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建构视角下的巴蜀地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作 者: 陈芳
导 师: 翁季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巴蜀地区 建筑改造 地域性 建构
分类号: TU2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几年,建筑改造的风潮已吹袭全国各地,中国西南以巴蜀地区模仿民居的改造情形为典型代表,各地都希望通过地域性建筑改造来解决建筑地域性与全球建筑趋同化之间的矛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在提升地方形象的同时也达到经济创收的目的。但目前的地域性建筑改造多流于模仿的层面,仅采用简单的符号复制,从而陷入了“八股文”似的形式主义套路。巴蜀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这些都为当代巴蜀地域建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尝试从建构角度出发,在建筑改造领域,倡导树立从技术及文化出发的设计观念;在建筑改造的建造过程中,注重真实性、逻辑性及创造性的原则;同时针对巴蜀地区的经济及技术条件,在材料选择及建造工艺上,注重当地性,当代性和大众性。这种方法能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问题。因为建构视角下的建筑改造观,是发展的设计观,它反对对历史形态的生硬模仿,提倡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同时又强调建筑时代性的特征。文章第一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念,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文章第二部分(第二章)介绍了巴蜀地域性建筑的基本认知,并介绍了该地区建筑创作中一些对目前建筑改造具有启示作用的设计手法,然后分析了目前改造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研究目标和方向。文章第三部分(第三章、第四章)从建构学的理论角度对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进行了分析总结。文章第四部分(第五章)对建构视角下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提出了设计原则和方法。文章第五部分(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地域性建筑改造的趋势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全文通过调查分析及理论阐述得出在巴蜀地区改造中应遵循改造的真实性、逻辑性、创造性和文化延续性的原则,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改造设计方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9
插图及附表清单  9-12
1 绪论  12-24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13
    1.1.1 选题缘起  12-13
    1.1.2 研究的目的  13
    1.1.3 研究的意义  13
  1.2 研究的对象及内涵  13-16
    1.2.1 研究的对象  13
    1.2.2 研究的范围  13-14
    1.2.3 概念界定  14-16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6-20
    1.3.1 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  16-18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实践  18-19
    1.3.3 国内研究的不足和启示  19-20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20-21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21
  1.6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22
  1.7 论文的研究框架  22-24
2 地域性建筑认知及对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的思考  24-48
  2.1 巴蜀地域性建筑的基本认知  24-30
    2.1.1 巴蜀地区地域文化概况  24-25
    2.1.2 建筑地域性的概念  25-26
    2.1.3 地域性建筑的影响因素  26-27
    2.1.4 地域性建筑的特征  27-29
    2.1.5 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的发展趋势  29-30
  2.2 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对建筑改造的启示  30-40
    2.2.1 以民居为原型的建筑设计  30-33
    2.2.2 以适应自然环境为题材的建筑创作手法  33-35
    2.2.3 现代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  35-37
    2.2.4 寻求建筑材料的地域性表现  37-38
    2.2.5 对建筑改造的启示  38-40
  2.3 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现状及目标  40-47
    2.3.1 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现状  40-44
    2.3.2 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的目标  44-46
    2.3.3 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的研究方向  46-47
  2.4 本章小结  47-48
3 从建构视角下认识地域性建筑改造  48-60
  3.1 建构的基本认识  48-51
    3.1.1 建构的提出与发展  48-49
    3.1.2 建构理论的相关实践  49-51
  3.2 建构问题思辨  51-54
    3.2.1 建构与风格  51-52
    3.2.2 建构与形式  52
    3.2.3 建构与空间  52-53
    3.2.4 反建构  53-54
  3.3 当代建构视角下的改造观  54-55
    3.3.1 体现时代的技术性  54
    3.3.2 改造中“诗意”表达  54
    3.3.3 注重建构文化  54-55
  3.4 建构视角下地域性建筑改造的优势  55-58
    3.4.1 建构视角下改造观提倡技术思维  55-57
    3.4.2 建构视角下改造观提倡创新思维  57
    3.4.3 建构视角下改造观提倡文化的延续性  57-58
  3.5 本章小结  58-60
4 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的建构研究  60-92
  4.1 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的建构要素解析  60-84
    4.1.1 改造材料要素  60-69
    4.1.2 改造结构要素  69-74
    4.1.3 改造的立面要素  74-80
    4.1.4 改造的空间要素  80-84
  4.2 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的建构特点解析  84-91
    4.2.1 改造的真实性  84-86
    4.2.2 改造的逻辑性  86-89
    4.2.3 改造的创造性  89-90
    4.2.4 改造的文化性  90-91
  4.3 本章小结  91-92
5 巴蜀地区地域性建筑改造的建构设计原则和方法  92-110
  5.1 改造设计的原则  92-94
    5.1.1 体现设计构思与建造的真实性  92
    5.1.2 体现现代地域性技术观的方法  92-93
    5.1.3 清晰的建筑元素组织方式  93
    5.1.4 富有诗意的内涵韵味  93-94
  5.2 改造设计方法  94-103
    5.2.1 寻求建筑原型,拓展建筑形态  94-96
    5.2.2 体现现代地域性技术观的方法  96-98
    5.2.3 注重材料和技艺的当地性、当代性、大众性及创新性  98-103
  5.3 环境营造的设计方法  103-109
    5.3.1 景观的作用  103-104
    5.3.2 景观在地域性建筑改造中的表现  104
    5.3.3 景观在地域性建筑改造中的运用  104-109
  5.4 本章小结  109-110
6 结论与展望  110-112
  6.1 结论  110-111
  6.2 展望  111-112
致谢  112-114
参考文献  114-118
附录  118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18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118

相似论文

  1.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2.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4. 地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G633.55
  5.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6.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7.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8. 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互动研究,G434
  9. 有限的环境抗争,X321
  10. 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建构研究,TU986
  11. 以写前活动提高英语“基础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G633.41
  12.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13. 当代“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文化考量,N02
  14.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D669
  15. 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研究,D820
  16. 基于思维导图的网络讨论式教学研究,G434
  17.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年),G219.29
  18. 学生课程意识研究,G423
  19. 建构主义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G633.2
  20. 公诉引导侦查制度研究,D925.2
  21. 延吉市城市色彩景观研究,TU98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一般性问题 > 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