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长三角地区行政协调机制研究

作 者: 严明
导 师: 唐兴霖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区域协调 长三角 行政协调机制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99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区位竞争优势最强的地区,正在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都市经济圈,解决好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区域行政协调机制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本文从阐述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入手,指出长三角地区行政协调机制的建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随后阐述了以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思想为基础的政府干预理论及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理论,说明了长三角地区行政协调机制的理论基础。目前,长三角地区行政协调机制建设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建立了两省一市间主要领导座谈会等多层次的协调机制。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6—2010年)》(征求意见稿)中确定的长三角地区总体功能定位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由此可见,社会转型期中政府在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中仍将起主导作用,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地方本位思想的长期惯性,导致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地方政府间过度竞争,“行政区经济”现象较为严重,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区域立法、执法协调体系不完善等都阻碍着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针对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借鉴日本、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经验的同时,提出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行政协调机制建设的建议,即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区域行政协商机制,加快制度创新建设,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快促进长三角地区的行政一体化,加强区域立法、执法协调机制的建设,以办好世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绪论  12-20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4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14-15
  第三节 研究文献综述  15-18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18-20
    一、论文框架  18-19
    二、研究方法  19-20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20-25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20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志事件  20-22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行政协调机制建设的进展  22-25
    一、定期召开“沪苏浙主要领导座谈会”  23
    二、定期召开“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  23
    三、定期召开“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  23-24
    四、两省一市和十六城市相关职能部门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联席会议和专题合作机制  24-25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的目标、原则及存在的问题  25-33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25-26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26-27
    一、社会转型期中政府在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中仍起主导作用  26
    二、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不是简单的政策上的统一,形式上的同一  26-27
    三、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不意味着替代竞争或摒弃竞争  27
    四、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将是一个长期、逐渐加速的历史进程  27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区域行政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27-33
    一、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间过度竞争阻碍区域协调发展  27-28
    二、长三角地区“行政区经济”现象制约区域协调发展  28-30
    三、长三角地区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阻碍区域协调发展  30-31
    四、长三角地区立法、执法协调体系不完善阻碍区域协调发展  31-33
第四章 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33-37
  第一节 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33-34
    一、经济复苏时期  33
    二、经济高速增长期  33
    三、经济低速增长期  33-34
  第二节 欧盟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34-35
    一、欧盟发展的进程  34
    二、欧盟一体化政策协调机制  34-35
  第三节 日本、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经验对长三角地区行政协调机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35-37
    一、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  35-36
    二、加强区域法律框架建设  36
    三、建立有效的区域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  36-37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行政协调机制建设的建议  37-44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区域行政协商机制  37-38
  第二节 加快制度创新建设  38-40
    一、建立高效、快速反应的应急磋商平台  38-39
    二、建立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间职能部门干部短期异地任职制度  39
    三、建立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补偿机制  39-40
  第三节 加快促进长三角地区的行政一体化  40-41
  第四节 加强长三角地区区域立法、执法协调机制的建设  41-42
    一、建立长三角地区区域立法协调框架  41-42
    二、建立长三角地区区域执法协调机制  42
  第五节 以办好世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  42-44
第六章 结语  44-45
参考文献  45-47
致谢  47-4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8

相似论文

  1. 长三角地区典型稻作流域农田氮平衡及氮负荷研究,S158.3
  2. 上海长三角低温物流中心平面布局规划研究,F259.27
  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评价及效应研究,F224
  4. 小城镇环境景观设计方法研究,TU986
  5. 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G322.7
  6. 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区域出口贸易模式的转变,F752.62
  7. 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F719
  8. 揭阳潮汕空港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研究,F127
  9. 铜陵市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对策研究,F127
  10. 泛长三角进程中的政府合作研究,F127
  11.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湖北区域协调发展,F127
  12.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测度方法及实证分析,F224
  13. 湖北省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政策研究,F127
  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因素企业价值影响研究,F275;F832.51
  15. 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7;F127
  16. 科技人力资料共享影响因素研究,F224
  17. 长三角“竞合战略”背景下的无锡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C964.2
  18. 长三角地区新农村绿地植物景观研究,S731.7
  19. 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研究,D630
  20. 长三角地区城市湿地景观规划研究,TU986.2
  21. 镇江及常州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与长江三角洲邻近地区的比较,Q948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