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作 者: 汪峰
导 师: 黄天其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长江中游 人居景观 历史演进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TU98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也呈现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和城乡地域文化特征丧失的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指长江从宜昌至九江的流域范围)是我国国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同时自然生态还未严重退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处于中游,极具发展潜力,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万里长江流域中的精华。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已开始呈现出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荷的迹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在我国面积最大、经济和自然生态地位最重要的长江流域,根据发展的态势和生态环境特征分为三大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作者从本人的出生地和多年规划工作所在地形成的关注中心出发,鉴于上游(大西南)和下游(长三角)地域人居环境已有众多学者从事富有成果的研究,从本专业的角度选择,本文研究长江中游的人居景观问题。近两百年洪灾出现的频度和危害性迅速增长和加大,表明了长江中游城乡生态系统失衡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如何传承和演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规划建设实践中一项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长江中游的历史和当(现)代人居景观的分析研究,从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域人居景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总结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文化特征。并结合长江中游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分析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形成的原因。梳理人居景观源流,研究长江中游城乡景观形态与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人居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定,简要介绍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对人居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认为历史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关系应是辨证统一的,是延续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人居景观结构。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然地理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基础,地域文化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横向论述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自然及经济文化背景、文化区系特征,对保护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即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考察其人居景观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第四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体系进行架构和整合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主要沿江城市人居景观,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路径。第六部分,对长江中游和谐人居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及创造人居景观地域特色的途径。第七部分,论文结论:构建和谐的人居景观——和谐社会的实体空间显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4
图表目录  14-20
1 导论  20-39
  1.1 关于选题  20-29
    1.1.1 选题背景  20-23
    1.1.2 研究目的  23
    1.1.3 研究意义  23-24
    1.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24
    1.1.5 重要概念界定  24-28
    1.1.6 研究范围  28
    1.1.7 研究内容  28-29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9-37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29-31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31-37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37-39
    1.3.1 研究方法  37-38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38-39
2 长江中游地域人居景观历史演进  39-81
  2.1 早期聚居景观  39-64
    2.1.1 原始聚居文化  39-49
    2.1.2 两湖平原城镇聚落的发展  49-51
    2.1.3 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  51-56
    2.1.4 聚落类型  56-58
    2.1.5 聚落形态与结构  58-61
    2.1.6 聚落组成要素  61-64
  2.2 历史时期开发建设概况  64-76
    2.2.1 两湖地区江河湖泊演变  64-67
    2.2.2 江汉平原垸田大开发  67-70
    2.2.3 洞庭湖地区垸田大开发  70-72
    2.2.4 鄱阳湖历史演变及其开发  72-73
    2.2.5 荆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  73-76
  2.3 历史时期建设成果与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76-80
    2.3.1 历史时期人居景观建设成果  76-77
    2.3.2 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77-79
    2.3.3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演进规律  79-80
  2.4 本章小结  80-81
3 长江中游城乡人居景观现状与发展分析  81-155
  3.1 长江中游概况  81-85
    3.1.1 长江流域自然背景  81-83
    3.1.2 长江中游概况  83-85
  3.2 山水景观大系  85-99
    3.2.1 水景观概览  85-95
    3.2.2 山景观概览  95-99
  3.3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99-112
    3.3.1 语言区系特征  99-103
    3.3.2 宗教区系特征  103-108
    3.3.3 民俗区系特征  108-112
    3.3.4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112
  3.4 传统村镇山水人居景观  112-124
    3.4.1 地理环境与聚落分布  113-116
    3.4.2 婺源民居及环境特点  116-120
    3.4.3 张谷英村形成及特点  120-123
    3.4.4 通山民居环境及特点  123-124
  3.5 城镇景观物质空间特征  124-152
    3.5.1 主要城市概览  124-130
    3.5.2 街道景观特征  130-133
    3.5.3 滨水景观  133-136
    3.5.4 广场景观特征  136-141
    3.5.5 历史遗存  141-147
    3.5.6 名楼景观  147-152
  3.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问题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思路  152-154
    3.6.1 问题分析  152-153
