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作 者: 贾淑品
导 师: 张之沧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性质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观 作用
分类号: X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7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能因为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增进社会福利,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负面效应,就把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绝对对立起来,这种观念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有害的。本文通过对科学技术真理性、实用性、有效性、普遍性和和谐性的分析以及对科学技术认知作用和实践作用的重点论述,力求让大家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而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能因为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就否定它的价值。解铃还须系铃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实现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树立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观。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作用;其二是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作用。其中认知作用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真理性认识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依据;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有效性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关键;科学技术的普遍性、和谐性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全面实施的有力保障。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作用主要包括三点,它们是保护资源,开发资源;促进发展,维护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新的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它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也就是把科学技术的负效应限制在可持续发展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全文目录


目录  3-5
英文摘要  5-6
中文摘要  6-7
导论  7-11
第一章 科学技术性质及可持续发展理论  11-25
  一、 科学技术的真理性  12-15
    1 、 客观性、实在性  12-14
    2 、 自主性、规律性  14
    3 、 怀疑性、批判性  14-15
  二、 科学技术的实用性、有效性  15-16
    1 、 一些理论流派对科学技术的实用性、有效性的看法  15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实用性、有效性的看法  15-16
  三、 科学技术的普遍性、和谐性  16-19
    1 、 普遍性  17
    2 、 和谐性  17-19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9-25
    1 、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酝酿与形成  19-21
    2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1-22
    3 、 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22-24
    4 、 熵定律与可持续发展  24-25
第二章 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作用  25-33
  一、 科学的真理性认识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依据  26-28
    1 、 认识客观规律,认识事物本质  26-27
    2 、 树立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观  27-28
  二、 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有效性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关键  28-30
    1 、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29
    2 、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9-30
    3 、 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30
    4 、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原则  30
  三、 科学技术的普遍性、和谐性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全面实施的有力保障  30-33
    1 、 科学技术的普遍性使可持续发展全球化  31
    2 、 科学技术的和谐性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31-32
    3 、 科学技术的和谐性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32-33
第三章 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作用  33-42
  一、 保护资源,开发资源  33-34
    1 、 科学技术进步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33-34
    2 、 科学技术进步是开发新能源的有力武器  34
  二、 促进发展,维护发展  34-39
    1 、 科学技术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35-37
    2 、 科学技术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37
    3 、 科学技术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37-39
  三、 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新的生态环境  39-42
    1 、 充分发挥生态技术的作用  39-40
    2 、 开发和使用洁净能源技术  40
    3 、 科学技术可以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40-42
注释  42-43
参考文献  43-45
后记  45

相似论文

  1. 环氧分子在碳纤维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TB332
  2. 辐射问题的球谐函数—离散坐标法研究,TK124
  3.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4.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5. 六种6,7-呋喃香豆素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C9和2C19活性的影响,R965
  6.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7. S-O-R模型的批判和预期效应的研究,B841
  8.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9. 水溶性竹红菌素/二氧化钛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TQ460.1
  10.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动态及调控措施研究,S571.1
  11. PCV2分离株增殖特性研究及板蓝根多糖、黄芪多糖对PCV2体外复制的影响,S858.28
  12. 蜂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735.7
  13. 咪唑离子液体在溶液中的簇集和微观结构研究,O645.1
  14. 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与性质研究,TS254.9
  15. Balb/c小鼠皮肤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JS-K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R739.5
  16. 俄罗斯政府在扶持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F276.3
  17. 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D648
  18.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氧化分解及抗肿瘤研究,R285
  19. 酮类化合物的3D-QSPR研究,O641
  20. 基于吡嗪衍生物配位聚合物的组装与性质研究,O633.5
  21. 鲁西寒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环境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