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走近孩子的心灵

作 者: 潘丽芬
导 师: 徐莉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幼儿 社会交往 亲子依恋 叙事研究
分类号: G61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6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信息化、多元化和开放化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更注重合作,注重的是团体协作精神,很多事情单靠个体很难完成。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在个体的发展中更显重要。儿童社会化一直是广泛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或社会技能亦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当今社会,幼儿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愈显突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到童年期的同伴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而且会影响到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甚至影响到婚姻生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不仅对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探讨幼儿社会交往这样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关注幼儿个体的内心世界,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去挖掘其背后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本研究采取叙事研究的方法。叙事研究不致力于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而是在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生活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本研究选取桂林市某公立幼儿园一名五岁半的男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幼儿园和家庭观察,并多次与带班教师及幼儿的父母、保姆进行访谈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和研究理论对该幼儿社会交往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探讨影响该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因素。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幼儿社会交往的四个方面: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幼交往和与周围人的交往。在考察影响该幼儿社会交往因素方面,本研究主要从家庭、幼儿自身、幼儿园及社区四个方面去分析,重点分析家庭的影响因素。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认为,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一个小社会,是幼儿早期习得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因素是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亲子依恋的质量、亲子交往经验、父亲的性格、父母的期望、父子交往的数量和质量、家庭氛围、亲子游戏以及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这些因素都是研究的重点。幼儿自身的因素也是影响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一个方面。包括幼儿的气质倾向、行为特征、交往态度和交往方式及社交技能与策略都影响着幼儿的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幼交往以及与其他人的交往。幼儿园是除家庭之外的幼儿的一个重要成长环境,幼儿园对幼儿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教师自身的特征、师幼互动行为的外部特征、幼儿园客观环境(包括教师的稳定性和班额的大小等)都是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因素。而社区的环境、文化、活动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结合对研究对象的观察、相关人的访谈和相关理论的研究,研究者认为:亲子关系和早期亲子交往经验是幼儿社会交往的重要影响因素;亲子游戏是幼儿习得社会交往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温床;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策略将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班额过大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亲子交往、师幼交往和同伴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家庭、幼儿园、社区是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直接环境。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部分 导论  10-28
  一、问题的提出  10-20
    (一) 选题缘由  10-11
    (二) 研究的意义  11-12
    (三) 基本概念  12-13
    (四) 文献综述  13-20
  二、叙事研究方法的尝试  20-24
    (一) 叙事与叙事研究  20-22
    (二) 叙事研究的理论背景  22-23
    (三) 叙事研究的特征和基本过程  23-24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4-28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24
    (二) 研究方法的确定  24-25
    (三) 现场研究过程  25-26
    (四) 我的角色  26-27
    (五) 资料的整理  27
    (六)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27-28
第二部分 可可的故事  28-52
  引子——孤单的身影  28
  一、亲子交往  28-34
    (一) 妈妈,我好爱你——可可的亲子依恋  29-31
    (二) 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可可的焦虑  31-32
    (三) 我该听谁的——可可的迷惘  32-33
    (四) 说好了不让你陪的——可可的执拗  33
    (五) 姐姐,我错了——可可的认错态度  33-34
  二、同伴交往  34-40
    (一) 我喜欢和她玩——可可的好朋友  34-35
    (二) 红灯亮,绿灯亮——可可渴望被注意的呐喊  35
    (三) 他怎么啦——可可的同情心  35-37
    (四) 我来帮帮忙——可可的助人行为  37-38
    (五) 我们一起看书吧——可可的分享行为  38
    (六) 她不听话,不乖——可可的正义感  38-39
    (七) 我不和她玩——可可的特立独行  39-40
  三、师幼交往  40-47
    (一) 随心所欲——可可的规则意识  40-42
    (二) 老师,请我——可可的自我表现  42-44
    (三) 喜欢走动——可可的游离  44-45
    (四) 老师,我做好了——可可期待表扬  45-46
    (五) 妈妈,快回家——可可的担心  46-47
    (六) 老师,怎么做啊——可可的求助  47
  四、与其他人的交往  47-52
    (一) 王妈妈好——可可的礼貌  47-48
    (二) 我不认识你——可可的诚实  48
    (三) 去我们家玩嘛——可可的邀请  48-49
    (四) 阿光好温存——可可的主动交往  49-50
    (五) 你看,我看这本书——可可与他人的相互交往  50
    (六) 故意捣蛋——可可引起他人注意的方式  50-52
第三部分 可可的心灵探寻  52-65
  一、可可社会交往发展概述  52-55
    (一) 亲密有间的亲子交往  52-53
    (二) 无所适从的同伴交往  53-54
    (三) 渴望而期待的师幼交往  54-55
    (四) 不知所措的与其他人交往  55
  二、可可社会交往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5-65
    (一) 家庭因素  55-59
    (二) 幼儿自身因素  59-62
    (三) 幼儿园因素  62-64
    (四) 社区因素  64-65
第四部分 研究者的反思  65-68
  一、研究中的思考  65-67
    (一) 亲子关系和早期亲子交往经验是幼儿社会交往的重要影响因素  65
    (二) 亲子游戏是幼儿习得社会交往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  65
    (三) 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温床  65
    (四)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策略将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  65-66
    (五) 亲子交往、师幼交往和同伴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66
    (六) 班额过大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  66
    (七) 家庭、幼儿园、社区是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直接环境  66-67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67-68
    (一) 研究中会带着主观色彩  67
    (二) 缺乏研究对象与父亲之间交往的第一手资料  67
    (三) 理论分析上仍然不够深入  67-68
参考文献  68-72
后记  72-73

相似论文

  1. 幼儿混龄区域活动管理研究,G617
  2. 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B844.1
  3.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G615
  4. 深圳婴幼儿保健会所市场营销策略研究,R174
  5. 幼儿文学的德育功能探析,G611
  6. 山东省表演性幼儿基本体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613.7
  7. 积极情绪对3-5岁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影响,B844.1
  8. 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和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关系研究,G612
  9. 超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影响,R726.1
  10. 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表达,G613.5
  11. 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MMP-2影响,R726.5
  12. 早期营养干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725.9
  13. 不同年龄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肺外表现,R725.6
  14. 幼儿气质与家长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G78
  15. 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性心理的关系研究,G444
  16. 山西幼儿基本体操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613.7
  17. 多元智力理论在幼儿音乐领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13.5
  18.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研究,G441
  19. 幼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研究,G612
  20. 试论在教育生态视野下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策略,G610
  21. 关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62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