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檗碱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心肌病作用和机制研究

作 者: 董世芬
导 师: 孙建宁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药药理学
关键词: 小檗碱 实验性糖尿病心肌病 大鼠模型 脂肪积聚 葡萄糖转运 3T3-L1细胞 脂肪因子
分类号: R28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0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目的:建立和评价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DC)大鼠模型,探究高糖脂饮食在模型诱导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高糖脂饮食组(HSF)和高糖脂饮食负荷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组(HSF-STZ).Control大鼠喂养常规饲料12周,HSF大鼠喂饲高糖高脂饲料12周,HSF-STZ大鼠喂饲高糖高脂饲料6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30 mg/kg STZ并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6周以诱导2型糖尿病心肌病病变。监测大鼠一般状态;容积阻抗法测定心排量;左心室插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称重法测定大鼠心脏重量,计算心重指数(HW/BW)和左心室肥厚指数(LVW/BW):心脏赤道面横切作常规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计算左心室前壁(LVWT)和室间隔厚度(IST);生化法测定血液糖、脂代谢指标和心肌组织胶原含量。结果:①HSF-STZ大鼠腹腔注射STZ并继续喂养6周后,与正常大鼠比较,进食量和饮水量分别显著增加16%和84%。②与Control大鼠比较,HSF大鼠喂养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总胆固醇(TCH,26%)和甘油三脂(TG,34%)水平显著升高;HSF-STZ大鼠腹腔注射STZ并继续喂养6周后血浆TCH(44%)、血浆游离脂肪酸(NEFA,100%)和心肌组织NEFA(69%)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值(HDL)降低26%;同时血浆空腹血糖(FBG,233%)、糖化血红蛋白(HbAlc,35%)和糖化血清蛋白(GSP,28%)明显增加。③与Control大鼠比较,HSF-STZ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15%)、每搏输出量(SV,26%)和心排量(CO,23%)显著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44%)和左心室最大舒张速率(一dp/dtmax,29%)明显升高。④与Control大鼠比较,HSF-STZ大鼠HW/BW和LVW/BW指数分别升高15%和10%。⑤HE染色结果显示HSF-STZ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心肌细胞肥大,细胞核边缘不清、融合,甚至消失;LVWT(33%).IST值(80%)和胶原含量(18%)显著增加。结论:①Wistar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负荷链脲佐菌素(30 mg/kg)腹腔注射可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②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可诱导肥胖和高血脂,在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心肌病作用及机制整体实验研究目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观察小檗碱对模型大鼠机体一般状况,血糖、血脂和心脏功能和结构,心肌组织NEFA、脂肪酸转运和氧化酶含量,以及心肌组织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α、PPARγ和葡萄糖转运体4 (GLUT4) mRNA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心朋病大鼠模型(DC rat model)建立同第一部分,小檗碱(Berberine)分为7.5、15和30 mg/kg组,阳性药包括二甲双胍(Metformin) 140 mg/kg组、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2 mg/kg组和卡托普利(Captopril) 45 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Control)。治疗组动物从注射STZ后72小时按相应剂量开始灌胃给药6周。定期监测各组大鼠一般体征变化;生化法检测血糖和血脂,以及心朋组织胶原(Collagen)、肌酸激酶(CK)和NEFA含量;容积阻抗法测定心排量,左心室插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称重法测定大鼠心脏重量,计算HW/BW和LVW/BW;心脏作常规HE染色,计算LVWT和IST; Elisa去检测心肌红织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s)和脂肪酸β氧化酶(FA-β-oxidase)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PPARα、PPARγ和GLUT mRNA基因表达;Western blot去检测PPAR a、PPAR 7和GLUT4蛋白表达。结果:①Berberine 30 mg/kg和Metformin 140 mg/kg可显著抑制DC rat mode体重降低;Metformin 140 mg/kg降低模型大鼠饮水量10%,其余药物均未明显改变动物模型的饮食量。②与DC rat model比较,小檗碱30 mg/kg和Metformi 140 mg/kg可显著降低FBG(69%和67%)、GSP(40%和34%)、HbAlc(46%和42%)和果糖胺(FMN)(40%和34%)含量;Rosiglitazone 2 mg/kg可显著降低降低FBG(36%)和HbAl。(24%);Captopril 45 mg/kg可明显降低HbAl(31%)。③与DC rat model比较,Berberine 30 mg/kg组动物TCH(42%)、TG(42%)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值(40%)显著降低;Rosiglitazone 2 mg/k可显著降低TG(49%)和LDL(37%)水平;Metformin显著降低TG值达41%④与DC rat model比较,小檗碱30 mg/kg组动物LVSP (14%)和左心室最夕收缩速率(+dp/dtmax,81%)明显增加,LVEDP (80%)和-dp/dtmax (55%)显著降低,心排量增加60%; Captopril 45 mg/kg组LVSP(15%)和+dp/dtmax(77%显著增加,-dp/dtmax降低52%,心排量增加54%;Metformin 140 mg/kg组动物+dp/dtmax上升60%,心排量增加71%。