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溶性竹红菌素/二氧化钛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

作 者: 王薇
导 师: 周家宏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粒 竹红菌甲素 1,4-二羟基蒽醌 光动力性质
分类号: TQ46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竹红菌素包括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 HA)和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 HB)。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类天然光敏剂,竹红菌素因其较高的活性氧物种产率和极低的暗毒性而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被公认为可能成为除卟啉类外的另一类新型光疗药物。但是竹红菌素的脂溶性使其难以直接静脉给药,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根据光动力疗法的特点,本文在探讨二氧化钛纳米粒负载1,4-二羟基蒽醌(竹红菌甲素类似物)机理的基础上,成功地构建出水溶性竹红菌甲素/二氧化钛直接包埋的纳米体系和有序自组装的纳米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二氧化钛纳米粒溶胶-凝胶法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形貌均一且稳定的二氧化钛纳米粒。(2)构建水溶性1,4-二羟基蒽醌/纳米二氧化钛直接包埋体系和有序自组装体系: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猝灭实验证明1,4-二羟基蒽醌分子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和配位键等作用形式可以逐渐从二氧化钛纳米粒的表面进入其多孔结构内部;相较于1,4-二羟基蒽醌水溶液,1,4-二羟基蒽醌直接包埋于纳米二氧化钛多孔结构中的水溶液和1,4-二羟基蒽醌有序自组装进入纳米二氧化钛内部的水溶液的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3)构建水溶性竹红菌甲素/纳米二氧化钛直接包埋体系和有序自组装体系:所构建的有序自组装纳米给药体系呈无定形状态,粒径在70nm左右,在水溶液中粒径均一且单分散性好;直接包埋体系和有序自组装体系有效地拓展了竹红菌甲素的光响应范围,增强了其在600-900nm光疗窗口内的吸收能力;另外,与单独存在的竹红菌甲素相比,该两种给药体系不但使竹红菌甲素分子的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还使其荧光量子产率、单线态氧量子产率和光敏损伤CT DNA能力等光动力性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全文目录


摘要  3-4Abstract  4-8第1章 绪论  8-22  1.1 光动力疗法  8-11    1.1.1 光动力疗法简介  8    1.1.2 光动力疗法原理与机制  8-9    1.1.3 光动力疗法特点  9-10    1.1.4 光动力疗法影响因素  10-11  1.2 光敏剂  11-12    1.2.1 光疗药物的发展  11    1.2.2 光疗药物的要求  11-12  1.3 竹红菌甲素  12-17    1.3.1 竹红菌素概述  12-14    1.3.2 竹红菌素研究概况  14-15    1.3.3 红菌素光敏剂改进方法  15-17  1.4 纳米二氧化钛  17-19    1.4.1 纳米药物载体  17    1.4.2 纳米二氧化钛  17-18    1.4.3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18-19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意义及主要工作  19-22    1.5.1 本论文的选题和依据  19-20    1.5.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0-22第2章 水溶性1,4-二羟基蒽醌/纳米二氧化钛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22-31  2.1 实验部分  22-25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3    2.1.2 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粒的影响因素  23    2.1.3 水溶性1,4-二羟基蒽醌/纳米二氧化钛体系的制备  23-24    2.1.4 检测方法  24-25  2.2 结果与讨论  25-30    2.2.1 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性质  25-26    2.2.2 最佳包裹量  26-27    2.2.3 荧光猝灭实验  27-28    2.2.4 稳定性实验  28-29    2.2.5 光稳定性实验  29-30  2.3 结论  30-31第3章 水溶性竹红菌甲素/纳米二氧化钛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31-40  3.1 实验部分  31-33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    3.1.2 水溶性竹红菌甲素/纳米二氧化钛体系的制备  31-32    3.1.3 检测方法  32-33  3.2 结果与讨论  33-39    3.2.1 竹红菌甲素/二氧化钛纳米粒形貌  33-34    3.2.2 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性质  34-35    3.2.3 最佳包裹量  35-36    3.2.4 荧光猝灭实验  36-37    3.2.5 稳定性实验  37-38    3.2.6 光稳定性实验  38-39  3.3 结论  39-40第4章 竹红菌甲素/纳米二氧化钛体系的光动力性质研究  40-50  4.1 实验部分  40-44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0    4.1.2 检测原理与方法  40-44      4.1.2.1 表面吸附常数  40-41      4.1.2.2 荧光量子产率  41-42      4.1.2.3 单线态氧量子产率  42-43      4.1.2.4 CT DNA光敏损伤  43-44  4.2 结果与讨论  44-49    4.2.1 表面吸附常数  44-45    4.2.2 荧光量子产率  45-46    4.2.3 单线态氧量子产率  46-47    4.2.4 CT DNA光敏损伤  47-49  4.3 结论  49-50第5章 结论  50-52参考文献  52-60在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0-61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生物学性状及其人工培养技术研究,S567.3
  2. 1,8-二羟基蒽醌和1-氨基蒽醌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毒性效应研究,X174
  3. 光疗药物—竹红菌甲素与血红素类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R96
  4. 蒽醌型C.I.酸性蓝140合成新工艺的研究,TQ615.1
  5. 胺取代蒽醌衍生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O621.3
  6. 动物及微生物活性物质,S482.2
  7. 以血管平滑肌细胞为靶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成分筛选及其作用机制初探,R285
  8. 多聚糖PC类衍生物CSPs的合成及手性分离能力的研究,TQ460.1
  9. 新型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460.4
  10. 靶向人端粒G-四链体的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键合作用研究,TQ460.1
  11. 新型邻菲罗啉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TQ460.1
  12. C~6-烷基及C~6-氮杂环嘌呤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TQ460.1
  13. 环糊精修饰的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及研究,TQ460.1
  14. 任意区域上的均匀设计及其构作,TQ460.1
  15. 黄酮类药物的分子水化和抗氧化性的量子化学研究,TQ460.1
  16. 基于超分子自组装的光控药物释放体系的设计与合成,TQ460.1
  17. 氯吡格雷及其杂质A和C的合成与晶型制备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性质研究,TQ460.6
  18. 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敏感的邻硝基苄基类药物释放体系研究,TQ460.1
  19. 核黄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研究,TQ460.1
  20. 超分子凝胶胶药物分子光稳定性保护作用的研究,TQ460.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基础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