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作 者: 陈涛
导 师: 陈向义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社会观 个人自由 社会秩序 和谐社会
分类号: C9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社会秩序的根源和动力问题是经典社会学家特别关注的“霍布斯问题”,其核心内容是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关系问题,而对于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关系的阐释则离不开对社会观的解读,社会观是人们对其所生活的社会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属于哲学世界观的一部分。西方传统的社会观是实体化的,这种实体化的社会观在古代表现为集群化的整体论社会观和神本主义的整体论社会观,在近代表现为以社会契约论为代表的原子论社会观和有机体论的整体论社会观,在现当代则表现为新自由主义的原子论社会观、社群主义的整体论社会观及结构主义社会观。在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关系上,这种实体性的社会观要么过分强调社会秩序而忽略了个人自由,要么极度追求个人自由而摒弃了社会秩序。即使有思想家试图解决这种二元论的困境,试图在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间构架起桥梁,然而由于其思想的不彻底性尤其是没有找到二者之间联系点,即社会实践,因此,还是囿于实体论的社会观中。马克思社会观不同于传统西方社会观最根本之处在于他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实践观点的确立是马克思社会观成形之时。从实践的观点来看,个人与社会是无优先性的,并且是彼此型塑互构的。以此为基点,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是和谐统一的。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以实践为途径才能真正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和谐统一。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社会观进行了诠释,意图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但由于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都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转型实践中处理好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矛盾关系是当前所面临的根本性难题之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对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关系作出了正确解答,个人自由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社会秩序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历史条件下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共同发展的客观选择。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绪论  9-11
一、西方"个人自由社会秩序关系"基本观点的演变及评价  11-23
  (一) 古代西方社会观  11-14
    1. 集群化的整体论社会观  11-13
    2. 神本主义的整体论社会观  13-14
  (二) 近代西方社会观  14-18
    1. 以社会契约论为代表的原子论社会观  14-16
    2. 有机体论的整体论社会观  16-18
  (三) 现当代西方社会观  18-21
    1. 新自由主义的原子论社会观  18-19
    2. 社群主义的整体论社会观  19-20
    3. 结构主义社会观  20-21
  (四) 对传统西方社会观的批判  21-23
二、"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关系"的历史性转变  23-37
  (一) 马克思社会观的真实意蕴  23-30
    1. 个人与社会之间没有优先性  23-26
    2. 个人与社会彼此型塑的构成关系  26-27
    3. 个人与社会互构的基础是"实践"  27-30
  (二) 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和谐统一  30-35
    1. "现实的个人"是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和谐统一的前提  30-32
    2. "实践"是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和谐统一的途径  32-35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社会观的诠释  35-37
三、唯物史观视域中"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关系"的当代意义  37-51
  (一) 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转型期面临的根本性难题之一  37-41
    1. 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迁需要探索新的社会秩序与之相协调  38-39
    2. 社会分化与整合使个人自由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延伸  39-40
    3. 社会转型要求社会秩序的主体的功能与之相匹配  40-41
  (二) 个人自由——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  41-46
    1. 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的发展的历史选择  42-43
    2. 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义  43-45
    3. 个人自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  45-46
  (三) 社会秩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46-49
    1. 社会秩序对于转型期的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46-47
    2. 社会秩序的转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47-49
    3. 和谐有序是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的前提和保障  49
  (四) 建设和谐社会是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并进  49-51
结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5-56
致谢  56-57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3.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5.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6.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7.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8.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9.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0.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1.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2.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3.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14.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15.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D61
  16. 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的政治文化研究,D621
  17.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18. 法院涉诉信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926.2
  19. 意见领袖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G206
  20. 和谐社会下现代监狱管理新理念的探索,D926.7
  21. 网络公民文化的法治价值及其实现,D909.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