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针内关对心动过缓大鼠心率及心肌组织SOD、MDA含量影响的研究

作 者: 白吉阳
导 师: 吴绪平
学 校: 湖北中医学院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电针 内关 心动过缓 心率 SOD MDA
分类号: R245.9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心动过缓是常见的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治疗缺乏特异性,无症状者常不需服药,重者服药后短期疗效尚可,但停药后易反复,长期服用西药副作用大,且目前已证明了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率失常的作用,又重度的心动过缓可引起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故对此类患者只能选择安装心脏起搏器。对于重度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价格昂贵,给病人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担。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服药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本课题采用给予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灌胃制造大鼠心动过缓模型,通过电针内关进行治疗,观察电针对大鼠心率、心电图及心肌组织中SODMDA含量的影响,客观地评价电针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使电针治疗心动过缓更具有科学依据。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0g。随机(查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内关治疗组(以下简称电针治疗组)、电针列缺对照组(以下简称电针对照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均给予0.2%的盐酸普萘洛尔悬液灌胃(按15mg/kg体重进行灌胃)造模。各组大鼠于四肢皮下埋入电极,连接BL-410生物记录仪,动态监测其心电图。电针治疗组与电针对照组于造模成功后进行针刺治疗,接通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疏密波,频率2Hz/15Hz,强度1mA,以动物肢体轻微抖动为度,通电治疗20min。造模成功后55min取大鼠心肌组织,匀浆并提取上清,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大鼠经灌胃造模后,心率较正常组明显减慢,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造模成功;治疗组经电针内关治疗后,心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并接近于正常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对照组心率较模型组亦有增加,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治疗组心率与电针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2.心电图显示,模型组大鼠Q-T间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治疗组Q-T间期明显缩短,并接近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对照组Q-T间期亦有缩短,与模型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治疗组Q-T间期明显较电针对照组的缩短,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3.模型组大鼠心肌中SOD含量较正常组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发生心动过缓时,SOD与MDA含量均发生了异常变化;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和电针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含量均有升高,MDA含量均有降低,而电针治疗组较模型组的变化更显著,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电针内关穴可明显调节心动过缓大鼠的心率,其效果明显优于电针列缺穴,提示电针内关具有显著的抗心动过缓的作用。2.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表明心动过缓后,心肌中SOD、MDA的含量发生了异常变化。电针内关治疗后,大鼠心肌组织中SOD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电针对心动过缓大鼠心肌组织中SOD、MDA含量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9
缩略词表  9-10
前言  10-12
材料与方法  12-16
  1 实验材料  12
  2 实验方法  12-16
结果  16-20
  1 电针心动过缓的大鼠心率的影响  16-17
  2 电针对心动过缓大鼠Q-T间期的影响  17
  3 电针对心动过缓大鼠心肌组织中SOD含量的影响  17-18
  4 电针对心动过缓大鼠心肌组织中MDA含量的影响  18-20
讨论  20-29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0-22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2-23
  3 取穴依据  23-26
  4 心动过缓与SOD、MDA的关系  26-27
  5 对动物模型的评价  27
  6 电针治疗心动过缓疗效的评价  27-28
  7 电针对SOD、MDA等氧自由基含量的调节作用  28-29
结语  29-30
参考文献  30-32
文献综述  32-39
致谢  39

相似论文

  1. 一种老年人移动健康监护系统的研究,TN929.5
  2. 中医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研究,R259
  3. 基于MDA的界面自动生成方法的研究,TP311.5
  4. 面向MDA的模型变换可追溯性与增量一致性研究,TP311.5
  5.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6.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R246.1
  7.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4.1
  8. 模拟湿热环境下体能训练提高军人负重行军和5km武装越野能力的研究,E251.1
  9. 三七总皂甙对兔肺挫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R285.5
  10.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R541.4
  11. 减缓直接喉镜插管对心血管系统应激性反应:全身麻醉中芬太尼、利多卡因和安慰剂的对照研究,R614
  12. 风湿性心脏病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控制研究,R816.2
  13. 面向Seam框架的PIM到PSM转换研究,TP311.52
  14. 组蛋白乙酰化增强转录因子Sp1诱导的mda-7基因转录激活,R739.5
  15. 迷走神经刺激和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学习和运动机能的影响,R245
  16.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的设计研究,R318.6
  17. 服用他克莫司前后对移植肾阻力指数的影响,R699.2
  18. 术前电针对老年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R614
  19. 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R614
  20. 精细心率调控是围术期实施心肌保护的前提与基础,R619
  21. 胆汁淤积时肝组织线粒体功能改变及mtDNA损伤的临床分析,R57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穴位疗法(经络疗法) > 穴位电流疗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