    3.6.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53-154
  3.7 本章小结  154-155
4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与整合  155-209
  4.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  155-159
    4.1.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  156
    4.1.2 区域自然景观网络结构——山水骨架,生态为核  156
    4.1.3 区域城镇人居景观网络——一带三圈:都市文明,层次互补  156-157
    4.1.4 区域乡村人居景观网络——传统之旅,文化之魂  157-159
  4.2 武汉都市圈人居景观体系  159-175
    4.2.1 武汉都市圈  159-160
    4.2.2 特大城市武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60-167
    4.2.3 大中型城市:黄冈、鄂州、黄石  167-175
  4.3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175-178
    4.3.1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175-176
    4.3.2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特点  176
    4.3.3 长株潭新区规划建设  176
    4.3.4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的空间结构框架  176-178
  4.4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178-182
    4.4.1 江西省准城市群构想:群雄逐鹿  178-179
    4.4.2 江西省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179-180
    4.4.3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系统发展战略  180-182
  4.5 洞庭湖、鄱阳湖湖口城市人居景观分析与整合  182-190
    4.5.1 岳阳——环洞庭湖中心城市  182-187
    4.5.2 九江——昌九工业走廊鄱阳湖湖口中心城市  187-190
  4.6 三国古战场历史文化名城人居景观特征  190-207
    4.6.1 宜昌:三国古战场、现代水利枢纽城市  190-194
    4.6.2 荆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94-207
  4.7 本章小结  207-209
5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  209-252
  5.1 文化对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影响  209-211
    5.1.1 文学艺术与景观规划  209-210
    5.1.2 宗教建筑与城镇特色  210
    5.1.3 民俗景观与城镇形态  210-211
  5.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互动  211-212
    5.2.1 人居景观建设的人文关照  211
    5.2.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的互动  211-212
  5.3 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  212-214
    5.3.1 文化解码与转译  212-213
    5.3.2 人居景观文化整合途径  213-214
  5.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214-231
    5.4.1 传统城市与现状城市格局  214-215
    5.4.2 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215-219
    5.4.3 荆州历史文化保护案例  219-227
    5.4.4 历史文化的解码与再生:以荆州市九龙渊公园为例  227-231
  5.5 地域景观多样性建设  231-245
    5.5.1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231-233
    5.5.2 保持景观与文化的多样性措施  233-237
    5.5.3 人居景观生态控制与文化引导  237-245
  5.6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245-251
    5.6.1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245-250
    5.6.2 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250-251
  5.7 本章小结  251-252
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  252-282
  6.1 价值观念演进  252-253
    6.1.1 环境概念辨析  252-253
    6.1.2 价值观念演进  253
  6.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253-257
    6.2.1 和谐社会与和谐人居景观  253-254
    6.2.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254-257
  6.3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  257-263
    6.3.1 适应性发展——自组织与他组织  257-258
    6.3.2 建设控制论——规划干预与协调  258
    6.3.3 科学保护观——遗产继承与发展  258-260
    6.3.4 效率与公平——包容性增长与发展  260-261
    6.3.5 不确定性与稳定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景  261-263
  6.4 人居景观三层次规划要点与措施  263-266
    6.4.1 宏观层次——省际区域协调整合:宏观调控、整体联动  263-264
    6.4.2 中观层次——省域城市整合:各显其能、彰显特色  264-265
    6.4.3 微观层次——城市内部整合:以人为本,生态宜居  265-266
  6.5 地域景观空间形态塑造  266-278
    6.5.1 标志性的节点景观  268-271
    6.5.2 主导型的轴线景观  271-276
    6.5.3 强化型的面域景观  276-278
  6.6 地域景观特色塑造手法  278-281
    6.6.1 外科手术式——拼贴与缝合  278
    6.6.2 中医国术式——针灸与植入  278-280
    6.6.3 化学反应式——触媒与催化  280-281
  6.7 本章小结  281-282
7 结论  282-286
致谢  286-287
参考文献  287-295
附录  295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3.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4.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5.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6.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7.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8.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9.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10.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11.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12.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13.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1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15.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16.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7.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8.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9.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20.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21.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园林规划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