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

作 者: 黄莲子
导 师: 王传维
学 校: 浙江工商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工业化发展水平 环境质量 主成分分析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4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39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其中一个内涵就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控制和较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在浙江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浙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达到浙江工业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些正是本文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利用浙江1992-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态势进行描述,本文分别选取了工业化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多个评价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因此需要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指标进行综合,以描绘综合指标的动态趋势;然后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理论和计量分析。理论方面,介绍了经济与环境两大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计量方面,分别对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与总体环境质量和局部环境质量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葛兰杰因果检验。最后,笔者在对上述分析做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主要包括三点建议:(1)政府主导推动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是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理想途径;(2)实施清洁生产,实现工业污染控制模式的转变;(3)以循环经济为理念,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对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的计量分析,是全文的研究重点。相关性分析显示: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回归分析显示:浙江的总体环境质量恶化、浙江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以及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并且总体环境质量和局部环境质量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系存在差异;葛兰杰因果检验的结论是: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和总体环境质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以及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着从前者到后者的单向因果关系,其余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7
目录  7-8
第一章 绪论  8-19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8-9
  第二节、文献综述  9-17
    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9-10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理论内涵  10-13
    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研究综述  13-17
  第三节、研究的思路及创新点  17-19
    一、研究的思路  17
    二、主要创新点  17-19
第二章 浙江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态势分析  19-32
  第一节、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态势分析  19-26
    一、工业化的含义及评价指标  19-21
    二、浙江工业化发展态势  21-25
    三、浙江工业化发展情况简述  25-26
  第二节、浙江环境质量态势分析  26-32
    一、环境质量的含义及其评价指标  26-27
    二、浙江环境质量的态势  27-30
    三、浙江环境污染情况简述  30-32
第三章 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分析  32-43
  第一节、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理论分析  32-35
    一、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内在联系  32-34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理论  34-35
  第二节、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的计量分析  35-43
    一、分析思路及变量定义  35-36
    二、相关性分析  36-37
    三、回归结果  37-40
    四、因果关系检验  40-42
    五、回归结果简要说明  42-43
第四章 浙江环境-工业发展关系的总结和实现双赢的途径  43-52
  第一节、浙江环境-工业发展关系的总结  43-47
    一、环境恶化趋势总体上得到控制  43-44
    二、环境质量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关性不高  44-45
    三、二者关系不符合 EKC特征  45-47
  第二节、实现浙江环境-工业发展双赢的途径  47-52
    一、合理的政策调控  47-48
    二、增强环境意识  48
    三、发展循环经济  48-52
参考文献  52-54
致谢  54-55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4.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5.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6.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7.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8.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9.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10.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11. 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和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关系研究,G612
  12.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3. 高分辨率SAR影像裸土信息提取及土壤含水量反演初探,S152.7
  14. 高光谱图像技术诊断黄瓜病害方法的研究,S436.421
  15. 南京市郊区蔬菜地土壤肥力及环境质量调查与安全评价,S631.1
  16.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7.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18.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19.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G841-4
  20. 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X2
  21. 太行山猕猴掌面花纹嵴数的形态学研究,Q95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地方工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