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含一氧化碳二元系统高压气液相平衡研究

作 者: 周建国
导 师: 周亚平;田宜灵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丙酸甲酯 丙酸乙酯 异丙醇 异丁醇 气液平衡
分类号: O642.4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带石英视窗的可变体积高压平衡釜,通过静态分析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压力下一氧化碳分别与丙酸甲酯丙酸乙酯异丙醇以及异丁醇组成的四个二元体系的高压气液相平衡组成、密度和摩尔体积等相平衡数据。旨在为丙酸酯的氢酯基化合成及一氧化碳合成低碳醇的工艺优化提供必要的热力学基础数据,并为含一氧化碳的多元气液平衡计算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一氧化碳在丙酸甲酯、丙酸乙酯、异丙醇和异丁醇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大,同时丙酸甲酯、丙酸乙酯、异丙醇和异丁醇在一氧化碳中的溶解度也随压力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压力下,一氧化碳在丙酸甲酯、丙酸乙酯、异丙醇和异丁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减小,而丙酸甲酯、丙酸乙酯、异丙醇以及异丁醇在一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选择PR和PRSV方程分别与van der Waals-1型、van der Waals-2型、Margules型混合规则和活度系数表达的混合规则搭配成六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采用搜索法对上述二元高压相平衡系统进行优化计算,系统地分析了状态方程、混合规则、回归方法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RSV方程与var der waals-2型混合规则组成的方法计算效果最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文献综述  7-24
  1.1 相平衡  7-8
  1.2 高压气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  8-13
    1.2.1 静态法  9-11
    1.2.2 动态法  11-12
    1.2.3 泡露点法  12
    1.2.4 流动法  12
    1.2.5 可变体积高压平衡釜法  12-13
  1.3 高压相平衡热力学  13-20
    1.3.1 相律  13-14
    1.3.2 相平衡计算  14-20
  1.4 含 CO 二元系统高压气液平衡的研究现状  20-22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2-24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4-42
  2.1 实验方法的选择及方案的确定  24-26
    2.1.1 实验方法的选择  24
    2.1.2 实验方案的确定  24-26
  2.2 实验装置  26-30
    2.2.1 高压平衡系统  26-28
    2.2.2 减压解析系统  28-29
    2.2.3 试剂及其规格  29-30
  2.3 各种仪表的标定  30-37
    2.3.1 测压仪表的校正  30-32
    2.3.2 测温仪表的校正  32-34
    2.3.3 各种体积的标定  34-37
  2.4 实验装置的系统检验  37-38
  2.5 实验步骤  38-39
  2.6 实验数据处理  39-42
    2.6.1 气液两相样品密度的计算  39-40
    2.6.2 气液两相摩尔组成的计算  40
    2.6.3 两相摩尔体积和气液分配比的计算  40-42
第三章 气液相平衡实验结果  42-74
  3.1 实验结果  42-70
    3.1.1 一氧化碳(1)+ 丙酸甲酯(2)  42-49
    3.1.2 一氧化碳(1)+ 丙酸乙酯(2)  49-56
    3.1.3 一氧化碳(1)+ 异丙醇(2)  56-63
    3.1.4 一氧化碳(1)+ 异丁醇(2)  63-70
  3.2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70-71
  3.3 实验误差分析  71-73
  3.4 本章小结  73-74
第四章 高压气液平衡关联计算  74-113
  4.1 状态方程法计算气液平衡的热力学模型  74-82
    4.1.1 立方型状态方程简介  74-77
    4.1.2 混合规则简介  77-80
    4.1.3 计算过程简介  80-82
  4.2 计算结果  82-113
    4.2.1 状态方程与混合规则的选取  82-84
    4.2.2 四个二元系统的计算结果  84-110
    4.2.3 计算结果的分析讨论  110-113
第五章 结论  113-114
参考文献  114-120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120-121
致谢  121

相似论文

  1. 聚苯胺—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O634
  2. 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信号系统介导氯化钴诱导的番茄侧根发生,S641.2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营养效应对一氧化碳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R329
  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脑内阿片受体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R595.1
  5. SET-LRP中氟醇溶剂的作用研究,O631.3
  6. 高纯度N-甲基吡咯烷酮杂质去除及工艺过程的研究,TQ251.3
  7.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TQ225.24
  8.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2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699.2
  9.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HC和CO生成机理的试验研究,TK401
  10. 二乙醇单异丙醇胺合成工艺研究,TQ226.31
  11. 猪胰酶提取工艺优化研究,Q814
  12. 聚乙二醇—水体系吸收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研究,X701
  13. 煤层CO吸附—解吸热力学研究,TD752.2
  14. 葡萄糖转化异丁醇代谢途径的设计与表达,TQ923
  15. 香紫苏醇在几种有机溶剂中的固液平衡研究,TQ655
  16. 羊胰酶提取工艺及水解酪蛋白动力学研究,TQ465
  17. 钯催化一氧化碳与乙烯合成聚酮工艺研究,TQ316.314
  18. 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研究,TQ203
  19. 炔烃、1,3-二酮和CO环化加成合成氢化吡喃酮衍生物,O621.3
  20. 挥发性有机物与表面活性剂溶液间气液平衡关系,O647.1
  21. 磷酸铝分子筛用于H_2中CO优先氧化的研究,O614.3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化学热力学、热化学、热力学平衡 > 热力学平衡 > 相平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