⑤与DC大鼠模型比较,小檗碱30 mg/k治疗可明显降低HW/BW (6%)和LVW/BW (9%)指数、心肌组织胶原含量(32%)、IST(20%)和LVWT (46%)值;Metformin 140 mg/kg显著降低术型大鼠心肌胶原含量(26%)和IST水平(26%)。⑥光镜下观察左心室纵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Berberine 30 mg/kg.Metformin 140 mg/kg和Captopril 45 mg/kg治疗后,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有明显的改善,心肌细胞排列较规则,细胞核清晰可见。⑦与正常大鼠比较,DC rat model心肌组织NEFA和CK含量分别显著升高69%和95%;与DC rat model比较,小檗碱7.5、15和30 mg/kg组动物心肌NEFA含量分别降低34%、27%和25%,阳性药Metformin 140 mg/kg(36%)和Captopril 45 mg/kg(24%)组动物心肌组织NEFA含量也显著下降;Berberine 30 mg/kg.Metformin.Rosiglitazone和Captopril组动物心肌组织CK水平分别降低20%、39%、26%和18%;另外,DC rat model心肌组织FATP一1 (68%).FATPs(22%)和FA-p-Oxidase(47%)含量较正常大鼠比较显著降低,小檗碱30 mg/kg治疗后,大鼠心肌组织FATP-1、FATPs和FA-β-oxidase含量分别提高了159%、56%和91%。⑧与正常大鼠比较,DC rat model心肌组织PPARαmRNA表达升高了80%,Berberine 30mg/kg(54%).Metformin 140mg/kg(40%).Rosiglitazone 2 mg/kg(47%)及Captopril 45 mg/kg(38%)可显著下调心肌组织的PPARαmRNA表达。⑨与正常大鼠比较,DC rat model心肌组织PPARγmRNA基因(38%)和蛋白(40%)表达明显降低;Berberine 30 mg/kg组动物PPARγ基因(50%)和蛋白(83%)表达与大鼠模型比较显著升高;同时,DC rat model心肌组织GLUT4 mRNA基因(34%)和蛋白(68%)表达明显比正常大鼠降低;与DC rat model比较,Berberine 30 mg/kg(32%)和Captopril 45 mg/kg(36%)组动物GLUT4 mRNA基因表达明显升高,另外Berberine 30 mg/kg(133%).Metformin 140 mg/kg(208%)和Rosiglitazone 2 mg/kg(166%)组动物GLUT4蛋白表达也显著升高。结论:小檗碱可显著改善高糖高脂负荷小剂量STZ诱导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心脏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损伤,并且抑制心肌胶原积聚和左心室重构;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大鼠模型血糖、血脂各项指标,并且对糖尿病大鼠一般体征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组织转录调控因子PPARγ和GLUT4 mRNA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PARαmRNA基因表达,上调下游目的因子FATP-1、FATPs和FA-β-oxidase含量,改善心肌组织脂肪酸的转运氧化能力,提高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抑制心肌组织脂质积聚有关。第三部分小檗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脂肪积聚和脂肪因子分泌的影响目的:培养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观察小檗碱对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细胞甘油三脂积聚以及脂肪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3T3-L1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FBS)、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5μg/mL胰岛素、1μM地塞米松和500μM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的高糖DMEM培养基诱导分化(Day 0),为期3天(Day 0-Day 2).细胞于Day 3,Day 5和Day 7用小檗碱(5μM、10μM和20μM)处理,共给药3次,Day 8进入实验。未分化的细胞称为前脂肪细胞(Preadipocyte)。油红-O染色测定细胞内脂滴积聚,观察细胞内脂滴大小。生化法测定细胞内蛋白和甘油三脂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调控前脂肪细胞分化基因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C/EBPβ、PPARγ、脂肪细胞脂质结合蛋白(aP2)和脂肪酸合成酶(FAS),以及脂肪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血管紧张素原(AG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表达。结果:①小檗碱(5、10和20μM)呈剂量依赖性分别降低脂肪细胞TG值26%、37%和43%,抑制脂质积聚。②小檗碱10μM和20μM可降低脂肪细胞C/EBP a(21%和47%)和PPAR y mRNA(21%和55%)基因表达;小檗碱20μM显著降低C/EBPβmRNA基因表达16%。③小檗碱10μM和20μM分别降低aP2基因18%和40%;20μM显著降低FAS基因表达18%。④前脂肪细胞中未见adiponectin. leptin和resistin基因表达,而脂肪细胞中adiponectin、leptin和resistin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01),小檗碱5μM、10μM和20μM呈剂量依赖性分别降低adiponectin(9%、46%和85%)、leptin(33%、75%和100%)和resistin(13%、63%和82%)在脂肪细胞中的表达。⑤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后,细胞内AGT mRNA基因表达明显升高84%,小檗碱10μM和20μM分别降低脂肪细胞中AGT mRNA表达15%和24%。⑥3T3-L1前脂肪细胞与脂肪细胞均可以分泌PAI-1和MCP-1,且二者比较,PAI-1和MCP-1 mRNA基因表达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小檗碱20μM明显降低脂肪细胞内PAI-1(12%)和MCP-1 mRNA (28%)基因表达。结论:小檗碱可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降低细胞内TG含量和脂滴积聚,这与其抑制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C/EBPβ、C/EBP a和PPAR y以及下游与脂肪代谢调节相关的基因aP2和FAS基因表达有关。小檗碱可下调脂肪因子adiponectin、leptin、resistin、AGT、PAI-1和MCP-1基因表达,进一步证实小檗碱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

