构造之理论分析》  24-26
    1.4.3 《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之分析》  26-27
    1.4.4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征》  27-28
    1.4.5 《设计一座理想的中国风格的现代建筑》  28-29
    1.4.6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史研究所做的贡献》  29-30
    1.4.7 小结  30
  1.5 研究方法  30-33
    1.5.1 文本细读、文本比较  30-31
    1.5.2 历史研究方法  31-32
    1.5.3 历史编纂学方法  32-33
  1.6 论文框架  33-35
第2章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学术背景及理论特征:与域外学者比较  35-106
  2.1 本章引论  35-53
    2.1.1 西方中国建筑研究概况(1949 年以前)  35-37
    2.1.2 喜龙仁中国建筑研究  37-42
    2.1.3 鲍希曼中国建筑研究概述  42-48
    2.1.4 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研究  48-53
  2.2 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中文译著  53-57
    2.2.1 营造学社讲座  54-55
    2.2.2 《中国建筑史》  55-56
    2.2.3 《中国古建筑装饰》  56-57
  2.3 对中国建筑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57-72
    2.3.1 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的定位  57-58
    2.3.2 中国建筑之屋顶和塔  58-60
    2.3.3 中国建筑研究之方法  60-62
    2.3.4 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62-63
    2.3.5 中国建筑的地域分布特征  63-64
    2.3.6 中国建筑类型之划分  64-65
    2.3.7 中国建筑之特性  65-69
    2.3.8 中国建筑研究的意义  69-70
    2.3.9 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理解和评价  70-72
  2.4 对中国建筑史分期的认识逐步深化  72-79
    2.4.1 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分期  72-74
    2.4.2 林徽因、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史分期的论述  74-79
  2.5 伊东忠太中国建筑研究的几个特征  79-84
    2.5.1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79
    2.5.2 充分研究前人的学术成果  79-80
    2.5.3 广阔的文化史、艺术史视野和独特的宗教视角  80-83
    2.5.4 “日本视角”和“东亚情结”  83-84
  2.6 小结: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理论体系之特征  84-106
    2.6.1 “早熟”的中国古建筑理论?对梁、林中国建筑理论体系构建过程的历史考察  84-88
    2.6.2 以清“则例”和宋‘法式’为基点,创建极富特色的中国建筑史学理论体系  88-96
    2.6.3 研究方法的进步——高度关注建筑实物并对其进行科学、精确的测绘、分析  96-99
    2.6.4 中西兼冶的广阔学术视野:日本经历对梁思成的重要意义  99-101
    2.6.5 从“生物论”到“延续性”:对中国建筑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入  101-106
第3章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编纂学观点:层次、体裁、义例、文笔  106-167
  3.1 本章引论  106
  3.2 乐嘉藻及其《中国建筑史》简介  106-109
  3.3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评述  109-127
    3.3.1 梁思成《读乐嘉藻辟谬》解析  110-116
    3.3.2 《中国建筑史》研究笔记中的摘录  116-119
    3.3.3 崔勇对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的评价  119-123
    3.3.4 乐嘉藻的文物建筑保护思想  123-127
  3.4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的内容特征  127-137
    3.4.1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动机和过程  127-129
    3.4.2 从文字学、金石学、历史学、古文学及绘画艺术等方面考察中国建筑之历史发展  129-131
    3.4.3 庭园建筑研究内容详尽兼具可操作性  131-135
    3.4.4 谈及南北方建筑之差异,关注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及评论  135-137
  3.5 王璧文及其《中国建筑》  137-142
    3.5.1 写作背景及动机  138-139
    3.5.2 出版发行情况  139-142
  3.6 王璧文《中国建筑》评述  142-149
    3.6.1 对王璧文及其《中国建筑》产生影响的学者及著作  142-146
    3.6.2 王璧文的中国建筑时空地域观  146-147
    3.6.3 王璧文对中国建筑美学的理解  147-149
  3.7 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史编纂的看法  149-167
    3.7.1 在层次上强调“作、述、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150-151
    3.7.2 在体裁上对建筑通史的写作进行严格要求  151-158
    3.7.3 在义例方面强调建筑实物研究,对史料进行严格遴选,对各章篇幅进行严格限定  158-165
    3.7.4 强调语言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制图的规范性  165
    3.7.5 强调正确的建筑创作观和文物建筑保护观  165-167
第4章 运用唯物史观探讨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1949-1955 年梁思成的建筑史研究与写作  167-206
  4.1 本章引论  167
  4.2 背景:建国初期的重大事件及梁思成在其中的表现  167-176
    4.2.1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67-170
    4.2.2 抗美援朝运动和学习苏联  170-173
    4.2.3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改革、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173-176
  4.3 建国初期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讨  176-178
  4.4 《古建序论》  178-183
    4.4.1 建国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写作之动因  178-180
    4.4.2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180-183
  4.5 《中国建筑的特征》  183-187
    4.5.1 对中国建筑基本特征的认识逐渐地清晰化和具体化  183
    4.5.2 未提及影响建筑特征的“环境思想层面”因素  183-185
    4.5.3 并未继续总结中国建筑之缺点  185-186
    4.5.4 继续强调建筑“文法”,提出建筑“可译论”  186-187
  4.6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187-194
    4.6.1 中国建筑史分期原则比较  187-188
    4.6.2 具体建筑史分期比较  188-189
    4.6.3 从艺术史“循环理论”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189-191
    4.6.4 对中国建筑发展动力的新认识  191-193
    4.6.5 小结:建国初期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特征  193-194
  4.7 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写作(1949-1955)  194-206
    4.7.1 “中国建筑研究室”  195
    4.7.2 脚踏实地的中国古建筑研究  195
    4.7.3 文物建筑勘察及保护建议  195-196
    4.7.4 “中国民族形式的新建筑”  196-198
    4.7.5 刘敦桢对中国建筑史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  198-205
    4.7.6 小结:建国初期刘敦桢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特征  205-206
第5章 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过程中的工作:1956-1966 年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206-278
  5.1 本章引论  206-207
