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技术进步与产业嬗变互动机制研究

作 者: 王飞
导 师: 万伦来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技术 技术进步 产业 产业嬗变
分类号: F06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5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技术和经济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中始终并存的两个方面。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技术与经济是同时存在的统一体,存在于任何生产过程的实现中。国民经济在中观层面的表现就是产业,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在中观层面相应表现为技术与产业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技术与产业互动发展已是无庸置疑的事实。本论文试图将技术置于哲学视域,从中观产业层面,以系统观为指导,运用技术哲学和产业哲学相关理论知识,结合技术内史和外史,对技术进步与产业嬗变做一哲学上的考察,尝试打开技术与产业互动的“黑箱”,厘清两者的互动机制。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技术与产业的定义入手,探讨两者发展的本质及内在联系。一方面,从技术进步的本质入手,遵循经济发展的方向,明晰影响技术进步的相关因素及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表现;另一方面,从产业发展理论入手,分析产业嬗变的本质和一般形式,了解产业嬗变的一般规律,探求技术在产业嬗变中的作用。第二部分,重点分析技术进步与产业嬗变的互动机制。首先分析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嬗变的机制,厘清技术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推动产业嬗变的过程和机制;接着分析产业嬗变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探讨产业推动技术进步的路径和方式。第三部分,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研究的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技术进步与产业嬗变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互动演进机制,一方通过改变另一方要素的性质推动另一方结构的变革,实现另一方的质变,整个演进过程呈螺旋式上升态势。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致谢  7-11
第一章 绪论  11-18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6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14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4-16
  1.3 研究方法及本文框架  16-17
    1.3.1 研究方法  16
    1.3.2 论文框架  16-17
  1.4 论文创新点  17-18
第二章 产业技术进步的本质及其形式  18-31
  2.1 技术及技术结构  18-22
    2.1.1 技术  18-20
    2.1.2 技术结构  20-22
  2.2 产业技术进步  22-25
    2.2.1 产业技术及其构成  22-24
    2.2.2 产业技术进步  24-25
  2.3 产业技术进步的表现  25-28
    2.3.1 技术进步的宏观表现  25-26
    2.3.2 技术进步的中观表现  26-27
    2.3.3 技术进步的微观表现  27-28
  2.4 产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及形式  28-31
    2.4.1 产业技术进步的动力  28-29
    2.4.2 产业技术进步的形式  29-31
第三章 产业嬗变的本质及其形式  31-38
  3.1 产业及产业结构  31-32
    3.1.1 产业  31
    3.1.2 产业结构  31-32
  3.2 产业嬗变的本质及规律  32-35
  3.3 产业嬗变的动力及形式  35-37
    3.3.1 产业嬗变的动力  35-36
    3.3.2 产业嬗变的形式  36-37
  3.4 技术在产业嬗变中的作用  37-38
第四章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嬗变的机制  38-49
  4.1 技术与生产力要素  39-41
  4.2 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要素智能化  41-43
    4.2.1 技术进步丰富劳动者的智力资本  42
    4.2.2 技术进步改进生产工具  42-43
    4.2.3 技术进步拓展劳动对象  43
  4.3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软化  43-46
    4.3.1 技术进步改变产业投入结构  43-44
    4.3.2 技术进步引发市场结构变动  44
    4.3.3 技术进步打破原有社会分工体系  44-45
    4.4.4 技术进步诱导需求结构变动  45-46
  4.5 例证:中国印刷产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46-49
第五章 产业嬗变促进技术进步的机制  49-56
  5.1 产业嬗变推动技术要素一体化  49-51
    5.1.1 产业嬗变开拓新的社会经济需求  49-50
    5.1.2 产业嬗变改善经济状况  50-51
    5.1.3 产业嬗变调节劳动力配置  51
  5.2 产业嬗变引发技术结构知识化  51-54
    5.2.1 高水平技术比重提高  52
    5.2.2 技术内在联系日益密切  52
    5.2.3 技术模式发生变动  52-54
  5.3 例证:中国印刷产业嬗变与技术进步  54-56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56-58
  6.1 研究结论  56-57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57-58
注释  58-61
参考文献  61-63
后记  63

相似论文

  1. 罗丹明B和罗丹明6G的印迹聚合物制备及性能,O631.3
  2. 无尾飞翼式飞行器主动控制的参数化方法,V249.1
  3.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4.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5.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6.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7. 不同再燃燃料还原NO_X反应过程的试验研究,TK227.1
  8.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9. 电子文书安全签发系统的研制,TN918.2
  10.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在平面二级倒立摆中的应用,TP273.4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水厂投药预测控制研究,TP273.1
  12. LXI 1553B总线通信模块设计,TP273
  13.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F127
  14. GPS抗干扰技术研究,P228.4
  15. 基于比对技术的非法网站探测系统的实现与研究,TP393.08
  16.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17.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18. 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校本教材编写研究,G633.6
  19. 葡萄籽原花青素制备工艺及真菌毒素检测,TQ461
  20.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21.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X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学分支科学 > 产业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