全文目录


目录  4-6
中文摘要  6-11
ABSTRACT  11-22
英文缩略词表  22-28
综述一 糖尿病心肌病与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受体  28-41
  1. 糖尿病心肌病心脏病变与能量代谢紊乱  28-29
  2. 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受体的分子特点及调节机制  29
  3. 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受体与糖尿病心肌病变  29-33
  4. 结语  33-34
  参考文献  34-41
综述二 小檗碱主要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41-82
  1. 概述  41
  2. 小檗碱主要的药理作用  41-58
  3. 小檗碱调控糖、脂代谢作用的主要机制总结  58-61
  参考文献  61-82
前言  82-84
第一部分 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  84-102
  材料和方法  84-88
  结果  88-94
  讨论  94-98
  参考文献  98-101
  第一部分 研究小结  101-102
第二部分 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心肌病作用及机制整体实验研究  102-158
  实验一 小檗碱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心脏保护和外周循环物质代谢作用研究  104-127
    材料和方法  104-107
    结果  107-115
    讨论  115-120
    参考文献  120-127
  实验二 小檗碱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127-136
    材料和方法  127-129
    结果  129-131
    讨论  131-132
    参考文献  132-136
  实验三 小檗碱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PPAR α、PPARγ和GLUT4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136-157
    材料和方法  136-146
    结果  146-151
    讨论  151-153
    参考文献  153-157
  第二部分 研究小结  157-158
第三部分 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因子分泌的影响  158-186
  材料和方法  159-171
  结果  171-177
  讨论  177-180
  参考文献  180-185
  第三部分 研究小结  185-186
研究总结  186-189
论文创新点  189-190
个人简历  190-192
致谢  192-194
附图  194-198

相似论文

  1. 新型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460.4
  2.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3. β-酷啡肽-5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4. 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及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R743.3
  5. 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R743.33
  6. SLC2A9基因第八外显子137A/G位点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关系,R587.1
  7. 黄连抑制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MCP-1合成的机制研究,R285
  8. 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mRNA表达的影响,R587.1
  9. HIF-2α在急性缺血/缺氧性肾损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692
  10.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R587.1
  11. 缺氧大鼠心肌AMPK磷酸化和糖原含量的改变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R594.3
  12. AQP7在棕榈酸对3T3-L1脂肪细胞影响中的作用及其信号通路初探,R587.1
  13. 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大鼠模型建立及胃黏膜血流量、血流变学观察,R-332
  14. 益智健脑颗粒对AD模型大鼠海马胰岛素受体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mRNA表达的影响,R285
  15. 益气活血复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AngⅡ影响的相关性研究,R285
  16. 社会隔离及居住入侵法诱导大鼠愤怒郁怒情绪反应及其评价方法,R285.5
  17. 外伤如意凝胶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初步稳定性研究,TQ461
  18. 盐酸小檗碱结肠靶向片的研制,TQ463.2
  19. 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千金藤啶碱的合成研究,R96
  20. PCOS患者代谢紊乱及与脂肪因子的相关性研究,R711.75
  21. PCOS大鼠卵巢中Foxo1a基因的表达及其可能作用的初步探讨,R711.7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