  5.2 1956-1966 年的主要政治运动及梁思成在其中的表现  207-217
    5.2.1 双百方针  207-208
    5.2.2 整风运动和反右运动  208-210
    5.2.3 “大跃进”运动  210
    5.2.4 纠“左”工作和广州会议  210-211
    5.2.5 梁思成在上述运动中的表现  211-217
  5.3 1956-1966 年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及写作  217-228
    5.3.1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活动  217-218
    5.3.2 几篇建筑史科普文章  218-220
    5.3.3 《中国的佛教建筑》  220-222
    5.3.4 《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  222-224
    5.3.5 《营造法式》注释研究  224-226
    5.3.6 1956-1966 年刘敦桢中国建筑史研究及写作  226-228
  5.4 第一届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  228-235
    5.4.1 梁思成在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229-232
    5.4.2 林志华:《我国建筑理论研究中的一场辩论》分析  232-235
  5.5 梁思成执笔撰写第六稿(讨论稿)绪论  235-251
    5.5.1 写作时间考证  235-237
    5.5.2 袁镜身对梁思成第六稿绪论的评价  237-238
    5.5.3 文章内容总体特征  238-241
    5.5.4 影响中国建筑特征的因素及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241-242
    5.5.5 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详尽介绍  242-243
    5.5.6 对建筑史分期问题的回避  243-246
    5.5.7 时代的烙印:社会发展史观和阶级分析观点  246-247
    5.5.8 对中国建筑特征的总结  247-251
  5.6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六稿绪论、结语比较研究  251-260
    5.6.1 刘敦桢、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六稿结语  251-254
    5.6.2 刘敦桢执笔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七稿绪论  254-260
  5.7 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过程中的工作  260-278
    5.7.1 梁思成、汪季琦、乔匀先生意见  260-264
    5.7.2 刘敦桢关于第八稿修改的信件  264-265
    5.7.3 小结: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过程中的工作  265-278
第6章 梁思成对中国建筑长期延续发展的理论构建:指导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及西方现代建筑研究  278-325
  6.1 本章引论  278
  6.2 指导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278-303
    6.2.1 梁思成进行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之动因  278-280
    6.2.2 第一阶段:建国以前对中国近代建筑的评价  280-286
    6.2.3 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对近代建筑的评价(1950-1954年)  286-288
    6.2.4 第三阶段:1956-1958 年  288-296
    6.2.5 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之特征  296-300
    6.2.6 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之意义  300-303
  6.3 梁思成指导研究生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研究  303-313
    6.3.1 刘先觉回忆:梁思成指导梁友松研究西方现代建筑  303-304
    6.3.2 梁友松自述:梁思成的具体指导及论文的基本情况  304-308
    6.3.3 历史研究:清华大学的西方建筑史课程  308
    6.3.4 小结:再谈梁思成的建筑史观——从《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一书说起  308-313
  6.4 未完成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考  313-316
  6.5 小结:建国后梁思成建筑史研究的几个特征  316-325
    6.5.1 “进化观”和“延续性”:建国后梁思成对中国建筑历史发展规律的描述  316-318
    6.5.2 唯物史观的运用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积极影响  318-321
    6.5.3 唯物史观的运用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消极影响  321-325
第7章 结论  325-339
  7.1 梁思成的建筑史学思想  325-334
    7.1.1 对建筑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  325-329
    7.1.2 对建筑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  329-332
    7.1.3 建筑史料学观点  332-333
    7.1.4 建筑历史文学观点  333-334
  7.2 本论文的学术创新之处  334-337
    7.2.1 对建国前国内外建筑史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  334
    7.2.2 对建国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历程及主要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  334
    7.2.3 循着三条途径回顾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全部历程  334-337
  7.3 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337-339
    7.3.1 梁思成建筑史研究成果的不断结集再版  337
    7.3.2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的编纂过程  337-338
    7.3.3 《中国建筑史》教材的编写及版本的更迭  338
    7.3.4 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始末  338-339
参考文献  339-351
致谢  351-352
附录 A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大事记  352-354
附录 B 伊东忠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分期比较  354-356
附录 C 梁思成对中国建筑史分期的不同论述  356-359
附录 D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写过程  359-362
附录 E 已有研究成果对梁思成建筑史学思想的考察  362-366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66

相似论文

  1.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2.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A811
  3.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贡献,A811.6
  4. 欠发达地区城乡和谐发展研究,F120
  5. 对资本的批判性考察—兼论当代中国对资本的利用和驾驭,F124
  6. 马克思劳动观探析,F091.91
  7. 《觉悟》、《建设》和唯物史观的传播,B03
  8.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以人为本”,B03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研究,D61
  10. 论梁漱溟的伦理本位思想,B82-09
  11. 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B038
  12. 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意蕴,D61
  13.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A811
  14. 中国古建筑术语的英译研究,H315.9
  15.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关系,C912
  16. 基于《资本论》的马克思历史观探析,F091.91
  17. 全球化时代中国军事战略的哲学思考,E20
  18. 唯物史观视阈下的我国新时期道德架构研究,D648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解读,D61
  20. 李大钊伦理思想研究,D231
  21. 文化软实力及其哲学阐释,G0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