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作 者: 门国尊
导 师: 康书生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世界经济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目标制 央行独立性 货币政策
分类号: F8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0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主要依靠定期对通货膨胀预测,如果预测值超出目标范围,货币当局会立即采取挽救措施。由于消费价格指数是进行经济预测的核心指数,更新速度快,为公众所熟悉,数据可信度高,且不易受中央银行控制,故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的货币政策,其钉住通货膨胀率的最基本方式是钉住消费价格指数。为了明确地引导通货膨胀预期,多数中央银行制定2个百分点左右的窄幅目标区间。 中央银行以公开出版货币政策报告并在官方网站上公布,由中央银行高级官员同各阶层听众直接进行经济和金融信息交流,公布预期通货膨胀模型等方式,将通货膨胀目标值的制定依据、实现方法及偏离通货膨胀目标的原因等信息传递给公众,鼓励公众理解和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 通货膨胀目标制从本质上是一种“受到约束的相机抉择”,即介于简单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的一种政策框架。限制中央银行采取一些短期的行为,同时又允许中央银行在应对未来预料到的或偶然事件时有一定的相机抉择权。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无法预料的通货膨胀以及货币增长可以影响就业以及产出。在解释通货膨胀偏好问题的模型中,私人部门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后,中央银行通过采取金融缓和政策,可以达到降低失业率的目的,所以在短期内中央银行有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诱发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动机。长期的最优政策具有动态不一致性,消除通货膨胀偏好的方法是增加中央银行制造通货膨胀率的边际成本。 任何政策都存在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博弈,政府的策略如果已经被私人部门准确地预见到,则政策的“货币效应”将消失,对社会不会产生有益的结果。对政策当局的信任与否导致经济实现均衡过程的成本不同。政策信誉度高,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成本就相应较低。政策当局缺乏一贯性会妨碍政策信誉的建立,从而降低政策的效力。 摘要一旦旦旦旦,旦旦旦鱼旦旦鱼鱼旦旦旦里巨旦 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缓解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货币当局信誉问题。目前对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分析主要有三个代表性的理论,即公共选择学派的政治景气循环理论、新凯恩斯学派的分析方法和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如何测算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比较不同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前提,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的计算方法不同,使得中央银行与通货膨胀率及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也不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改革。增加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制度安排,并不一定是约束中央银行必须服从政府的目标,而是通过这种制度的建立,明确了中央银行和政府双方的责任,公众可以更清楚地观察中央银行和政府的行为并进行监督,提高了政策的透明度。 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控性、可测性和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己出现了明显问题,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存在着不少缺陷。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正在形成,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将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合理选择。

全文目录


引言  9-11
第1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制度设计  11-25
  1.1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背景分析  11-14
  1.2 通货膨胀目标制与其它货币政策“名义锚”的比较  14-18
  1.3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框架  18-25
第2章 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  25-38
  2.1 基本模型  26-28
  2.2 通货膨胀偏好形成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  28-32
  2.3 减轻通货膨胀偏好的理论方法  32-35
  2.4 弹性钉住的通货膨胀目标  35-38
第3章 信息不完全、货币政策信誉与通货膨胀目标制  38-46
  3.1 政策当局的可信度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  38-41
  3.2 政策信誉确立的条件  41-46
第4章 中央银行独立性理论与独立性指数测算  46-51
  4.1 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经济理论  46-48
  4.2 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的测算  48-51
第5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与政策信誉  51-56
  5.1 9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加强  51-54
  5.2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与政策信誉  54-56
第6章 钉住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在中国实行的可能性  56-63
  6.1 中国现行的货币供给量中间目标存在的问题  56-57
  6.2 其他中间目标的适宜性分析  57-58
  6.3 中国实行钉住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前提条件  58-63
参考文献  63-68
致谢  68

相似论文

  1.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F224
  2. 中国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产出稳定,F124;F224
  3. 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问题研究,F832.51;F822.0
  4. 资产价格的波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F822.0;F224
  5. 基于货币错配视角下的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F224
  6.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F812.0;F224
  7. 唐代金银货币化问题研究,K242
  8. 中国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收益相关性研究,F832.51;F293.3
  9. 特有波动率与股票平均收益,F224
  10.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效应研究,F832.51;F224
  11. 汇率、外汇储备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机制研究,F822.5;F224
  12. 地方政府收支、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F822.5;F224
  13. 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跨国溢出效应研究,F224
  14.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影响实证研究,F822.5;F224
  15. 基于VAR模型的通货膨胀对不同行业股票收益率影响的对比分析,F832.51
  16. 货币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F822.0;F832.51
  17. 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F822.0;F832.51
  18. 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分析,F822.0;F832.51
  19. 对股票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的中美比较研究,F832.51;F831.51
  20. 我国虚拟资本市场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问题研究,F832.51;F822.0
  21. 通货膨胀预期对我国股票市场股票收益率影响的研究,F822.5;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货币 > 中国货币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